他们为什么“死不留灰”

2019-03-13 08:12罗元生
湘潮 2019年12期
关键词:邓颖超骨灰同志

罗元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之中,有一批职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生时鞠躬尽瘁,死后不留骨灰。他们是不忘初心、只讲奉献的高尚而纯洁的人。周恩来、邓颖超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周恩来、邓颖超:

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

1998年春,在纪念周恩来100周年诞辰之际,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梁衡写了一篇文章叫《大无大有周恩来》。在文中,梁衡深情地写道:“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又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当然不会为自己的身后事去费许多神。所以一解放,毛泽东就带头签名火葬,以节约耕地,但彻底如周恩来这样连骨灰都不留的却还是第一人。”

“彻底”是周恩来的风格和特点,就连处理自己的后事也是如此。

1976年1月8日早晨9点钟左右,医院给邓颖超打来电话:“总理情况不好,请大姐马上来医院。”等邓颖超赶到医院,周恩来已经停止了呼吸。

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战友与伴侣就这样永远地去了。邓颖超强忍住悲痛,当即向中央提出了3点请求: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不保留骨灰。

对于邓颖超提出的3点请求,中央很多领导同志都表示不能接受。最先表态的是李先念,他说:“不能从总理这儿开这个头,全国人民不答应的。”邓小平也同意李先念的意见。所以,中央后来还是为周恩来搞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大会。但是在不保留骨灰上,邓颖超态度坚决。她说:“总理生前说过,人死为什么要保留骨灰呢?把骨灰撒在地里可以做肥料,撒在江河里可以养鱼。实行火葬是一次革命,不留骨灰又是一次革命,应当提倡。”这时,有人提出将周恩来的骨灰保留一点放到八宝山,邓颖超坚决反对:“这不是彻底革命,骨灰一点也不能保留。”

说到这里,邓颖超非常动情:“我与总理已经早有约定,死后两人的骨灰都不保留。恩来生前多次讲:‘如果我死在大姐之后,是可以保证实现约定的,将大姐的骨灰撒掉;如果我死在大姐之前,大姐不一定能保证实现约定。大姐只能提出意见。”

1976年1月12 日上午,邓颖超约请西花厅党支部的张玮、张树迎和高振普开会。邓颖超对他们说:“党中央、毛主席批准了恩来同志不保留骨灰的请求,我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因为恩来生前最担心的是怕我替他办不成这件事,现在办成了。我和恩来同志年轻时都做过党支部工作,一直都很重视党支部的作用。今天请你们来,就是商量周恩来骨灰撒放的事宜,我想依靠党支部把这件事情办了,不要惊动更多的人,也不麻烦上级组织了。请你们到北京附近有水的地方看一看,看能不能撒骨灰。”

3位同志接受任务后,就去找地方。他们在北京周围转来转去,也没发现合适的地点。3人商量后一致认为:像周恩来总理这样伟大的人物,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撒骨灰。这件事情办不好,对不起周总理,对不起邓大姐,也对不起全国人民。他们回来后,把这种想法向邓颖超做了汇报,建议由组织上去实现周恩来总理的遗嘱,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

1976年1月15日下午3点,周恩来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场里哭声一片。邓颖超坚强地站着,咬着牙,一直没有哭出声。

晚上7点,邓颖超带着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来到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内的北小厅。他们向周恩来的遗像和骨灰默哀后,打开了周恩来的骨灰盒。邓颖超用颤抖的手捧起骨灰,含着热泪缓缓说道:“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实现了,你安息吧!”

1976年1月16日晚8点15分,安—2平稳起飞后,分别在北京(含密云水库)上空、天津的海河上空和山东滨州的黄河入海口上空抛撒周恩来的骨灰……

1978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57周年纪念日。这天一大早,邓颖超就嘱咐秘书赵玮准备好纸和笔。赵玮将纸笔准备好后,心想大姐今天要写什么呢。邓颖超似乎看出了赵玮的心思,笑着对她说:“等一会儿我写出来你就知道了。今天是党的生日,我要给党中央写一封信,对我的后事做一个安排。”

1982年6月,邓颖超又对这封信进行了补充。信是这样写的:

中共中央:

我是1924年在天津成立共青团的第一批团员。1925年3月天津市党委决定我转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人总是要死的。对于我死后的处理,恳切要求党中央批准我以下的要求:

遗体解剖后火化。

骨灰不保留,撒掉,这是在 1956 年决定实行火葬后,我和周恩来同志约定的。

不搞遗体告别。

不开追悼会。

公布我的这些要求,作为我已逝世的消息。因为我认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所作的工作和职务也都是党和人民决定的。

以上是 1978.7.1写的,此次重抄再增加以下两点:

我所住的房舍,原同周恩来共住的,是全民所有,应交公使用,万勿搞什么故居和纪念等。这是我和周恩来同志生前就反对的。

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侄儿女辈,要求党组织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勿以因周恩来同志的關系,或以对周恩来同志的感情出发,而不去依据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照顾安排。这是周恩来同志生前一贯执行的。我也坚决支持的。此点对端正党风,是非常必要的。我无任何亲戚,唯一的一个远房侄子,他很本分,从未以我的关系, 提任何要求和照顾。以上两点,请一并予以公布。

邓颖超

1982.6.17 重写

1982年11月,邓颖超又委托工作人员和所在党支部,办理自己身后的一些事情:

委托下列几位同志办的事项:

由杨德中、李琦、赵玮、张佐良、高振普、周秉德组成小组,请杨德中同志负责主持,赵玮同志协助。

关于我死后简化处理,已报请中央批准外,对以下几件事由小组办理:

一、在我患病急救时,万勿采取抢救,免延长病患的痛苦,以及有关党组织、医疗人员和有关同志的负担;

二、未用完的工资,全部交党费;

三、我和周恩来同志共住的房子,由原公家分配,应仍交公处理。周恩来同志和我历来反对搞我们的故居;

四、所有图书出版物,除由中办发给恩来的大字理论书和历史书籍,仍退还原机关外,其他的交共青团中央酌分给青少年集中阅读的单位用;

五、我的文件,来往通讯,文书之类的文件,交中央文献办公(研究)室清理酌处;我和周恩来同志所有的照片也交中央文献办公(研究)室存或酌处;关于我的讲话、谈话录音交中央文献办公(研究)室存处;

六、有些遗物可(交)公的均交公或交有关单位使用;

七、我个人的遗物、服装、杂件,交分配合用的及身边工作同志、有来往的一部分亲属,留念使用;

以上诸事,向委托办理的同志,先此表示谢意!在以上范围以外的其他物品统由小组同志议处。

邓颖超

1982.11.5

上述信中所提到的6个人:杨德中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琦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张佐良是当时的保健医生,高振普是警卫秘书,周秉德是亲属代表。

邓颖超再三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我死后,你们一定要保证给我穿上平时穿过的那套旧衣服。用恩来用过的骨灰盒装我的骨灰。骨灰盒只是一个形式,骨灰撒掉了,骨灰盒就没用了,如果再买新的太浪费。有一个就行,这也是为国家节约一点钱。”

1985年9月,81岁的邓颖超主动辞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她又辞去了中央委员职务。1988年8月,在圆满完成六届全国政协的任务后,她不再担任党内外任何领导职务了。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8 岁。

遵照邓颖超的遗愿,赵玮取出邓颖超那套保存了16年的旧西装,和同志们一起,流着眼泪,把西装缝补好。然后,他们又仔细擦拭精心保存了16年的周恩来的骨灰盒。

1992年7月18 日,按照邓颖超的遗愿,有关部门将她的骨灰撒入天津海河。

帅孟奇:骨灰一半撒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苍松之下,一半撒在湖南汉寿县的江河之中

帅孟奇,湖南省汉寿县人,1897年1月3日出生于汉寿县东乡陈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月,中共汉寿县委成立,任县委委员,1945年出席党的七大后,任中央妇委秘书长。1949年3月,当选为全国妇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同年7月调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先后任干部处副处长和外交外贸处副处长、处长。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

粉碎“四人帮”后,帅孟奇思考着怎样早一天回到北京。1977年,帅孟奇的申诉信被送到邓小平手中,邓小平亲笔批示:“帅长期在女同志中是较有威信的,建议(一)可先允她回京治病,(二)对她的历史问题进行复查。”这样,81岁、双目几乎失明的帅孟奇,于1977年的最后一天回到了北京。不久,帅孟奇得到了彻底平反。

平反后的帅孟奇出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顾问,国家给她补发了“文革”期间停发的两万元工资。

拿着这笔工资,帅孟奇心里有些沉甸甸的。她想:我个人的损失可以用这些钱来弥补,国家和人民因“浩劫”而带来的巨大损失又如何来弥补呢?思索再三,她决定把这笔钱捐出去,支持国家渡过经济难关,只有这样她心里才觉得踏实。

帅孟奇生活简朴。一件蓝色的细布做的上衣,本来是给侄女帅承朴做的,孩子太小,不愿穿到学校,怕同学们笑话,帅孟奇便自己穿。坐了7年牢,她一直穿着这件衣服,蓝颜色已洗得泛白了;一套黑呢制服,她穿了30多年,领口、袖口都打了补丁。1992年,帅孟奇95岁生日时,工作人员为她精心打扮了一番,给她穿上了新衣服,当时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在场。李鹏见后,摸摸她的衣袖说:“帅妈妈今天穿新衣服了,帅妈妈是很少穿新衣服的!”1994年,帅孟奇因住处拆迁而搬家。搬运工看到她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连电视机还是个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有些不敢相信,怕自己走错了门,连声惊讶地说:“这就是首长的家?”

对自己生活非常“吝啬”的帅孟奇,对公益事业却异常慷慨。1980年,家乡汉寿县遭水灾,新民小学被冲垮,帅孟奇得知后,马上把5000元钱寄回汉寿县,支援修复校舍。她还为湖南青年自学成才奖励基金会、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款。1989年,她被评为北京市捐资助学先进个人。

1989年3月,帅孟奇患过一次脑血栓后便立下了遗嘱:丧事从简、骨灰撒掉、余款全部捐给教育事业。同时,她为自己的后事做好了准备:为自己准备好了一个包袱,里面有内、外衣各一套,虽不是新的,但洗得干干净净。里面的一件毛衣和一个枕套是曼曼(陆更夫烈士的女儿)送给她的,另有一双布鞋、袜子、手帕、帽子等。她为自己准备好了一切,免得工作人员和“子女们”到时忙乱和多花钱。

1998年4月13日12时零2分,帅孟奇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遵照帅孟奇生前的遗嘱,丧事从简。她的骨灰一半撒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苍松之下,一半撒在她无限眷恋的家乡湖南汉寿县的江河之中。

韩练成:同妻子的

骨灰一起撒入东去的黄河

1948年11月,韓练成和第二批爱国民主人士一起乘坐挪威籍商船北上解放区,于1949年1月辗转到达河北省平山县。在平山县,他先后受到朱德、周恩来、毛泽东的单独接见。朱德称赞韩练成“为党、为革命立了大功、立了奇功”。毛泽东说:“蒋委员长身边有你们这些人,我这个小小的指挥部,不仅指挥解放军,也调动得了国民党的百万大军呐!”

1949年8月,韩练成担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参与策动并指导位于甘肃的国民党第一一九军、第一七三师等部起义。韩练成也曾给盘踞在宁夏的马鸿逵写信,转达了党中央对他的宽容态度,但马鸿逵选择了对抗到底。韩练成的特殊经历在西北无人知晓,周恩来委托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张宗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做他的入党介绍人,周恩来向张、甘交底:韩练成“是一个没有办理过正式入党手续的共产党员,他的行动是对党的最忠诚的誓言”。1950年5月,韩练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5年9月,担任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韩练成被授予中将军衔、一级解放勋章。授衔前,周恩来曾征求过韩练成的意见,根据他的坎坷经历和条件、贡献,如果按起义的国民党军长对待,可以考虑授予上将军衔,但如按他的入党时间和当时的职务,将被授予中将军衔。

韩练成明确表态:“和平建国,我就该功成身退了,还争什么上将、中将?何况,你是最了解我的人,我是什么起义将领?再说,我干革命本来就不是为着功名利禄。”韩练成坚持按自己入党时的职务、级别,接受中将军衔。他不仅没有接受对起义将领的授衔待遇,而且对发给他的按起义将领对待的奖金,连看都没看就一次性交了党费。

1978年2月,韩练成作為军队特邀委员出席第五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从1978年2月第一次会议到1982年12月第五次会议期间,他遍访政协、人大的老朋友,心情格外舒畅。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执一安排他与港澳老友刘靖基、何贤、费彝民重逢,更令他感到十分难得。

1980年5月,韩练成由临潼迁居西安,在儿子的协助下,为党史研究部门提供亲历史料。

韩练成告诉儿子:“你要记住,你父亲这一生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子,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尤其是在国军的那一段,那只是隐在大人物身影后面的一个小人物,在关键的历史时刻,借大人物的手,也就是韩非子一贯强调的、大人物独有的‘法、术、势之中的‘势,微微牵动了一点点历史的轨迹。假如你是一个参谋,能不显山、不露水地让统帅跟着你的思路走,并把你的建议化作他自己的决心,你才能算是一个好的参谋。我在蒋介石身边,是一个合格的好参谋,但我也是一个把他引向失败的坏参谋。千秋功过,历史已经做了结论,还要留给后人评说。”

1983年6月,韩练成出席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当选为委员。中央军委将他的行政级别调整为大军区正职待遇。这时,他的身体已经日渐衰弱。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期间,他以录音形式留下《后事遗言》:

我死后,用最简单、最节约的办法办理丧事。遗体洗干净,用白布裹起,送去烧掉。已故妻子汪萍同志的骨灰,这次连同我的遗体一起烧掉……作为共产党员,几十年来,不论是在党外的时候,还是入党以后,党要我做的事,全都做到了,可以说毫无遗憾地、安详地闭上眼睛。我生前没有个人打算,死后也没有放心不下的事情。唯一愿望: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团结、幸福。

10月,韩练成在病榻上给儿子韩兢寄去最后一首词:

水调歌头·九日随笔

春去我心乱,秋去我心伤。一年能几佳节,风雨又重阳。欲醉不胜酒力,欲睡不堪虫语,欲哭太轻狂。生意只今尽,不分菊花黄。力先尽,时已逝,意难忘。多愁兼又多病,老至惜年光。愁也无人能解,病也无人可说,死也自家当。赢得一“愚”字,浮想费思量。

1984年2月27日傍晚,韩练成走完了他75年的人生之旅。

3月7日,在韩练成简单而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摆放着中共中央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全体常委以及中央军委、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等送的花圈。这一超过常规的举动,给这位曝光率较低的将军传奇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1989年12月,韩兢在吴忠新华桥上,把父亲韩练成、母亲汪萍的骨灰同时撒入东去的黄河。

从此,一代“传奇”名将韩练成,他的英魂与祖国山河一起共生共长,万古流芳……

猜你喜欢
邓颖超骨灰同志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迪士尼“新玩法”:撒骨灰
麻原彰晃骨灰遭子女争夺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我死后骨灰撒稻田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
一句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