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为人民写史

2019-03-13 08:12王文珍
湘潮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工作者党史总书记

王文珍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重大意义的4个“迫切需要”后,特别强调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的特别意义。他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前几天,我去了江西于都,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目的是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新时代赋予了党史工作者新的使命职责,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定为人民写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新时代党史工作者的新情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怀着深深的人民情怀,发表了关于党史和党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气势磅礴,博大精深,是推动党史工作者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冰冷的学术过程,而是充满人民情怀的科学探索。诚如李大钊所言:“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活的历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去寻。”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不仅对文艺界来说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对党史界来说同样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列宁把人民称作“自觉的历史活动家”,认为决定历史结局的正是广大群众;毛泽东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名言; 习近平总书记近些年来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黨的显著标志。作为党史工作者,在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根本立场,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记史、留史、存史、写史,既写党怎么说,又写党怎么做;既写党的领袖人物的历史活动,也要写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不但要写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写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实践;不但要写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且要写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奉献、精神和情怀。

进入新时代,为人民研究历史、研究人民的历史,是党史工作者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的确,尽管历史过程会颠簸、曲折、漫长,但历史总是顽强地体现着人民的意志,昭示着人民的力量,朝着人民的愿望前进。历史终将以人民的选择为自己开辟前行的道路,因此,只有怀着人民情怀,站在人民史观的立场上,才能更充分、更深入、更真切地理解和认识党的历史。

新时代党史工作者的新使命

进入新时代,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党史情怀和深邃的历史思维,深切感受到党史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深切感受到党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时代党史工作面临着新的使命,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让党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这就要看党史工作有没有影响力、有没有感召力、有没有塑造力、有没有引领力,能不能为中国声音、中国元素、中国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贡献。

在新时代,党史工作目标更高了,捍卫党的历史是党史工作者的重大政治责任。“党史姓党”,党史研究不是一项普通的学术研究,而是一门具有鲜明党性的科学。捍卫我们自己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天职,更是每一位党史工作者的政治责任。特别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按照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提出的要求:对待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一是必须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二是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捍卫党的历史。

在新时代,党史工作任务更重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党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执政方式和基本方略有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变得更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在理论建树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在伟大斗争中形成了新的党中央核心,在奋斗目标上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每一个新特点的出现,都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继承和创新的结合上予以回答。党史部门要发挥优势,及时做好存史工作:一边做好记录,一边深化研究,使新的历史起点成为党史研究的新起点。

在新时代,党和人民对党史工作的需求更迫切了,党史要为共产党治国理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历史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问计于史、寻策于史,为我们树立了学习党史、研究党史、运用党史的光辉典范。进入新时代,党史工作者的使命神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只有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了、做好了,才能让党史事业更为兴旺,否则就是空想。

新时代党史工作者的新作为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的党史工作者,除了继续履行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职责外,更要有新拓展、新作为。

在新时代,党史工作者要努力写各种人群都读得懂的党史。在众多的党史读物中,确有一些很好的作品,长期发挥着良好的教育作用。但是,也有一些除专业人员以外,一般人都不愿意看的读物,其中大多数是会议或文件的汇编,讲话或报告的摘要,文字刻板,语言单调,千篇一律,缺乏可读性。要把党史读物写得生动感人不容易,为此,党史工作者要加强在哲学、逻辑学特别是文学创作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在编撰党史读物时,要在逻辑架构、布局谋篇、标题拟定、细节记述等方面下苦功夫。

在新时代,党史工作者要努力写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党史。党史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科学,是有一定的规范、标准和严格要求的。历史一旦被虚构和消解,就会经不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给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口实,就会影响党的光辉形象、影响党的领导和党的事业。为此,党史工作者要进一步做好党史实物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党史资料严格考证,去伪存真。在进行党史研究、党史资料征集和党史宣传教育时,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在尊重真实史实的基础上再现党的历史,秉笔直书党的历史和宣传党的历史,以实求真,唯实制胜。

在新时代,党史工作者要努力写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党史。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党史工作者必须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为党的领导决策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党史工作者要关心和思考共产党执政最关紧要的问题,要以此确定党史工作的主要任务、主攻方向、领导精力、队伍组织、物资投放,争取多出资政育人的精品力作,充分发挥党史工作者应有的作用。

在新時代,党史工作者要努力写传承红色基因的党史。新时代党史工作者要强力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红色基因产生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动力。要弘扬中国精神、走好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就要永葆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并用好这一重要法宝。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打造好红色遗址遗迹,让教育有场所;进一步编撰好红色文化读本,让学习有教材;进一步扩大红色宣讲规模,让更多的人来讲党史故事;进一步搞好红色培训,让“党史进机关、进院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真正把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社会群众和青少年的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工作者党史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党史篇
时局图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