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在703厂

2019-03-13 08:12陈扬桂
湘潮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邵县剪切邵阳

陈扬桂

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的儿子、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曾在地理位置偏僻、经济相对落后的湖南邵阳度过了两年的青春年华。从他在邵阳两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看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的优良家风。

那是1970年,时年25岁的陈元,通过高考到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学习6年后,毕业分配到部委,再由部委分配到邵阳地区新邵县境内的703厂。

703厂直属机电部,是老牌军工企业武汉752厂援建的重点三线企业。陈元进厂的那一年,从北大、清华、南京工学院各分来了10名大学生,其他如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高等学府也有大学生分配过来。陈元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先是在车间一线当工人。一年后,他被管科研的厂革委会副主任方交春调到身边协助搞技术革新。

陈元在703厂非常低调平和,很少有人知道他是高干子弟。他每天都是埋头上班,加班加点是常事。对厂里组织的集中政治学习,他从不缺席。其他业余时间,他从不与人打牌下棋,也很少去看电影,而是捧着书学习。

陈元在703厂的第一年月工资43.5元,第二年转正后月工资53元。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他的工资并不很低,但他非常节省。那时,陈云一家下放在江西南昌。陈元每次回家休假,从厂里到火车站的10多公里路程,他都是步行。眼镜断了一条腿,他也舍不得花钱维修或更换新眼镜,而是用纱线系着断了的那条腿。他的白汗衫背后被挂破了,破布飘在背上像面小白旗。出身邵阳农村的武大毕业生向传春要他把衣服丢了,他不肯。向传春跟他开玩笑说:“你舍不得丢掉烂衣服,就舍得丢人?”陈元微笑着说了一声:“没关系。”陈元那时也抽烟,但专抽新邵县卷烟厂出产的廉价“石马江”牌纸烟,一角多钱一包。他如此节省,为的是省下钱来买书。他的床上床下堆满了书。跟他同住一间房的复员军人、采购员陈水苗问他读这么多书做什么,他总是那句:“读毛选干革命,学技术搞建设。”

陈元在703厂主持的一项技术革新,为厂里的锰粉生产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703厂是一家以生产锰粉为主的专用材料厂。用电解二氧化锰的技术生产锰粉,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703厂当时的设备有个毛病,就是电流升不上去,锰粉产量也因此上不去。为了在同等耗电量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电流,以达到增加锰粉产量的目标,陈元运用在清华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提出改装变压器以增大电流的设想。他的想法得到了厂里的支持,并安排了一名叫张冬梅的老工人协助他搞技术攻关。

改装变压器,必须将锡钢板剪切成合适的规格,703厂没有剪切锡钢板的机器,邵阳市糖厂有这种机器却不肯外借。当时正是炎炎夏季,陈元冒着酷暑,挥汗如雨地反复调整锡钢板的长度,不断地去糖厂剪切加工。为了省下来回0.24元的公交车费,他扛着沉重的锡钢板步行,一个来回要走6段旱路、坐4趟船。经过前后两个月的反复比对试验,终于把锡钢板調整到最佳长短。陈元的技术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703厂年产锰粉由原来的300吨翻倍到600吨。按当时每吨锰粉价格2200元计算,每年净增产值66万元。

搞完这项技术革新,陈元就被调去航天部三院239厂研究室当技术员了。

猜你喜欢
新邵县剪切邵阳
连退飞剪剪切定位控制研究与改进
基于Lindo模型的耕地保护数量预测——以湖南省新邵县为例
篮球小将赛场竞技
寻梦
机械法制备石墨烯球磨过程的能量层分析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究
剪切与冲切的辨析及工程算例
贝卡造句?
一种解决轧机和剪切线共享一台WINCC服务器所产生的弊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