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上的“旅行”

2019-03-14 13:34申圣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然生态生态批评旅行

申圣亚

摘 要: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在麦卡锡的作品中,大自然始终是最伟大的存在。《路》是麦卡锡的第十部作品,也是最精彩的一部作品。此作品为他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麦卡锡在该作品中讲述了浩劫之后,父子俩在荒野上一场未知的“旅行”。荒野上的“旅行”折射出麦卡锡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基于此,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力图唤醒现当代人类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生态批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路》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1-0112-03

引言

科马克·麦卡锡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他创作的著名的“边境三部曲”分别为:《天下骏马》(All the Pretty Horses)、《穿越》(The Crossing)、《平原上的城市》(Cities of the Plain)。其中,《天下骏马》(All the Pretty Horses)为其赢得了著名美国国家图书馆奖。“边境三部曲”的持续畅销使得 科马克·麦卡锡的知名度大增。之后,科马克·麦卡锡的新作品不断问世。2006年出版作品《路》后,他再度成名,这使得美国文坛刮起了一阵“麦卡锡”风波。《路》中简洁而沉重的文字引起了文坛的重视。这部作品也为他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路》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以世界性灾难为背景的画卷,在这个背景下讲述了父子倆在荒野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而且是一场生态危机的震撼。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生态之间亦是相互关联的。人类的繁衍生息,劳作生存都是依靠着大自然。自然万物处于一个大的整体生态系统之中,各个生命体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大自然具有广泛而蓬勃的生机,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审视着人类的各种行为。它不仅审视着人类的贪婪、愚蠢和无知,也欣赏着人类的善行、智慧和义举。挪威著名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曾强调,我们不仅要从人类出发,更应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去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1]。2000年鲁枢元教授在《生态文艺学》中提出,“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精神生态体现为人与自己的关系。”[2]本文将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视角分析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和生态观。

一、自然生态视角下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

自然生态,顾名思义是指土壤、山川、河流、森林、气候和动物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所有物质之间的关系一样,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自然生态又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真正促使人类反思其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在20世纪中后期: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相伴而生,人们开始探讨如何维护人类唯一的地球的环境生态问题[3]。麦卡锡别具慧眼,在他的小说《路》中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它对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自然生态视角来看,它又与人有着不容小觑的联系。麦卡锡的小说《路》,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

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动物、植物、日月山川甚至是气候都在窥视着人类的一举一动:贪婪、愚蠢和无知。科马克·麦卡锡在《路》的开篇就描写了一个黑暗荒芜的世界末日,那里到处充斥着幽暗的森林,冰冷的夜晚,第一缕灰色的光等等一片灰暗且无生机的景象。这些是大自然对贪婪、愚蠢和无知人类的“回报”。麦卡锡并没有在小说《路》中向我们交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个世界末日的景象,而是以一个开放式的开篇给我们留下广阔的空间进行思索和反思。无论是核战争还是生态环境崩溃导致的末日来临,对人类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沉重问题。这无疑都是人类的自私、贪婪、傲慢和无知导致的生态灾难。

可以看出父子俩的旅行并不是像末日前正常家庭的亲子旅行,充满着欢声笑语,陶醉在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之中,然而却是伴着渺茫的前途,沉没在一个死气沉沉黑白灰的世界。在小说《路》中出现的颜色不是沉重的灰色就是绝望的黑色。父子俩“旅途”经历的也都是绝望的死水和枯枿朽株的残枝。小说《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河谷那头,只见道路穿过一条漆墨般的小溪。光秃秃并烧焦了的树干,在道路两侧延伸。灰烬在路面上翻滚,熏黑了的灯柱上耷拉下一截截废电线头,在风中啜泣。森林开垦地上有一座烧焦的房子,它后面接着片灰蒙蒙的荒草地,以及一段赤红的泥岸,上面还留了废弃的路防[1]。许多类似这样的毫无生机的环境描写难道不是暗示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已经荡然无存了吗?不是暗示着大自然对傲慢人类的“回报”吗 ?

2.人与动物的关系

动物也是生态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自然环境描写在《路》中大放光彩,但动物的描写也触及了人类深处的灵魂。

在麦卡锡的笔下,第一个正式描写的动物是一条瘦骨嶙峋的小狗,“它的皮绷得紧紧的。他们静静聆听。接着,他听到远方传来狗吠声。他转过身,朝日渐变暗的城镇望去。是只狗,男人道。”[4]“他低头看男孩。男孩瑟缩在衣服里,发着抖。他弯下身子,吻了吻那沾着沙子的眉毛。我们不会伤害那只狗的,他说道我保证。”[4]生态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曾经说过,“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5]这对父子在危途的“旅行”中并没有心怀恶意,拿它作为救命的粮食,而是怀着敬畏生命的心,放了这只瘦骨嶙峋的可怜的小狗。这充分展示了一些人对动物的呵护,如果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则会促进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

但是这只瘦骨嶙峋的可怜的小狗能摆脱被人屠宰的命运吗?在自己生命危在旦夕,受到威胁的时候,别人也会像这对父子一样,坚持心中的信念,放过这只可怜的小狗吗?答案是否定的,也是大多读者不愿接受的。在饥饿面前,在自身生存危机面前,另一些人还是失去了心中的信念,屠宰了那狗充饥活命,虽然它是一只瘦骨嶙峋的可怜的小狗。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在整个大自然中,不分贵贱,生命都是平等的,狗也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大自然中,所有生命都是休戚与共的。假设可怜的小狗没有被屠杀,它或将会凭借灵敏的嗅觉,带领那些人找到救命充饥的稻草。在这里,人与动物的矛盾不和谐,也是世界灾难的一种暗示。因此,在这里科马克·麦卡锡给人类敲响警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能只考虑自然眼下是否对人类有益,更要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多面的、丰富的关系,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共生。”[6]

二、社会生态视角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1.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还是冲突矛盾,影响着社会生态平衡的发展,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科马克·麦卡锡在《路》中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人性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这也许是导致这次灾难浩劫的原因之一。这种黑暗给读者留下毛骨悚然的心里烙印,这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反思。

在这个到处都是幽暗的森林,灰白的日光,浓墨似的小溪,灰蒙蒙的空气的世界,没有生命气息的世界,人们认为唯一能够救命的稻草就是吃掉同类。麦卡锡的《路》中多次提到人吃人的现象。正如《路》中描写:“一路上只见尸骨和人皮堆压在石块下。肚肠摊了一地。男人勾起一只鞋,踢踢那些头骨。看来是被煮过的。”[4]“折断的枯草上有干结的血块,卷作一团的灰色肠子摊在那里,正是被害者给当场宰割的地方,之后又被拖扯到别处。离得远的那面墙上挂了一排脑袋,看上去都长得差不多,嘴角绷紧,嘴唇下陷,眼球收缩,干皮一张。”[3]这种大浩劫之后,仅存的人类并没有因此而觉悟,反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更加恶化。这种人性的真善美的遗忘缺失是人际关系的冲突与矛盾。科马克·麦卡锡在《路》中描写了浩劫之后仅存的人类,没有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而是相互怀疑,相互残杀,相互分裂。出现了人吃人,甚至是吃掉自己的孩子的行为。这种事情更是证实了,大自然破坏之后,人类和谐的社会生态也早已成为泡沫。

2.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谐相处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态和整体生态的发展。科马克·麦卡锡的《路》中虽然大多是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人吃人。但是,有些人还是心存善意,心存希望,坚信能够找到像自己一样的好人。

小说临近结尾时,男孩的爸爸死去了。男孩遇见了另一个家庭,丈夫、妻子、儿子和女儿。这一家人同小男孩一样,心里拥有信念,心底深处有一颗希望的火种。他们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虎视眈眈地想要屠宰了小男孩充饥,而是让小男孩和他们一起上路,一起寻找希望。这样的结尾,预示着小男孩坚持心中的信念与希望,遇到了好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这种信任与和谐是和谐的社会生态的模型,是和谐社会生态的写照。这种信任与和谐,也将是未来生态社会世界的希望。《路》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描写警示人类:相互冲突矛盾,不利于生态社会的构建,只有人与人之间信任和谐,才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态,从而有利于整体生态的平衡发展。

三、精神生态视角下人与自身的联系

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都会加速精神生态危机的爆发,人类真善美的缺失,人性的扭曲都暗示了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生态危机。精神生态,是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科马克·麦卡锡在《路》中大量描写了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以警示读者处理好自己与自身的关系,维护好精神神态平衡,从而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1.他人与他自身的关系

在这个崩塌的世界里,许多侥幸生存下来的人类,家园的毁灭也让他们丧失了精神家园,丢失了心中的真善美,这样人类的精神危机也表现得更加突出。这些侥幸生存下来的人类,为了单纯生命的延续,丢失了信仰,抛弃了真善美,变成了人吃人的行尸走肉。他们只顾自身的生存欲望,却毫不顾及同类的生死。他们失去了人性,丢掉了人类的真善美。这都是那些丢弃真善美的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缺失。科马克·麦卡锡在《路》中写道:“儿子见到的原来是具烤焦的无头婴孩的身体,肚肠都掏空了,黑糊糊地粘在叉子上。”[4]残忍的场景充斥着人性的恶,这正是道德的沦丧,人类自身精神生态危机爆发的真实写照。

2.男孩与自身的关系

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中的小男孩,在这场灾难面前,在荒野的旅途中,内心承受着煎熬与历练,但男孩自始至终坚持着自己心中的信念,堅持内心的真善美,抱有希望还有好人。每每遭受饥寒交迫的时候,目睹人吃人的时候,男孩总是向他的父亲说,我们不会吃人的,对吧爸爸,即使我们很饿。男孩每次的询问,每次的确定,正是男孩对自身坚定信念的巩固。他认为自己不会吃人,甚至也不吃那只瘦骨嶙峋的可怜的小狗,因而不会走向道德沦丧。男孩的内心永远给真善美留着位子。男孩在废墟外面等待他爸爸的时候,看到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孩时,他请求他的爸爸,带上那个小男孩,不然他担心那个小男孩会被别人吃掉。男孩在路上碰到老人的时候,他恳求他爸爸给老人一些吃的,即使他们的食物并不多。在绝望的南方海滩上,面对偷走他们毯子衣物和食物的男人,男孩恳求他爸爸,不要杀掉那个男人,并向他爸爸解释说那个男人也是迫不得已快饿死了,所以才会偷他们的食物和毯子。男孩是一个聪慧内心镇定的人,荒野一路走来,男孩心智更加成熟,更加抱有希望世上还有和他们一样的好人,这些好人也不吃人。男孩这种内心希望的坚持,让他遇到了和他们一样有信念,内心充满真善美的不吃人的好人。在科马克·麦卡锡的笔下,精神生态在整个生态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种精神生态的描写警示人类:不重视精神生态,人类会变成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相反,对精神生态的重视,不仅使人类自己远离精神危机,更有利于促进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

结束语

麦卡锡结合911事件的影响以及他和儿子的旅行,发挥他的想象力,写下了他的第十部作品,也是最精彩的作品《路》。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了著名的普利策文学奖。他描写的大灾难,世界末日令人毛骨悚然。《时代》杂志对小说的评价是:“《路》揭开了隐藏在悲伤和恐惧之下的黑色河床,灾难从未如此真实过,科马克·麦卡锡仿佛是这个即将消失于世界的最后幸存者,延续着海明威和福克纳的文学风格,他把未来发生的那个时刻提早展现给我们看。”他的这部作品在美国乃至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路》简洁且沉重的文风带来的震撼,更是因为《路》中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在麦卡锡的作品中生态始终是最伟大的存在。《路》不仅仅是一部“启示录”型的作品,更是一部生态智慧之作,具有重要的生态启迪意义。欣赏作品,解析作品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这些生态哲学思想能够震撼人类的心灵,激发人类的反思。反思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反思人与社会生态的关系,反思人与自身的关系。本文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解读,这将有助于人们的反思,从而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只有注重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反思,并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才有可能避免灾难的来临,守住整个生态系统及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园。

猜你喜欢
自然生态生态批评旅行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