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籍院士文献数据库的开发利用研究

2019-03-14 13:34王思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江门市江门院士

王思

摘 要:文章阐述了开发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的意义,介绍了江門籍院士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构想,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1-0102-03

关键词:数据库;地方文献;开发利用

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是一座具有华侨文化特色的历史名城,拥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江门籍的华人华侨不仅遍布五湖四海,“侨文化”氛围也十分浓郁,江门籍的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众多,“院士文化”星光璀璨,与“侨文化”组成了江门城市文化的亮丽名片。据统计,截至目前,祖籍或出生于江门的两院院士共有32人,健在的有25人,其中23人被聘为江门市科技顾问,院士数量在广东省地市级首屈一指,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近代国学大儒梁启超、“梁门三兄弟”(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江门市滨江新城棠下镇石头村更是出现了“一村两院士”的佳话。江门籍院士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严谨治学、坚忍不拔、执着探索、担当民族责任、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院士精神,是当今时代迫切需要的宝贵品质和精神财富。然而,目前相关机构对江门籍院士相关文献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略显不足,如何更好地开展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工作,是加强江门“院士文化”传承、促进侨乡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抓手,具有深远的意义。2014年,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启动了“江门籍院士文献数据库”建设,迈出了对院士文献开发利用的关键一步。

1 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意义

1.1 院士文献研究的创新性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学术界对江门地区华侨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较多,而对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的研究却略显不足。开展院士文献创新性和前瞻性研究,搜集和整理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建立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并对其进行永久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地市级院士(文献)研究工作而言,也有着独具江门侨乡特色的创新性。

1.2 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通过全面系统地收集江门籍院士文献,包括个人生平、学术成果、论文论著、专利成果、新闻报道、音视频等资料,将其永久保存、共享和利用,有利于保存院士知识财富和文献资源。进一步挖掘江门五邑地域特色文化,丰富江门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文献资源,推动科技与文化事业的均衡发展,对研究江门本地的社会生活、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江门建设独具侨乡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市,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1.3 教育激励的紧迫性

院士精神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院士文献资源正是院士精神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他们优秀道德品质及精神追求,以及他们为国家建设的奋斗历程和突出贡献。通过弘扬院士精神,有利于营造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并以此激励人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4 宣传推广的重要性

江门籍院士在海内外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利用现代化技术,系统、有序地整理江门籍院士相关文献资源,建立江门籍院士数据库,是对江门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深层次挖掘的过程。加强江门籍院士数据库的推广宣传力度,使之成为国内外了解江门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对外宣传、推介江门“院士文化”的重要平台,能够不断提高江门在全国的影响力。

1.5 资源检索的便利性

近年来,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而推动社会的方方面面向前发展。建立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是运用大数据提高整体工作效能的有效手段,将会极大地提高院士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江门市五邑图书馆通过在数据库中设定姓名、时期、关键词等检索方式,为需要了解、查找江门籍院士及相关资源的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功能强大的资源检索和共享平台。使用便利性有利于该数据库的使用与推广,有利于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

2 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2.1 江门籍院士相关文献资源整理工作滞后

目前,江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院士路”“院士墙”的方式对江门籍院士开展宣传工作。“院士路”地处江门市中心,位于蓬江区北新区,南北走向,南起五邑大学北门,北至五邑华侨广场,迄今为止是我国首条、也是唯一一条“院士路”

“院士墙”位于江门市怡福中学校园内的院士广场,墙上有陈垣、梁思成、陈国达、陈焕镛、甄永苏、陈灏珠、李椿萱等30多位五邑籍两院院士的砂岩浮雕和院士简介,供人们瞻仰和了解院士们的风采。

作为“中国第一侨乡”的江门,“侨文化”源远流长,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江门五邑人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梁启超、陈白沙等历史名人,而针对江门籍院士的宣传和研究较少,对院士相关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归类、宣传、推广工作不够重视,江门籍院士相关文献资源整理工作严重滞后。

2.2 缺少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收集归类的平台

笔者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江门籍院士”进行搜索,得到相关结果631,000条,但在浏览中发现,关于“江门籍院士”的信息显得尤为分散,多是关于院士们的活动新闻信息,而专题介绍“江门籍院士”的信息仅有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网页于2015年4月7日刊载的《五邑籍院士简介》,至于和院士们相关的文献资源更无一个统一的网站或平台可供查阅。因此,笔者认为,加快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建设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建设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构想

3.1 应坚持的原则

3.1.1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建设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最基本原则,数据库资源如果缺乏真实性,那么对院士文化的宣传、院士精神的传承便无从谈起。笔者认为,收集、整理院士文献资源,要避免“拿来主义”,不能盲目地追求“量”而忽视“质”,要经过真伪甄别,确保资源真实可信。

3.1.2 实用性原则。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功能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查阅需求。因此,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在建库过程中一定要以实用性为标准,避免出现“为建库而建库”的不良现象。

3.1.3 统一性原则。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将院士信息资源、文献资源和知识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和开发利用,不仅要统一信息采集和信息录入的标准,还要兼容不同设备、不同的网络平台及不同的浏览器版本等,方便用户查询、阅读和保存。

3.2 应注意的问题

3.2.1 注重隐私保护。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在将江门籍院士的文献资料导入数据库前,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及相关法律,对目前仍然健在的院士应征得本人同意;对已故未超过50年的院士,应征得其家属或后代的同意;对已故且时间已超过50年的院士可不考虑相关文献的著作权问题;对院士明确要求不宜公开的信息,应坚决不予公开,以避免侵犯院士的隐私权,造成不良影响[3]。

3.2.2 尊重知识产权。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相关制度越来越完善。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对院士相关文献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应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对于存在版权纠纷的文献,在建库时如无法取得相关版权人的网络传播许可,图书馆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加以限制,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3.2.3 加强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应当贯穿于建库的全过程,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应组建专门的团队,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并做好病毒防范和查杀及资料备份等工作。同时,图书馆还应设立信息反馈窗口,广泛搜集用户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功能。

3.2.4 弘扬院士文化。2004年10月,中国第一条以中国科学界院士为主体命名的“院士路”在江门市开通,道路兩旁分别立有江门五邑籍两院院士艺术塑像32尊,主要工程包括胸像(72厘米高的铜像或大理石像)、铭牌(包括院士简介、手印及所从事专业的标志性符号或图案)以及基座三部分,构成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是弘扬院士文化、传承院士精神的有力举措。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在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与其充分结合,设立院士文化板块,方便人们了解、学习江门五邑籍两院院士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

3.3 建设步骤

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步骤包括申请立项、组建团队、资料收集与整理、分类建库、宣传推广等。

3.3.1 申请立项。开展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建立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是一项耗时长、成本高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规划与技术支持。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在开展院士文献资源的收集利用、规划建设数据库前,应当向主管部门提供详尽的调研报告和具体的工作规划,以便审批、立项。

3.3.2 组建工作团队。在立项工作完成后,图书馆应按照既定规划开展有关工作。为更好地开展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应成立专业的数据库建库工作团队,统一领导,分工合作,开展相关工作。

3.3.3 收集整理院士文献资源。收集、整理院士文献资源是院士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关键,直接关系到院士文献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图书馆在成立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后,团队成员首先应走访江门市所属的32位院士或其家属,并争取得到许可、理解和支持,确保真实、全面地收集院士文献资源。团队成员其次应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源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进行编辑,以方便导入数据库。在收集院士文献资源的过程中,图书馆应明确收集范围,包括个人生平、学术成果、论文著作、专利成果、新闻报道、音视频资料,以及其他反映院士生平或相关研究的资料[4]。

3.3.4 分类建库。为充分展示院士风采、传承院士文化、弘扬院士精神,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应当以院士文献资源为主题,建立以院士个人为主题的主模块,在此基础上再细分院士简介、生平简介、学术成果、音视频资料等子模块,做到分门别类、规范清晰,以便于读者查阅。

3.3.5 宣传推广。开展江门籍院士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具有院士文献研究的创新性、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教育激励的紧迫性。如何更好地弘扬院士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和科研工作者成长成才,重点是要做好院士及其院士精神的宣传推广工作。笔者认为,设立“院士路”“院士墙”是一种硬件形式,建设江门籍院士文献数据库,系统地宣传院士文化,更是体现出了文化的软实力,必将使江门籍院士的名人品牌与侨乡品牌齐头并进,为江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保障、添砖加瓦。

4 结语

江门籍院士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资源的搜集和加工及技术平台的开发等,仅仅依靠图书馆的资源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笔者认为,开展江门籍院士文献数据库一方面需要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经费保证;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宣传、文化、科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扩大资源的收集范围,避免出现信息遗漏的现象,保证数据库的质量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 张玉琴.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构想:以济源市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1):78-80.

[2] 欧阳芳.广西柳州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J].图书馆学刊,2016(4):46-49.

[3] 罗健文,曾晶晶,胡晓明.清远地方名人数据库建设的构想与探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13-117.

[4] 陈嘉慧.论“南海历史名人及南海籍院士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10(4):28-30.

猜你喜欢
江门市江门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抓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金机遇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大白兔奶糖
新江门 新机遇 新合作
江门的野心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