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图书馆法》展望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

2019-03-14 13:34邓勇攀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

邓勇攀

摘 要:我国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它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明确的法律界定,为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引了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实施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意义,提出了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1-0016-03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历史背景

1 《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实施的历史背景

图书馆的法制建设是从近代图书馆刚刚兴起的时候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图书馆事业也获得了充足发展,因此图书馆的法制建设被提上了日程。2001年,我国为了从国家层面规范和保障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计划出台一部有关公共图书馆的法律,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计划被搁置。2008年,公共图书馆的立法工作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图书馆人和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年11月4日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公共图书馆法》颁布之前,公共图书馆只能依靠地方的行政法规和行业组织的规范章程进行管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缺乏有效的监督监察机制,致使公共图书馆在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长期处于尴尬地位。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国家层面的立法保护。《公共图书馆法》标志着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迈入了新的阶段,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事业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的重要体现。

2 《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意义

2.1 明确公共图书馆的法律界定

一般认为,公共图书馆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即向所有人开放、通过税收提供资金、有法律依据等。《公共图书馆法》填补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法律方面的空白,是公共图书馆与国际接轨的重大举措。《公共图书馆法》第二条明确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的定义,即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须免费开放,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属于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法律界定,为社会公众了解、参与、建设及管理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2.2 指引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傳承人类文明、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机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代表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得到国家的引导和推动。《公共图书馆法》以法律的形式指出了公共图书馆的历史重任、发展原则和服务理念,指引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

2.3 落实公共图书馆的法律责任

《公共图书馆法》从设立、运行、服务、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规定。在设立方面,国家必须引导、鼓励和支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城乡建设、土地规划、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公共图书馆有效的帮助。在运行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联盟式的文献信息采购、编目和服务;国家鼓励社会人员参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并给予税收和政策支持,社会人员可以通过捐赠、提供服务等方式参与其中。在服务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发、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读者应当遵守公共图书馆的相关规定,爱护公共图书馆的设施设备,合法利用文献信息;对破坏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设施设备,或者扰乱公共图书馆秩序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劝阻、制止;经劝阻、制止无效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停止为其提供服务。在法律责任方面,公共图书馆从事或者允许其他组织、个人在馆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关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4 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形式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条、第八条、第十八条及第三十一条提到了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型服务形式,如建立总分馆制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及构建图书馆联盟等。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不断引入新型服务模式,这些内容在《公共图书馆法》中都得到了体现。特别是在图书馆联盟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了横跨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有了国家层面的法律保护,这些服务将有章可循。因此,公共图书馆应以《公共图书馆法》为纲领,创新服务形式,发展图书馆事业,推动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

3 展望新时代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3.1 总分馆体系的服务创新

我国早在2006年就已经推行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体系改革,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省市和地区的总分馆建设情况不一。《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提出县级图书馆需要建立总分馆制度,这对于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实现基层文化精准扶贫,保障基层民众的文化权益,促进文化知识共享具有重要作用。

3.1.1 促进总分馆体系建设。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为基层民众查阅图书馆资源提供便利。另外,通过构建统一的在线图书馆管理系统,不同图书馆之间可以建立信息互联,实现统一管理,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3.1.2 实现基层文化精准扶贫。基层公共图书馆需要依托总分馆的资源开展流动性的借阅服务和文化活动,让更多基层民众了解图书馆的意义和作用,实现文化共享。流动书车是最常见的服务形式,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地居民的阅读需求挑选图书,然后通过流动书车进行阅读推广,开展送书到户活动,发掘图书的潜在价值。另外,这种方式还可以让乡镇留守儿童就近获取图书资源,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减轻农村居民的家庭负担。

3.1.3 保障基层民众的文化权益。公共图书馆要不断完善总分馆的图书配送体系,完善总分馆的服务网络,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节省读者时间,为读者借阅图书提供便利。另外,基层服务点的文化站、图书室应定期开展读者培训活动,让居民了解通借通还的流程和阅读图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公布读者借阅排行榜的方式,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对借阅率高的读者进行奖励,如颁发证书、提高借阅权限等,并通过读者分享会等方式促使更多的人利用图书馆。

3.1.4 促进文化知识共享。总馆要实地调研分馆和基层服务点的文献信息利用情况,通过制订年度计划、业务指导、读者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基层图书室的发展,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从城市延伸至农村,推动全民阅读的开展。特别是在业务指导方面,很多基层图书室的管理者由乡镇的领导或志愿者兼任,对图书馆的业务并不熟悉。因此,总馆要切实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并通过考核、评价、激励等方式提高基层图书室的管理质量。

3.2 科技与阅读推广的融合

《公共图书馆法》第八条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公共图书馆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如手机定位技术、数字触摸技术、自助借還技术、立体播放技术、虚拟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

3.2.1 手机定位技术。公共图书馆运用手机定位技术,能实现定位找书、展览导览等目的。定位找书可以节省用户查找图书的时间,用户只要在检索系统上使用扫一扫功能,就可通过手机定位找到需要的图书。公共图书馆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或自行研发的APP上设置专栏,当举办展览时,技术人员可以为展品制作音频介绍,并与展品的位置相关联,读者只要走到相应的位置,就可以在手机中听到相关展品的介绍。

3.2.2 数字触摸技术及自助借还技术。数字触屏机、自助借还机、自助打印/复印机是目前公共图书馆使用较为普遍的信息化设备。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触屏机,可展现将要举办的展览和活动。自助借还机可以实现馆内的“无人借阅”,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自助打印/复印机可以满足读者复印报纸、打印查阅信息等需求,拓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3.2.3 立体播放技术。立体播放技术即3D技术,读者佩戴特殊的眼镜,可观赏立体影片或宣传视频。公共图书馆可利用立体播放技术推广馆藏的视频资源,如“知识视界”数据库、“爱迪科森”数据库等,引导用户使用相关的视频数据库,进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4D技术是相对于3D技术而言的,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该技术举办书海寻宝游戏,增加阅读推广活动的趣味性,提高用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2.4 虚拟技术。公共图书馆利用虚拟技术,能使读者看到比3D效果更好的视频或虚拟事物。如:公共图书馆利用该技术能为用户提供古籍、文物的虚拟影像,通过这种方式全方位地展现藏品的形状和结构,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3.2.5 人工智能技术。公共图书馆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让机器人解答问题、协助图书借还和查阅资料,推动文化服务的智能化发展。

3.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政策扶持。因此,公共图书馆可引入社会力量,为用户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等都可以为公共图书馆提供阅读推广活动的场地,解决公共图书馆空间有限的问题。除活动场地外,社会力量还可以为公共图书馆提供设施设备和资金,解决公共图书馆资金短缺的问题。工人、教师、专家等也可以充当志愿者,解决公共图书馆人员短缺的问题。志愿者在参与公共图书馆活动时,会把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分享给朋友,进而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图书馆的活动,这不仅能提高活动的宣传效果,还能激发读者参与活动的热情。为了提高志愿者对图书馆工作的积极性,公共图书馆可定期举办优秀志愿者评选和表彰活动,进而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胡娟.中国文化立法的一座丰碑:柯平教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5-11.

[2]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颁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6):63.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518.

[4]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7.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烛武退兵逞辩舌 弱国终究无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