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法院探新路破解执行难

2019-03-15 06:08通讯员彭庆东曹珊珊高文波
21世纪 2019年3期
关键词:结案老赖被执行人

通讯员/彭庆东 曹珊珊 高文波

2019年春,在全国“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期限临近之际,山东省临沭县人民法院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三年来,案件整体执结率97.92%;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法定期限内执结率96.96%,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终本合格率100%;执行信访案件化解、办结率100%;2018年以来执行质效综合排名一直位列山东省基层法院前两名。

临沭县人民法院院长张星磊在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理论与实务经验交流会上做主题发言,并受邀到国家法官学院进行专题授课,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出了“临沭方案”。

临沭的“执行三问”

切实解决执行难,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依法治国作出的重要部署。2016年春,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并确定了外界干预基本遏制、消极执行基本消除等“四个基本”的目标。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最高法的要求落地成为全国基层法院面临的课题。

当时,调任临沭法院院长不久的张星磊分析,执行难,一是难在被执行人千方百计逃避执行。二是难在法官办案的主观尺度太大。三是难在没有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而破解执行难该从哪里破题,他向全院叩问了三个问题。

一是执行案件分到庭室后,再分给承办的法官,法官看到被执行人是自己的利害关系人,拖着不办或者慢慢去办甚至胡乱办,有谁及时发现并制止?答案是没有。

二是一个执行案件的推进有诸多流程,比如下达相关文书、查控相关财产、拘传被执行人等。这些节点上的事情都做到位了没有?公开透明了没有?接受监督了没有?答案是没有。

三是一个执行案件办还是没办,办得好还是办得糟,有没有相应的评价制度?对办案法官有没有考核?考核结果与法官的切身利益有没有挂起钩来?答案依然是没有。

临沭法院执行指挥中心

左图:执行法官在执行现场作调查笔录 右图:执行现场勘察

好了,执行难的关键还在于执法一方。“执行三问”质疑了原来的“执行惯性”,揭开了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法院执行机制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执行难问题。

张星磊形象地比喻,原来我们是各自拿着棍子去战斗,而现在要改用一张张的网,大家既协同又分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由包办案件到各管一段

胡珂,是临沭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一名团队长。上个月,正要着手执行一起案件时,他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被执行人是亲戚,以前还给过咱家帮助。“现在的执行案件,瞒不了也护不住。”胡珂回答。

原来,临沭法院改革的第一步是撤销原来的庭室,也就终结了一个案件从头到尾由一个庭室包办的情况。同时,对执行指挥中心实行实体化运作,明确中心的办案职能,由执行局长兼任中心主任,内设4个查控团队、2个警务团队、2个综合团队。

中心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被执行人,一律纳入失信名单、一律进行财产查控、一律拘留、一律罚款、涉嫌拒执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五个一律”采取流水化作业,必须按“规定动作”办理,在不同的窗口逐一完成,案件随着流程走,没有固定承办人。比如,纳信在执行立案后3日内完成,财产查控、执行拘留分别在20日内完成。

“五个一律”之下,承办人各管一段,如果袒护被执行人的话,护得了这一段,护不了下一段。更何况,该院规定“五个一律”以采取为原则,不采取为例外,凡不采取强制措施的,要经院长审批。这就让选择执行、消极执行及权力寻租被挤压掉了空间。分段执行,好比众人共同扯起一张网,你不出力就现眼,你不干不影响别人干。

对外,“五个一律”极大震慑了老赖们,在接到执行通知书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下一步自己的处境:进失信名单、财产被查控、罚款、拘留,直至以涉嫌拒执犯罪被刑事处理。出拳之快,令老赖应接不暇。早上得知老赖躲在济南,下午法官就将其带回了临沭。重拳之下,该县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躲藏多年的老赖纷纷找到法官主动还款。农民王某玉,买了钢材不给钱一拖就是18年,2018年夏天他连本带息还了这笔款。

于是,执行难的第一难“老赖逃避执行”,在“五个一律”面前大大缓解。在“五个一律”之前,还有一个被称为“速执”的程序。速执团队先选择一部分较为明晰简单的案子,集中力量进行快速处理。最快的时候,当天下达通知书当天结案;最多的时候,一天执结5起案件。

速执是第一张网,“五个一律”是更大更细的网,总体上有三分之二的执行案在这个环节解决。那么,还有约三分之一难以执行的案件怎么办?

你不办,我来办

执行案件在指挥中心的时限被规定为2个月,然而被控财产的评估、拍卖往往超过这个周期,于是那些因时限没有结案连同一些疑难案件,被流转到下一个环节——精执团队。

4个精执团队除了继续处置被控财产,更重要的是精细化、精准化出击,穷尽一切手段严查被执行人跑路、转移隐匿财产、“金蝉脱壳”另组公司等行为。他们拉开的是一张张更细密、更有针对性的网。朱崇会精执团队的一则案例,可作为“精细化”执行的一个注脚。

江西景德镇的邱某拖欠临沂市某工程机械公司520万元货款,经查名下已无任何财产,人也不知去向。朱崇会团队南下1500公里,“跑断腿,磨破嘴”,终于得知其将财产处置后,又以父亲的名义在安徽开了一家公司。邱某到案后,受不了北方的寒冷,法官和申请人一起为他送去棉衣、热饭。他被感动和威慑,签下保证两年还清债务的协议。

党委政府赠锦旗表示感谢

如果朱崇会他们到南方转一圈,回来就说啥也没发现,以“终本”(确无财产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吧。不也说得过去?

不行!因为该院的执行改革有两个支点,一是团队,二是流程。根据流程,精执团队三个月内要实现“扎口结案”,否则案件将横向流转到下一个团队办理,如果仍不能结案将逐级上提至团队长、执行局长和分管院长办理。你不办、我来办,让案件“动了起来”。

所有案件随卷制作一份流程节点表,上下流程之间形成前后连续的纸质背书,以实现节点管控,案件在每个阶段采取了哪些执行措施、查控了哪些财产、兑付了哪些权益等一目了然。流程透明接受监督,可以发现案件办理的薄弱点和模糊点,以此来制约权力运行并提升办案质量。

案件随着流程走,团队建在流程上,执行难的第二难“法官的不作为、乱作为”迎刃而解。

激发内生动力

为保证程序不流于空转,该院建立起一套相应的考核机制。对执行指挥中心的考核注重规定动作的完成度,同时鼓励结案,而对精执团队的考核以结案为唯一标准,这样不仅在执行的各个阶段体现了结案导向,同时保证了执行措施的标准化。

“前减后加,积分评价”。以执行案件基础分值2分计算,如果查控团队执结该案得2分,若未执结而流转到精执团队结案,就要从查控团队已得分值中扣除2分,加到精执团队得分中,此时案值增加到4分;如果精执团队限期仍未执结导致流转,则下一执结该案的团队可得6分。

案件流转加减分数,既避免上一流程不作为造成的工作下灌,又对下一流程形成正向激励。该院一楼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团队每月的分值,最近一个月得分最高者233分,最低者仅39分,体现在绩效工资上的差距可达数倍,这就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同时,团队的考核结果还与法官的职级晋升、荣誉表彰、行政保障、考勤管理、培训学习等“六挂钩”。

工作不靠外力促动而靠内生动力,临沭法院的执行长效机制建立了起来,执行难的第三难“效果难以持续”解决了。

临沭法院的执行改革不是某个点上的突破,而是着眼结构性问题、建起全流程体系,“速执—五个一律—精执—案件流转”有机统一互为制约,“绩效—监督—考核—待遇”成龙配套相辅相成。

胡珂团队好不容易找到四处打工躲债的井某,却得知有个王某也欠井某的钱,他们先让王某还井某的钱,再让井某还胜诉人的钱,来回做工作“嘴皮子练得都能说书了”;法官刘鹏程得知老赖张某好面子,就连续十几次到他家“做客”,搞得全村都知道张某的“事迹”,终于促使他一次性还清了欠款,而刘鹏程的微信运动每天都显示2万多步……

临沭法院的执行改革,在当地社会和司法界都引起了较好的反响。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批示指出:执行实施权的优化配置对于基本解决执行难意义重大,山东临沭法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执行行为研究会会长宋朝武认为,临沭法院搞的是内源性改革,触动的是自身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确立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结案老赖被执行人
论失信被执行人的权利保护
一老赖被拘忙还钱 农民工领款笑开颜
“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和 “限制高消费”有何区别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老赖(双语加油站)
关于人民法院建立和完善均衡结案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
——以基层法院司法实践为视角
发改委限制733万“老赖”买机票!
关于收结案动态平衡下均衡结案管理机制构建的调研
——以江西上饶市法院均衡结案管理实践为例
最高法:未成年人不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咸阳:30名“老赖”被追究刑责87人被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