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符合时代强音的人民心灵音乐作品

2019-03-15 00:21苏旭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艺术创作音乐作品

苏旭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事业的重要性,要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音乐是重要的文艺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新时代音乐工作者,要树立精品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人民、扎根生活,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坚守艺术理想,提升艺术水平,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强音的人民心灵音乐作品。

关键词:文艺工作座谈会;艺术创作;音乐作品;以人民为中心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的文艺事业,提出了一系列系统全面的文艺思想,以及在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了全面部署。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创作优秀作品,同时伟大的时代也呼唤优秀的文艺作品,对于音乐领域而言,就是要在文艺政策的引导下,推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符合时代强音且震撼人民心灵的音乐作品。

一、创作优秀音乐作品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文艺方针,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三有”“三精”、坚持德艺双馨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四个讴歌”的创作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开启了中国文艺的新时代,同时也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

音乐是一种广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人民群众最容易接受和参与的艺术形式。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音乐艺术在歌颂伟大时代、反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引领艺术新风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对音乐作品的需求和期待,也显得尤为迫切。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音乐艺术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音乐扶持工程和计划,深入把握音乐作品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特色,努力探索音乐作品创作的方法和路径。同时,进入新时代,我们迫切需要用符合时代强音的优秀音乐作品来唱响主旋律,用表达人民心声的优秀音乐作品来陶冶情操、振奋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写的那样,要“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优秀音乐作品需具备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就要深入了解精品标准和精品特征,这样才能踏准时代节拍,发出时代强音。

一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1942年,毛泽东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明确反对没有艺术力量的“标语口号式”的倾向。优秀的音乐作品应当具备正确的價值观念和精神境界,同时艺术形式上具有感染力、亲和力,能够抒发人民心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二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优秀的音乐作品,一定是彰显人民情怀,抒发人民心声的作品,一旦离开了人民,作品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只有在音乐作品中融入对人民的深情厚意,融入对人民安危冷暖的关切,才能够让作品焕发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如在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上演出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就是经时间和人民检验的优秀音乐作品。

三是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作标准。优秀的音乐作品一定是一部有思想、有灵魂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指出: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可见,能够展现党的光辉历程,展现我国繁荣强大,展现人民勤劳勇敢,展现英雄高尚情操的音乐作品,才是好作品。除此之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需要用多元化的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及多种表现形式,彰显出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在制作方面,优秀的音乐作品不能粗制滥造、急功近利,而是反复打磨提高、精益求精。

三、创作新时代优秀音乐作品的实践要求

如何才能够创作出符合时代强音的人民心灵音乐作品,已经成为音乐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音乐工作者立足时代主题,围绕党和国家大局,依托一系列文艺活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时代赋予的艺术使命和责任。

(一)树立精品意识

我国当前的文艺创作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和问题,有些音乐作品走市场化道路,粗制滥造,博人耳目,制造了一些质量低下的艺术垃圾。所以,创作优秀的音乐作品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克服浮躁,努力在作品质量上进行打磨提高,为创作出经得起考验的音乐作品打下坚实基础。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艺术是人民的艺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要“深入人民、扎根人民”,开展蹲点采风活动,在人民中寻找灵感,把对人民群众的情感融入音乐作品中,用音乐反映人民的生活,实现对人民生活的艺术化呈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音乐作品,创作出经得住人民和时间考验的时代精品。

(三)坚持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同时也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所以,创作优秀的音乐作品,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引导创作。如2015年复排的歌剧《白毛女》曾经赴10个城市进行巡演,观看观众达3万人,并且拍摄了3D舞台艺术片,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使中国民族歌剧事业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将创新精神融入音乐作品的创作中。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音乐表现的形式,积极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和方式的音乐作品。

(四)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工作者

要加强政策引领,积极推进音乐工作者队伍建设。依托文化和旅游部实施的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等工程项目,加强音乐人才培养,利用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中国交响音乐创作高级研修班,加快音乐队伍建设。广大音乐工作者也要自觉提高艺术修养和思想认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坚定自己的艺术理想,将德艺双馨作为自己毕生追求。同时,要加强音乐平台建设,为音乐工作者提供更多机会,激发音乐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使其充分投入到音乐作品的创作、打磨、提升中去,为出精品而不懈努力。

总之,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音乐作品。十八大以来,我国音乐创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很大的突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涌现出一批表现时代进步、歌颂祖国繁荣、满足人民需求的不同形式的优秀音乐作品。但是,文艺事业任重而道远,时代在向前发展,需求更多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的音乐作品,需要音乐工作者沿着正确的艺术创作方向,不断前进和探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加强创新,坚持精品意识,以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矢志不渝的使命担当,谱写出新时代的壮美音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

[2]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年10月

[3]胡艺华,潘婷.习近平文艺思想视阈下优秀音乐作品的时代解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4]韩新安.为人民抒怀  为时代放歌(逐梦这5年)[N]人民日报.2017年11月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艺术创作音乐作品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