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话语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析*
    步指明“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追求,需要持续推进。本文尝试探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守正创新、守正出新,坚持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话语,阐释这一话语凸显的社会主义本质,分析“以人民为中心”话语需要吸取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本质,才能使社会主义不被解构、污名或遮蔽,才能避免发生去“人民”话语的现象。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话语,不断建构相关话语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3年7期2023-11-29

  •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全民阅读纵深发展
    容。文章以人民为中心视角,创新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阅读活动体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目标宗旨观、责任使命观、优化供给观、服务全覆盖观、历史动力观。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希冀推动全民阅读服务的多元化和优质化,形成全民阅读的新格局。【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全民阅读 数字阅读 农家书屋【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5-006-05【DOI】 10.13786/

    编辑之友 2023年5期2023-11-03

  •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中国电影的历史探索与使命任务
    国电影 以人民为中心 新道路【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6-005-07【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6.001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命题,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与经验的客

    编辑之友 2023年6期2023-11-01

  •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首都民间外交发展
    动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对外友协切实发挥首都民间外交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将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到首都民间外交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更好调动国内外各方面资源力量,推动首都民间外交不断创新发展。[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首都民间外交;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 D616; D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9-0075-0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学习与研究 2023年9期2023-09-28

  •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逻辑与关键举措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http://www.cppcc.gov.cn/zxww/2021/08/18/ARTI1629247291686105.shtml.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数量,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

    兰州学刊 2023年9期2023-09-26

  • 以人民为中心”再创时代新伟业*
    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初心的实质内容,是党的精神谱系的灵魂,规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导向,是评判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价值标准;这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践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基础;这一思想有着完善的价值结构,人民既是价值主体也是价

    观察与思考 2023年3期2023-09-24

  •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严格执法思想的阐释
    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推进严格执法的应有之意。党的领导既是推进严格执法进程中的指路明灯,更为严格执法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严格执法的制度本源、主体、发展动力,更是其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手段。习近平同志关于严格执法的方法论论述,从确立执法的价值追求、建设执法队伍与健全执法制度三个层面系统厘清了全面严格执法的实践进路。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严格、公正、文明的价值追求,以严格塑造法律公信力、以公正提升执法质量、以文明加强执法效果。建设高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09-19

  • 培根铸魂: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下的动画创作
    铸魂是“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具体阐释,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动画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基于核心价值重构和传统文化自信的动画文化观,秉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创作态度,才能担起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时代文艺之责任。关键词:中国动画;新时代文艺观;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态度;动画文化观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9-0096-04基金项目:2023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生成式A

    今传媒 2023年9期2023-09-11

  •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4-0005-07“现代化”主要指以现代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使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生大转变,并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1〕序言5。这个过程以民族国家为起点,在西欧拉开帷幕后向全球扩张,呈现出历史性、世界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特征〔2〕187-255。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工业革命时代的亲历

    理论探索 2023年4期2023-09-09

  •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以人民为中心”特质论析
    族政策“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特质,深化对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研究,认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方位。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各族人民“解放”“民族解放”是20世纪的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担负起中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任务,通过民族政策实施,唤醒和组织动员少数民族投身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在使少数民族获得自身解放的同时,实现旧中国一盘散沙向新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转变。(一)实现各族人民“解放”近代中国对“民族”与“人民”的概念认识

    西藏研究 2023年2期2023-09-09

  • 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至上”论的理论建构及其当代价值
    催生了“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创新性话语表达,彰显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至上”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与活力。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理论建构DOI:10.15938/j.cnki.iper.2023.02.006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2-0031-08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至上”论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学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2期2023-09-04

  •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意蕴
    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好体现。建党一百年来,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进步,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民生问题尽管存在很多不足,但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朝着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的朝着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民本位;五位一体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意蕴及其重要性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一直在不断发现和完善的重要问题,它的好坏关乎着中国共

    客联 2023年5期2023-09-03

  •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更好更快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代表人民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不断被丰富进而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重视人民与执政者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更是把人民放在最高的历史地位上,将人民至上作为党最高的价值遵循。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的队伍中建立起来,是人民自己的政党,中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2023-09-03

  • 习近平人民至上理念的实践溯源
    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关键词:习近平;福建;人民至上理念;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06习近平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所塑造和践行的最根本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阐发了一系列深刻且富有创造性意义的关于人民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6期2023-08-21

  • 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历程、价值意蕴及现实启示
    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3)04-0011-12〔基金项目〕教育部当代社会主义重点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SDZXWT01)〔作者〕刘泽峰,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临沂 276034马跃天,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

    邓小平研究 2023年4期2023-08-20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价值特质
    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进行部署谋划,在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以宏大的人类视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理念上坚持“人民”概念政治性与集合性的互洽,在实践中摒弃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发展逻辑,增强自身人类关怀的时空张力。中国式现代化以构建自由人联合体为理想追求,不断探索发展人的社会解放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在推动人的各种关系的优化发展中塑造类本位思

    理论导刊 2023年8期2023-08-18

  •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的“四全”特征
    家作主;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3)04-0062-09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1]。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在借鉴人类优秀理论成果、结合我国传统政治智慧与最新民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中国发展道路的民主模式,体现了党旨在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自由自觉、自立自强的历史首创精神

    理论与现代化 2023年4期2023-08-12

  • 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逻辑起点、价值定位与中国道路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其逻辑起点是广泛而深刻的人民性。从价值定位来看,中国法治所追求的人民性主要体现为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秩序、人民群众立法的平等、感受得到的正义、现实生活的自由、较之资本主义法治更高的效率、积极的人权、人际及内心的和谐等。融合人民性的科學立法、规范执法者的严格执法、由裁判者负责的公正司法、依赖广泛认同的自觉守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道路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社会自治力量、保护生态环

    湖湘论坛 2023年4期2023-08-08

  • 沂蒙革命文艺创作及其现代价值
    艺,探究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的历史价值、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作品创作如何落实群众化和大众化,为当代文艺团体的创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示。关键词:抗大文工团;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价值为了抗战,1939年冬,抗大一分校从太行来到山东。次年初,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抵达沂蒙革命根据地。在这里,文工团的团员们扎根现实,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积极创作了大量红色文艺作品,促进了沂蒙地区民众思想的解放,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抗战信心。一、一切为了群众的文艺创作抗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4期2023-08-07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是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这一理念在生成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传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和人民教育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基础和根本立场。这一理念的践行促进了教育公平,体现了教育的民生价值,在凸显教育的中国特色的同时彰显了教育的人民情怀。[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逻辑理路;实践向度[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

    大学教育 2023年7期2023-08-04

  • 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办好教师教育
    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教师教育。顺应人民期待,培育人民教师人民对于教育的需求,反映的是国家意志、民族期待、民众嘱托,在宏观上,体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度;从微观上看,则反映出学生、家长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期许和希望。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直接体现在教师教育的人民性上,即要着力培育人民满意的教师。教师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同时,要培养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解决

    新长征 2023年6期2023-07-27

  •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价值逻辑
    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法治文明新形态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3060(2023)03 0019 0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出系统阐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厚的内涵,我们既要对其进行总体性涂释,也要从不同的视角予以观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3年3期2023-07-27

  • 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治优势
    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等方面。[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领导;  民主集中制;  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 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7-0022-04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其中居于统领地位的最大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学习与研究 2023年7期2023-07-21

  • 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治优势
    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等方面。[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领导;  民主集中制;  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 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7-0022-04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其中居于统领地位的最大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学习与研究 2023年7期2023-07-21

  •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
    值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内涵包含思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实践上“以人民利益为准绳”的价值标准,外延展开为“民主”“民创”和“民享”“民富”。它形成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中蕴含的人民主体思想,其中包含的无产阶级解放同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实现了道义性和真理性的统一。它形成的历史逻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创立和弘扬,以及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发展及其实践。它形成的现实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其世界意义在于:超越了资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3年11期2023-07-10

  • 习近平教育公平思想的三维释读
    平正义;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03習近平教育公平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理论的承续,是对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新价值取向,是我国正确理解教育公平问题的一项重要的思想革新,也是指导我国未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行动指南,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掌握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回归教育本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4期2023-06-28

  •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思政工作内涵与实践逻辑
    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反复强调的重要精神内核。因此,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思政工作教育理念,明确教育改革主要方向,对我国高等院校的高质量、高标准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联系;明确其高校思政工作的内涵与实质;论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逻辑及其融入思政工作的的现实路径。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思政工作;发展;实践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4期2023-06-28

  • 关于共同富裕的三重思考
    征,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彰显。为此,必须坚持党的領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显著的实质性进展。〔关键词〕 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3-0048-0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142。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3期2023-06-19

  •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价值旨归和逻辑内蕴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内在逻辑包含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在此视域下,扎实推进城乡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推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迈向共同富裕的核心要求,构建和谐的“劳动-资本”关系是构建新型工農城乡关系的关键问题。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指引,共同富裕为实践归宿,实现资本服务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促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性前提向更高层次跃迁。关键词: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共同富裕;以人民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6-14

  • 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排斥现象探析
    治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5-0063-08为什么纽约长岛公园里所有的天桥桥洞高度只有2.7米?原因是规划者罗伯特·摩西(RobertMoses)为了将运载穷人的公共汽车(3米高)阻挡在公园之外,从而限制穷人进入公园休闲。纽约城市建设中的“摩西低桥”反映了存在于传统城市建设中的排斥现象。在当下智慧城市建设中同样存在类似现象,比如,智慧医疗中的低数字技术素质群体、智慧教育中的低收

    人文杂志 2023年5期2023-06-14

  • 毛泽东以人民为中心指导文艺创作的三重逻辑
    毛泽东;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中图分类号:A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3)02-0099-08文艺创作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传播载体,文艺创造活力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诞生以来,众多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深入探索,创新文艺创作理念,毛泽东文艺思想就是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的结晶,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既是毛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2期2023-06-01

  • 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内在本质、系统结构与理论源流
    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3-0031-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内容体系、生成理路与传承机制研究”(20VSZ083)。作者简介:金德楠(1987—),男,河北承德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道德建设理论。共产党、工人阶级、人民群众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

    理论导刊 2023年3期2023-05-30

  • 从四个维度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意蕴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民本思想 人民立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任何理论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性,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为理论渊源,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总结了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现在党的各项工作之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契合了马克思主义

    人民论坛 2023年9期2023-05-30

  • 让每个儿童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让每个儿童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让儿童“有学上”:持续积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第二,让儿童“上好学”:持续深化课程改革,着力发展素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第三,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撑个性化、创造性学习的人才培养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关键词:儿童;以人民为中心;优质均衡;课程改革;因材施教中图分类号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1期2023-05-30

  •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本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始终是我党的立党之本与根本遵循。立足新时代,踏入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保障。文章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依据、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等层面进行系统性探讨,在明确其思想精髓与要义的基础上,审视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理论根基。[关键词] 群众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继承;发展[中图分类号]B15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5-30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内涵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内在意蕴。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切为了人民是发展目的说,一切依靠人民是发展主体说,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发展价值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更建构了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人民逻辑。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宗旨;发展思想中图分类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1期2023-05-30

  •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主体自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其中,唤醒与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主体自觉,或言构建合理的人民生态主体性,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与应有之义。马克思人民主体性原则中关于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以及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深刻阐释,可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体唤醒提供认识、实践、道德三个维度的学理支撑。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体自觉的塑培,应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认识主体性、“绿色发展”的实践主体性、“人与自然和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2期2023-05-30

  • 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建设探析
    意义。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绿色发展理念能够融入社会建设尤其是民生建设的健康中国战略等各环节中,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尽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社会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它要求改变传统发展模式,秉持绿色、低碳、循环的原则,以此来保障人民的美好健康生活,达到人與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这与社会建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相契合,是实现人

    公关世界 2023年7期2023-05-27

  • 数字枫桥:“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化公安改革
    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枫桥建设路径,回答了如何以数字公安建设引领多层次多样化公安政务服务体系的优化,如何以数字公安建设推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平安共同体的打造,以及如何以数字公安建设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公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数字公安建设中,诸暨公安始终坚持“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枫桥警务模式理念,通过

    现代世界警察 2023年5期2023-05-15

  •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意蕴
    照,其中以人民为中心是始终贯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主引线,也是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筑牢物质基础,是为夯实人民民主的政治根基,也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在社会发展中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切都蕴含着在建设美丽中国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宗旨。关键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B0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6期2023-04-18

  • 理念、逻辑与路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工作导向,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与基层群众距离最近的主流媒体宣传机构,是宣传思想工作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第一线。县级融媒体中心应以融合发展为先、服务人民为要,增强用户思维、贴近思维、市场思维,汇聚主题导向力量、为民办事力量、教育队伍力量,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中提质增效,筑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宣传思

    传播与版权 2023年7期2023-04-16

  •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
    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共同富裕 增长极【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作为全球性的世界历史转变过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目标。但资本主义现代化存在严重的缺陷,制约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需要探索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现代化模式。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吸收先进思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共同富裕,

    人民论坛 2023年6期2023-04-12

  •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哲学意蕴
    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发展问题的重要创新性理论成果。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新的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价值哲学内蕴,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价值立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深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蕴涵,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才能更好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一、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通常而言,立场是指人

    西部学刊 2023年4期2023-04-06

  •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 ——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育产业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对培育经济增长点、激发消费潜力具有现实意义。在“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最大化发挥体育产业的社会效益。理论探究“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可先理清“以人民为中心”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体育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3-08

  • 浅议社区健康驿站的建设和运营路径 —— 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
    上内涵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让社区健康驿站的建设和运营成为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一、研究背景(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论来源和要义“以人民为中心”是十八大以来最为重要的发展思想之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源头是《共产党宣言》[1],根基于唯物史观[2],“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方面的新变化所作出的关于发展

    科学咨询 2023年1期2023-03-01

  •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思考 ——理论基础、实践与价值
    、前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客观历史必然要求的回应。共产党始终坚持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为群众谋求幸福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也是“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理念。简单地讲,“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为之奋斗,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一根红线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中,同时凸显了“人与物”辩证统一的哲学品格。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2年12期2023-01-24

  • 全流程在线诉讼规则体系的建构及意义
    步审理 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当前,司法实践对在线诉讼规则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明确人民群众在线参与诉讼和人民法院在线办理案件的相关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该规则既是最高人民法院首部采用“规则”形式的司法解释,也是最高人民法院首部对在线诉讼的基本范畴及其全部环节进行全面规范的司法解释,更是我国推进形成“中国特色、世界领先”互联网新司法模式的关键举措及重要阶段性成果。《规则》深入贯彻习近平

    人民论坛 2022年24期2023-01-23

  •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的实践逻辑与叙事维度*
    神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一条明晰的主线,凸显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实践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表明文艺创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守的根本立场。从社会发展的思想逻辑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本身就是人类理性自由和客观发展的宏大叙事与自然规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作用巨大。习近平总书记是“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的缔造者和创立者,在他所发表的许多堪称经典的文艺专题文章、讲话、批示中,早已将人民与文艺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3-01-20

  •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底色:内涵、结构与超越
    ,展示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底色。[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协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12-0031-07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591从根本上讲,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追求是一个社会生产方式问题。从整个世界现代化历程来观察,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始终是近现代以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12期2023-01-20

  •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一、辖内保险业消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当前,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矛盾更易被激化,纠纷处理的社会影响更易扩大,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一)保险业投诉举报整体情况2021年,纳入通报的保险业投诉事项4373件,纳入通报的保险业举报事项296件。2022年1-9

    上海保险 2022年12期2023-01-12

  • 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在统一
    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已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人民为中心”既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又能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汇聚磅礴伟力。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在经济建设中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客观存在并日益突出,有的民众认为“中国的一些现象来源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是由于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偏离了人民利益”等,进而将“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割裂开来。理论工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2023-01-08

  •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述评(2013—2022年)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习近平在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自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来[2],经过近10年的广泛讨论与持续关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已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当前,厘清“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主要研究了什么、研究得怎么样及未来研究趋向是什么,对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研究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6期2023-01-04

  •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观探究*
    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1]48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始终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切实回应人民群众最大关切,彰显了新时代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人民立场、人民导向及人民共享,形成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疫情防控观。深入研究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观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8期2023-01-02

  •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探析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党的百年统战工作经验等内容,旨在通过党建学习、科技创新、商贸人才思政素质的提高,将先进思想应用于商贸经济及工业管理领域的具体实践中。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体现了党的执政理想与执政信念,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和价值信仰。本文在深入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论渊源的基础上,探讨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而分析其实践路径,这不仅是学深悟透新战略、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2期2023-01-01

  •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品质与价值
    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包俊洪[1]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内容和整体要求。曹胜亮[2]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创造辉煌成就和伟大业绩的根本。现有关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不同角度对其理论渊源、地位等问题的探讨上,而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理论品质、价值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从实践基础与理论渊源两个角度分析“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形成基础,进而挖掘“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立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2-30

  • 以人民为中心”: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四维分析
    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统领性、根本性的内容。党的历任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以人民为中心,多次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也反复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与中国人民生死与共、风雨同舟,是它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3]352。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

    青年探索 2022年1期2022-12-28

  •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阐释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3]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将人民作为发展文艺工作的重要核心和主导。八十年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强调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大力强调人民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将人民与文艺工作的紧密关系放在了鲜明的重要地位与主体地位,在2021年12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2-26

  • 考察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伦理观的五重维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2〕“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经济伦理底色。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伦理观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具有决定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决定了它的剥削本性和非道德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在

    学术界 2022年1期2022-12-16

  • 以人民为中心”人权话语体系的法理阐释〔*〕
    08)“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基本价值理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由此,国内学界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阐释性成果。一方面,从内部视角考察“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命题的内在结构,从较为微观与细致的角度来把握这个命题的内涵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有学者指出,该思想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性理论。〔1〕另

    学术界 2022年1期2022-12-16

  •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总结
    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经历了从“工作导向”到“发展思想”或“基本方略”的升华,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创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谱写了党治国理政的以人民为中心实践。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形成条件、科学内涵、时代价值、践行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实践进行总结归纳的研究。这一实践议题十分宏大、内容丰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