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新时代的美好

2019-03-17 03:23天津市河北区少工委段曼曼贾丽莹
辅导员 2019年24期
关键词:大桥天津队员

天津市河北区少工委 段曼曼 贾丽莹

2018年10月,历经8年建设完成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的建成,是世界桥梁建筑史的一大奇迹,更是中国对世界造桥技术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吸引了天津市大江路小学五(3)中队队员们的目光。

队员们一起观看了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的新闻后,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随即展开了讨论。有的队员赞叹它的壮观与宏伟,有的队员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和运用的科技手段,还有的队员兴奋地谈起自己心中喜爱的桥……

于是,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在主题为 “‘桥’见新时代的美好”少先队活动课上,展现了他们探寻从古至今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桥的历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家乡天津桥梁建设发展的收获。

一桥一时代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新中国前进的步伐,激发了他们探索中国桥梁发展史的浓厚兴趣。队员们自主组成思源小队、彩虹小队、科技小队和追梦小队,一起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中国桥梁背后的时代精神。

“思源小队”的队员们通过搜集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查阅相关书籍,回顾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桥梁发展史和特色鲜明的桥文化,还了解了中国桥梁的四大基本类型——梁桥、浮桥、拱桥和索桥,并逐一进行深入探究。他们从网上寻找到了古人记载的桥梁资料,以及文人咏桥的诗词碑画,分享了杜预造河桥、李春建赵州桥的故事……对桥梁的研究,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古人的博学多才与无私奉献;“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等诗句,更让他们品味到了中国底蕴深厚的桥文化。

队员们欣喜地发现,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和建造技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许多桥梁样式至今仍对世界桥梁建筑产生着深远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推动着中国桥梁建设的持续发展呢?带着心中的疑问, 队员们广泛查找相关报道,请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探访雕刻精美的卢沟桥、历史悠久的赵州桥、惊心动魄的泸定桥,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建桥故事。

中队长宋心怡带领大家认真讨论后,一致认为:中国桥梁建设的成就与中国人民特有的匠人精神息息相关,是不怕苦、有智慧、敢牺牲的优良品质代代相传的结果。

对中国桥梁的深入探究,也催发了队员们心中的“科技梦”。他们纷纷感叹,新中国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体现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攀高峰的追梦精神,决心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做“小小追梦人”。

众桥汇“津彩”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桥梁对于天津这座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彩虹小队”的队员们带着对家乡桥梁的好奇,探寻百年来天津桥梁的“前世今生”,寻访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批批桥梁建设者。

队员们寻访天津解放桥

从有着浓厚时代气息的解放桥、金汤桥、金刚桥、狮子林桥,到构思巧妙、横贯两岸的直沽桥、赤峰桥、永乐桥、海河大桥……“彩虹小队”在寻访中,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天津的桥梁可谓样式新颖、各具特色,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为了厘清家乡桥梁的发展轨迹,队员杨思蕊、尹新轺带领伙伴们搜集大数据,从桥梁总数、总长度以及建桥用料的变化等角度,对天津从古至今的桥梁进行了统计。在鲜明的对比中,队员们深切地体会到:天津桥梁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员与建桥工人们的无私奉献,是他们敢争先、肯坚持、有创新的时代精神,赋予了天津桥梁特有的生命力,促进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共筑“同心桥”

在少先队活动课上, “科技小队”的队员们分享了他们研学活动的成果,向大家介绍了世界上由中国设计建造的桥梁,再现了中国桥梁科技的成就与贡献。

“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追梦小队”的队员们与甘肃、新疆、西藏的少数民族队员们携手共建新时代“红领巾动感中队”,将有形的桥化作无形的“同心桥”。

“红领巾小创客”们挥舞画笔、变废为宝,制作出了和伙伴们心手相连的“梦想桥”。同时,他们用心写下自己的愿望,汇聚在“梦想树”上,立志手拉手发扬新时代追梦人的奋斗精神,并推选出了中队“梦想之星”,由辅导员为其颁发“红娃梦想章”。

为了激励队员们传承前辈的追梦精神,五(3)中队成立了“追梦桥——红领巾研学社”。在辅导员的帮助下,队员们自主制订研学计划,分类研究中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桥梁,从现在起,像习爷爷期望的那样,“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大桥天津队员
如果天津有“画”说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数鸭子
天津卷
《天津之眼》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