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柏林人》探析爱尔兰独立过程中的民族问题

2019-03-17 07:53龙晶晶李忠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爱尔兰人都柏林乔伊斯

龙晶晶 李忠华

(东莞理工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一、《都柏林人》民族问题中的情感分析

(一)都柏林人的精神状态

《都柏林人》以乔伊斯的故乡都柏林为背景,截取了15个故事作为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描写了这座城市的生活画面、风土人情、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深刻地揭露了弥漫于整个爱尔兰社会的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状态。[1]乔伊斯称这种精神状态为“瘫痪”。[2]那个时期爱尔兰人的精神状态在小说集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故事,把每个底层人物心中最细微的变化体现了出来,向读者再现了当时爱尔兰人的状况。

《都柏林人》中的人物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例如《死者》中加布里埃尔由于认清了爱尔兰社会现实的急剧演变所导致的痛苦与厌倦,在聚会中客人对爱尔兰美好过去的缅怀被表达得更为清晰;《一朵浮云》中的小钱得勒的困惑是“空间性”的,他的倒霉好像是没有离开爱尔兰,漂洋过海出去闯荡一番;《无独有偶》中的抄写员法林顿,饱受生活的折磨婚姻的摧残,男性的权威在日常琐事中消耗殆尽。主人公们的困境是在旧的时代里,似乎是充满激情和诗意的传统已经死去,而新的生活尚未开启。

《都柏林人》深入地剖析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迟缓与麻木,人们都陷入了一种没有勇气改变的“瘫痪”的状态中,对现状的抗争尤为艰难。主人公们与人交流的能力几乎都不健全,他们孤独地活着,无法建立和享受亲密的人际关系。[3]《姐妹们》中的弗林神父为了摆脱来自外界的压力,更是把自己的未来寄托给了那些空洞的信仰,当圣杯也无法留住的时候,便逐渐走向了死亡。小钱德勒,尽管在诗歌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但却无法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在多种重压之下因抑郁而瘫痪。除了对生活中的阻碍做出的反应,任何事情都引发不了《泥土》中的玛利亚情绪或者行为上的丝毫变化。尽管偶尔会冲动,但是却无人有能力做出持续的、有影响力的行动。都柏林生活的单调重复性使人们处在生与死之间的停滞状态。

(二)《都柏林人》的叙事过程

由15篇小说组成的小说集《都柏林人》以《姐妹》和《死者》为始终,恰如人一生的成长经历,小说集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以及社会生活四个阶段部分。作者乔伊斯用冷静的眼光审视着社会现实,透视着人物的内心。通过讲述初恋受挫的“我”、追求幸福失败的“伊芙琳”、边缘化的“玛利亚”、酒鬼法林顿、小职员钱德勒、年轻商人克南等小人物琐碎的日常生活,使我们深悉19世纪末20世纪初弥漫于爱尔兰社会腐朽的精神状态和沉痛的社会现实。乔伊斯眼中的都柏林和都柏林人被天主教和英国的殖民统治控制着,他认为这两股力量是阻碍着爱尔兰人发展的重要障碍。

二、《都柏林人》民族崛起中的政治引导

(一)爱尔兰的民族独立与独立过程中的政治导向

爱尔兰争取民族独立的曲折历史加剧了多民族之间的政治隔阂。1169年英格兰入侵爱尔兰,1541年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1916年都柏林爆发复活节起义反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1921年由爱南26 郡组成的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并在1937年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其后,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爱尔兰终在1948年脱离英联邦并在次年得到承认,余下的爱北部6郡则成为现在的北爱尔兰,依旧属于英国。《都柏林人》就是一部反映社会现状的小说集,所以有批评家评论乔伊斯的小说不是用来表述文学技巧而是用作政治宣传。事实上,乔伊斯正是利用这种文学技巧来完成自己的政治理念。利用这样的技巧,可以使得它的政治立场既不张扬又不沉默。[4]通过这种描述,不仅让更多的读者对内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同时也实现了政治目的。

于是,小说集自然地用双关的方式映射出表里两条线索。表面的线索是故事展开叙述的本身,从故事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为推进乔伊斯叙述自己心中理想做出了铺设,让读者真实生动而又深切地感受到“瘫痪”状态下人(明线)们的生活现状;更深层的线索(暗线)则是隐藏的社会现实矛盾。乔伊斯曾拒绝当时文化领导人E的邀约——在《爱尔兰家园报》中写当时社会畅销的作品,于是只得让其在描画爱尔兰社会麻木、死气沉沉的现实中为我们展开潜伏在社会现象之下的深度历史原因,这个原因与爱尔兰民族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影响跨度绵延8个世纪之久,像是恶臭熏天的“特殊腐味”一样侵蚀着浪漫的人文情怀,扼杀了文化争鸣,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尔兰社会笼罩上一层厚重的阴霾。

历史因素影响贯穿爱尔兰民族时代发展始终,以历史为眼,作品中每一处都有其深刻影响的体现。以《一次遭遇》为例,书中描写两个孩子就读于天主教徒所办的贝尔维德中学,学校教条式的教育方式封闭了孩子的内心,学校里弥漫着浓郁的天主教氛围,教父要求孩子背诵罗马历史,把故事书当作异类,天主教和英国殖民者的双重压迫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爱尔兰式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来没有断绝过,尤其是1845年至1850年的大饥荒更是加深了民众对于英国殖民者的反抗情绪。但是“这个学院”中的一些规矩却与孩子的天性相违背,所以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天性,在课外时间就去看一些美国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5]少年身上独具的叛逆和冒险精神促使他们逃课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二)19世纪英国与爱尔兰的历史纠纷

在历史上,爱尔兰可谓是二战后英殖民地民族独立的典型。对爱尔兰人民而言,1801年的伤痛难以磨灭。爱尔兰签署《英爱同盟条约》,正式并入了英国版图,并成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实际上,正是因为受到来自宗主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压迫,爱尔兰才被迫成为英国的第一块殖民地,但爱尔兰人从未停止过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战斗。仅在贝尔法斯特,由于不同信仰与政见导致的民族之间的暴力冲突就使得上百人丧失了性命;1916年爆发的复活节起义由于英军的镇压而失败;1918年,英国大选之际,爱尔兰人选出来的议员举行抗议不去伦敦开会,并于1919年成立了爱尔兰共和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英斗争。此时的英国由于一战而虚弱无力,只得停止镇压这次革命并被迫签订合约。于是,由爱尔兰南部的26郡组成的“自由邦”成立,而英国则改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作为20世纪第一个走出英国殖民而独立的民族,爱尔兰没有像美国一样打响独立战争,而是走了一条符合自己特殊国情的抵抗路线:政治博弈、和平对话、经济抵压、群众运动以及包括游击战等在内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再借助国际形势向英施压,最终脱离了英联邦的统治。[6]

三、《都柏林人》中的民族斗争

(一)爱尔兰的民族斗争

故事中的政治因素就隐藏在这个路线图中,对于乔伊斯而言,路线图的选择绝不是偶然,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勾起爱尔兰历史的伤疤,与孩子失败的冒险计划作对比。故事发展情节双关自然而又隐晦,将孩子的渴望挣脱束缚的冒险和爱尔兰人希望挣断被英国侵略的斗争暗合在一起,表明历史中爱尔兰人的部分觉醒,对于历史命运改变的尝试。这个历史政治因素跨越8个世纪之久,深入民族的精神之中。让一个民族新生的反抗英国侵略的力量被内部摧毁,困住了爱尔兰人自由发展的羽翼。乔伊斯在《画像》中也借斯蒂芬之口陈述过, 《遭遇》把孩子们走过的地点串联,也是为了突出民族的沉重历史深植于爱尔兰人心中所带来的沉痛后果——没有勇气和力量去反抗历史带来的强制命运,民族危机深重。

(二)行进的具体过程

首先,孩子们走过的从斯特兰德到码头,是爱尔兰历史上几次失败战役发生的克隆塔尔夫(Clontarf)地区,最惨重的克隆塔尔夫之战(Battle of Clontarf)的主战场就在这里。[7]这场战役是为了抵抗纳维亚人入侵的一场恶战,爱尔兰人在当时著名将领博卢的带领下击退了敌人,博卢不幸阵亡后一个英雄的时代也就此终结,爱尔兰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开启了8个世纪的殖民历史。1843年10月8日原定在此举行的最大的一次“大型集会”最后在英政府的武力威胁下被迫取消,虽然没有流血,但爱尔兰人却同样惨败,抗英大业也一时搁浅。

过了利菲河往后,孩子们从多德河旁边的那片开阔地进入林森德—都柏林的门户,斯堪的纳维亚人也是从这里入侵爱尔兰。乔伊斯在他的意识流著作《尤利西斯》中借斯蒂芬这个人物表达自己对这段历史的回忆和认识。斯蒂芬讲完历史课后,心中浮想联翩,在这片地区仿佛看见当年的帆船来做生意,他们船头那血红色的喙形船首,低低地停泊在融化了的锡镩般的碎浪里。这里的鸽房,是当年英军先前部队进入爱尔兰的地区,紧接着,克伦威尔也从这里进入爱尔兰,进而征服了整个爱尔兰。这个所谓传播着友善、和平的人实则给爱尔兰带来了巨大的伤害。1649年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克伦威尔实际上成为了英国的军事独裁者,借镇压“掘地派”运动之名出兵远征爱尔兰。他狂热信奉清教,放任清教士兵残酷屠杀爱尔兰天主教徒,因宗教信仰的分歧让爱尔兰民族惨遭迫害。

林森德见证的爱尔兰民族的历史沉痛不堪,侵略者在这里长驱直入、节节胜利,随着不断起义的失败,人民的生活也逐渐走进水深火热,顷刻之间民族危亡。大批的人民沦为灾民,背井离乡,风餐露宿,流落至异国他乡。林森德这样一个具有爱尔兰历史深刻意义的地方,小说中孩子们选择作为终点的重要场景,乔伊斯想引发的不仅是历史沉重的悲剧的表达,更是为了激发整个民族觉醒的共识,挣脱历史记忆的束缚,有勇气为民族发展做出积极的斗争。这为后来《尤利西斯》的前三章中铺垫了更为宏大序曲。

四、《都柏林人》中的教育问题

(一)英国对爱尔兰文化上的入侵

1649年英军远征爱尔兰,后英国统治了爱尔兰。此后18、19世纪两个世纪,爱尔兰发生了民族起义、工业革命等经济政治变动,长达两个世纪的历史统治瓦解了爱尔兰民族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英国殖民者在爱尔兰实施的错误教育模式及文化入侵使爱尔兰人及其文化受到致命打击。乔伊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通过在宗教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忧郁敏感青年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宗教、艺术、教育特别是文化上的观点;《遭遇》里“变态者”的最终失败映射了爱尔兰的教育失败,作为教育工作者,它已经被教育模式所改变。

(二)文化、政治入侵隐射的具体象征

乔伊斯在论述爱尔兰人革命失败的原因时通常会举出两个精妙的形象,第一个是凯瑟大帝,第二个是耶稣。前者代表着武力征服,后者则是从精神方面对人们进行控制。在《遭遇》的叙述过程中,他也用细节的方式暗示了这两个意象:孩子们过河之前,人们在码头看热闹,突然看见了一个拥有罕见绿眸的挪威水手,这即是第一层的暗示。令人记忆尤深的是在最后变态者脸上又发现了同样的一双绿眼睛。这种细节或许是一种特殊的象征,可以指向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或与小说集前后联结,《画像》中斯蒂芬幼时所幻想的绿玫瑰,其背后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孩子而是爱尔兰的孩童们还未实现的艺术抱负或人生理想。颇具讽刺意义的是,最后在变态者身上读者看到了一样罕见的绿眸,这也许也暗示了社会真实的诉求,真实呈现。乔伊斯通过这些具体象征暗示了爱尔兰人会在一个怪圈中循环往复,结局往往也不会好。从政治层面来看,这个意向也有另一种指向:把挪威的水手当作外来的侵略者,尤其是那些水手的叫喊,更使得他们像胜利的征服者一样;最后的落笔在那双凶狠的绿色眼睛中,他用这双绿色的眼睛盯在孩子身上,孩子害怕地将目光移向他处,这时它的象征意义就代表着宗教的训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变态者的“遭遇”也是对“失败”原因的实质揭示。

五、结语

乔伊斯用这种独特的方法将地名、人名与具体的历史问题连接起来,这也使得他不必刻意对自己的隐含意义作过多的阐述。他通过在基督教中借用一些术语的手法叙述,通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人物精神状态的刻画,乔伊斯认识到只有将自己与祖国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为实现这种统一,乔伊斯选择了以自己独一无二的写作方式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爱尔兰,真实再现了在深受外国殖民和本国宗教双层统治情况下普通大众的生活面貌。《都柏林人》深刻反映了乔伊斯在抨击在独立过程中产生的民族问题的同时也对爱尔兰未来社会的发展充满希望的矛盾民族情结,而乔伊斯这种忧国忧民的复杂情结对爱尔兰人民和民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猜你喜欢
爱尔兰人都柏林乔伊斯
一张废纸毁掉一条河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浮光掠影平若凡,鞭辟入里乾坤现
——谈《都柏林人》子集《姐妹们》标题的意义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都柏林城堡
醉酒的爱尔兰人
醉酒的爱尔兰人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我戒酒了
探析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