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龙:打造残疾人“圆梦”的常州模式

2019-03-18 05:09陈瑛周红军蒋丽张洁
银潮 2019年2期
关键词:常州市圆梦常州

文>>>陈瑛 周红军 蒋丽 张洁

周纪龙和残疾人在一起

荣获“常州市十佳老年志愿者之星”

6点,从家里出发;8点,去供货厂家检查原材料;9点,去各个镇、街道的工作室了解情况;11点30分,联系工作;下午,驻厂;晚8点,和工作室成员开会……2013年退休以来,周纪龙几乎每天都如此。

圆梦工作室

2013年退休之际,有企业开出20多万元的年薪聘用他,他婉言谢绝。在此之前,他组织了十余名残疾人为常州市新北区一家企业从事十字绣产品的前道分选和穿线工作,赢得了残疾人的赞誉。退休后,他打定主意要为残疾人就业、立身找个好路子。“心里放不下他们,我选了残疾人相对集中的安置小区,组织残疾人做代加工,就近就业……”这年11月,新北区春江镇圆梦工作室正式挂牌。

万事开头难。为联系适合残疾人加工的产品,周纪龙走遍新北区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一次次上门和各企业负责人“磨嘴皮子”,还延伸至周边的常州武进区、无锡江阴市等地区。精诚所至,常州凯都电器公司为几个双手残疾的人提供了用脚操作的加工活,有的企业负责人被他的韧劲打动,虽不能提供就业岗位,但表态为工作室捐款。

虽然陆陆续续有企业为残疾人提供了代加工业务,但一直不放心残疾人加工的产品质量。这也是周纪龙所担心的,他出资安排员工培训,自己也跟着学,常常是自己先学会,再手把手教残疾人。周纪龙心里盘着一笔账:仅春江镇就有近千名残疾人,除去不具备工作能力的,可参加就业的有很多。他串点成线,扩大“圆梦室”的辐射范围,让新北区每个社区(村)都有一家圆梦工作室,增加就业面和就近就业人数。他迈开腿、张开嘴,一个社区一个社区跑、一家企业一家企业谈。目前,全区已建起18个残疾人圆梦工作室,这些工作室有的建在农村,由废弃校舍改造,有的建在社区里,还有的建在乡镇的社区服务中心,残疾人群在“就近工作圈”里“动起来”“好起来”。

对此,常州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称赞说:“每一个残疾人背后就是一个家庭,周纪龙给这些家庭找到了精准脱贫的幸福路,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精准助残,把‘我要你给’变成‘我行、我实现’,由包下来变成扶一把。”

特殊工匠

2017年底,圆梦工作室先后为十余家企业加工生产百余种产品。而在周纪龙心里,最主要的还是把残疾人从社会资源的“消耗者”变成社会服务的提供者,让他们找到人生价值与社会认同感,特别是展示自己的专长,树立“特殊工匠”形象。

操作台上,谈明东正在加工端子板。他先把一个个小零件排列整齐,然后安装螺丝孔,再用电枪钻锁紧螺丝,专注的神情、麻利的动作,让人很难想到他患有心智障碍。尽管加工端子板操作简单,但对谈明东来说,要练习很长时间才能掌握。他的母亲谈建英说,多亏老周耐心地手把手教,像哄孩子似的慢慢引导。

20岁的包立超五年前因车祸失去一条腿。刚进入圆梦工作室时,他不和人说话,呆呆地坐在角落。周纪龙和他聊天,带他去企业。一段时间后,包立超开始主动和人交流,工作起来也很勤快。当他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数了一遍又一遍。他对爸爸说:“我拿工资了,我能养活自己了。”2016年,包立超因为表现优秀,被推荐到新北区佳冠电子公司工作。

周纪龙常组织一些竞赛活动,让残疾人在技能长进中增强自信。2017年10月,职业技能大赛在常州凯都电器公司举行,登台竞技的聋哑人吴小亚一举夺冠,他打着手语表示:“我正常发挥的话一小时能完成200多个。”而这样的工作,即使是普通工人一般也只能做到120多个。周纪龙自豪地说:“残疾人更专注,经过职业技能培训,也有可能成为特定领域的工匠。”

常州模式

一个个圆梦工作室虽然规模不大,但周纪龙将其打造成扶贫、扶志的“孵化器”“成长营”“幸福家”,既让残疾人自食其力,又让他们获得认可和尊重。

52岁的李香英说她这一生已经死过3次,前两次是因为脑瘤挣扎在死亡线上,动过2次脑部大手术,导致严重的脑损伤。而独子的意外离世又让她绝望。来到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残疾人圆梦中心工作之前,她还刚刚经历了与前夫漫长的离婚官司。

“2017年5月8日,我来到圆梦工作室,笑眯眯的老周对我格外关照,工友们知道我手脚慢,就让我做简单的工序,最后一道他们帮我做掉。”说起这些,李香英掉了泪。为帮李香英降低加工难度,周纪龙和工作室负责人郦金花多花一倍的时间来重新安排工序和计算她的工资。“她速度大概只有一般工友的四分之一,但是大家都体谅她。”郦金花说。曾经一无所有的李香英有了新“娘家”。周纪龙还积极奔走,联系市区两级残联争取到1.5万元,为李香英暂居房进行卫生间无障碍改造。李香英说:“感谢老周,感谢工作室,我生活得很好。”

为让残疾人工作有劲、生活更好,周纪龙积极推动圆梦工作室实行四个统一:统一联系加工业务、统一进行物流配送交付、统一安排生产计划、统一进行工资结算,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常州市新北区对18个圆梦工作室的中心用房全面保障,硬件配套、水电等全部免费提供,每年还投入200多万元为残疾人、为员工提供10元标准的免费午餐,为他们买了各种保险,并对圆梦工作室进行无障碍通行改造,加装电梯。企业支付的加工费根据个人业绩全部分配给残疾员工,工作室不留存一分钱。

为增强残疾人身体机能,周纪龙还在工作室里配置了一整套残疾人康复训练设备,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康复训练;此外,广泛开展“每周评比一次谁最棒”“两个蛋糕过生日”(一个在单位集体分享,另一个和家人庆祝),定期组织采摘和文体活动……

在圆梦工作室,“大拇指轻轻弯曲两下”是感谢之意,成员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感谢,他们的笑脸折射出“温暖之家”的氛围。

2018年初,江苏省残联在全省推广常州新北区“圆梦工作室”助残模式。周纪龙先后获“常州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常州市劳动模范”“2017感动中国·江苏十大感动人物”“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等荣誉称号。

《巧填动物名称》答案:

1.(鼠)进书房——咬文嚼字

2.(羊)撞篱笆——进退两难

3.(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4.(猪)鬃刷子——又粗又硬

5.(蛇)进竹笼——自寻死路

6.(虎)吃蚂蚱——小菜一碟

猜你喜欢
常州市圆梦常州
坚守初心三十载 静待花开终有时——常州市博爱小学华文教育
学生作品
教师作品
张振山,圆梦再出发
常州的早晨
美丽的常州
圆梦,在这片土地上
周慧杰:创业圆梦 搭桥中俄
圆规小姐圆梦记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