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病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019-03-18 17:33关瑞剑巢阳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痔病熏洗痔疮

关瑞剑, 巢阳发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广东广州 510120;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广东深圳 510810)

混合痔通常需要手术进行治疗。但不管是采取传统的经典手术外剥内扎术[1],还是采取目前以微创著称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都会引起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肛门狭窄、术后尿潴留等手术后并发症[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痔病术后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较多,且取得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痔病术后并发症的辨证论治

1.1 从湿热论治,以清热利湿为治法 中医学认为痔病属下焦之病,多因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致湿热内生,湿与热邪相互纠结,蕴积不散,产生痔病。痔病手术为金刃损伤,术后创面未愈,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出现肛门疼痛、肿胀等[3]。湿热之邪为痔病的致病因素,也是肛门疼痛、肿胀等并发症产生的基础病机,临床诸多医家从大肠湿热证论治术后肛门疼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仙方活命饮为治疗痈疡肿毒的有效经方,疗效确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之功效,该方的功效与现代医学的抗菌、镇痛、提高免疫力相符合[4]。石岩[5]采用由仙方活命饮加减而成的肿痛消减汤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肛周水肿、疼痛等,取效显著。刘艳华等[6]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后患者,结果显示术后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的观察组的术后肛门疼痛时间为(2.4±1.0)d,短于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的(3.2±1.1)d,且观察组术后肛门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龙胆泻肝汤为治疗肝经湿热下注证的名方,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广东省中医院的方芳[7]应用由龙胆泻肝汤化裁而来的清热祛湿汤治疗湿热下注型痔病术后患者,结果显示术后采用清热祛湿汤治疗的观察组的肛门坠痛积分及总积分较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1.2 从瘀血论治,以行气活血化瘀为法 痔病受金刃损伤,经络受损,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李中梓曰:“气伤则壅闭而不通,故痛;形伤则稽留而不化,故肿”[8]。故治疗痔病术后疼痛、肿胀等需从瘀血论治。临床多采用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之功效的复元活血汤,以行气活血化瘀为法,使瘀血通畅,气血平和,气机平缓,达到疼痛缓解、肿胀消退。薛昶等[9]观察该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疗效,将254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服用中药复元活血汤,对照组术后服用麻仁丸并尼美舒利分散片,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排便、出血与水肿等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易满[10]观察复元活血汤对痔病术后患者出现的疼痛、出血、排便困难、肛周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元活血汤治疗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低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的35.0%,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从气虚论治,以补中益气为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也可引起痔疮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出现[11]。从脾胃治疗痔病术后患者的代表方剂为具有益气升阳之效的补中益气汤。赵文树等[12]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痔疮术后顽固性疼痛,结果显示,以补中益气丸治疗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优于以奇曼丁治疗的对照组的71.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润禾[13]的研究亦显示补中益气汤在改善痔病术后患者出血、疼痛等并发症方面,疗效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

2 中药熏洗治疗

中药熏洗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就提到利用煎煮中药的蒸汽熏蒸疾病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采用中药骆阮熏治痔疮等[14]。中药熏洗治疗痔病术后患者,以脏腑经络的辨证施治为基础,结合药物的四气五味,利用熏蒸中药的蒸汽,可直接作用于肛门创面,发挥药效,从而达到清热利湿、消肿止痛,行气活血,调和脏腑经络的作用[15,16]。林晖等[17]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该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水肿情况,促进肛门创面的愈合。霍巨等[18]也观察到中药熏洗治疗可产生消肿、抗炎、止痛、活血等效果,能显著改善痔病术后的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熏洗治疗的药物多选用乳香、没药、大黄、黄柏、蒲公英、地榆等[17-20],这些中药多具有行气止痛、清热利湿活血等功效。

3 针灸治疗

在针灸缓解痔病术后的疼痛研究中,电针及埋线治疗的效果较确切。如戴君妹[21]采用电针白环俞、承山穴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与吲哚美辛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针刺疗法改善痔病术后患者疼痛的疗效显著优于吲哚美辛栓(P<0.05)。李宁[22]的临床观察发现,电针承山、长强穴能改善痔疮术后的排便疼痛。张思奋等[23]在承山、长强穴位埋线对肛门病术后的超前镇痛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穴位埋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痔术后疼痛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β-内啡肽和一氧化氮的含量有关。各项现代医学研究[21-27]发现,针灸治疗不仅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而且副反应小、并发症少。在混合痔术后的镇痛中,针灸治疗较单纯镇痛药物具有明显的优势。痔病术后的针灸治疗选穴多采用长强穴、承山穴、白环俞、次髎、三阴交等,这些穴位具有行气通腑、分清泌浊、止痛的作用。

4 外用中药栓剂

中药栓剂为中药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固体制剂,应用于人体腔道,具有使用及携带方便,无明显刺激性,易于吸收,且稳定性强等优势。近年来,栓剂的临床使用已成为研究热点[28]。王海霞[29]采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普济痔疮栓治疗痔疮术后患者,结果显示采用普济痔疮栓治疗的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及疼痛出现时间均较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谷见等[30]发现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大黄消痔栓可显著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关瑞剑等[31]发现由大黄、黄连、黄芩、黄柏、白及、五倍子、冰片和丁卡因配制成的复方四黄栓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镇痛疗效及其对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的改善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

5 外用中药软膏

软膏剂通过经皮吸收而达到治疗效果。软膏剂可防止胃肠道的消化作用对药效的破坏,且可防止口服药物可能产生的胃肠道副反应。在目前医院的肛肠外科、皮肤科等科室,软膏剂的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效用。“内病外治”是中药软膏剂用于临床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32]。何颖华等[33]采用由黄连、黄芩、大黄、黄柏、芙蓉叶、泽兰叶等制成的复方四黄膏,外敷于痔疮术后切口创面及水肿处,结果发现复方四黄膏外敷对混合痔术后止痛及消除切口水肿具有显著的清热利湿祛痛之效。尤春霞等[34]发现消肿止痛膏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具有抗菌消炎止痛的作用,能缓解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水肿等症状,加快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目前中医药治疗痔病术后并发症的方式较多,可采用口服中药辨证治疗,也可采用中药熏洗、针灸、外用中药栓剂和中药软膏等,各疗法各具其特点。口服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患者全身情况,一旦取效则疗效稳定,但取效较慢;中药熏洗、针灸、外用中药栓剂和中药软膏等可较快改善局部症状,且具有价廉、使用简便等优势,但治疗的依从性稍差。故认为对痔病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应多法联用,通过内服中药,辨证施治,结合针灸、中药熏洗、外用栓剂等途径,针对不同症状、不同证型及不同体质,采用个体化治疗,守法守方,灵活加减,以快速改善痔病术后并发症。同时可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内服与外用疗法,以提高痔病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痔病熏洗痔疮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芩蓟凉血合剂治疗I、Ⅱ期出血性痔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清热利湿法对减少痔病术后水肿的应用效果分析
改善痔疮五药膳
浅析宁夏回族成人痔病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云南白药加减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