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联合膳食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2019-03-18 01:39靳玉宏仪玉伟刘桂荣赵素萍宫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骨密度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

靳玉宏 仪玉伟 刘桂荣 赵素萍 宫雪

【摘要】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及膳食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128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64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及膳食干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素摄入量;干预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脆性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 研究组患者蛋白质、钙、磷以及维生素A、D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提高, 且研究組患者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 对照组患者发生脆性骨折7例(10.94%);研究组患者发生脆性发骨折1例(1.61%);研究组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膳食干预联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 减少脆性骨折的发生。

【关键词】 膳食干预;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骨密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005

精神分裂症是长期慢性精神疾病, 临床研究发现[1]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下降的风险。赵春燕等[2]研究显示膳食干预可改善老年患者的骨密度。适当的康复训练可减少骨钙流失, 增加骨密度, 进而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3, 4]。但目前有关膳食干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骨质疏松报道较少。因此, 本研究观察两者联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长期住院的12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64例。对照组中男37例, 女27例;年龄30~78岁, 平均年龄(52.87±12.93)岁。研究组中男40例, 女性24例;年龄32~75岁, 平均年龄(50.27±11.1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可配合完成骨密度和康复训练相关项目的测定;③住院时间≥1年;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③伴有影响骨代谢的各类疾病, 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④6个月内曾接受雌激素以及影响骨代谢药物治疗者;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 4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 研究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及6个月的膳食干预, 具体如下。

1. 4. 1 膳食干预 ①增添菜品及搭配, 科学调整荤素比例;改用植物油进行烹调, 为患者提供足量的n-3/n-6脂肪酸;同时向患者供应豆类和肉类, 利用动植物蛋白的互补作用来促进其吸收;②蔬菜品种多样化, 多种菜类混炒以均衡各类营养素的摄入, 确保为患者提供丰富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③每天补充蛋类以增加蛋白质、钙、卵磷脂的摄入;④提供以动物内脏、血为主料的菜式, 保证患者维生素A、D、E、K和血红素铁、锌的供给;⑤每日供应牛奶, 提供足量的钙、镁、锌、钾及维生素A、D。

1. 4. 2 康复训练 ①坚持体育锻炼, 开展适当的室外散步, 2次/d, 同时对于肌肉萎缩、平衡功能稍差者, 护工搀扶, 避免跌伤或骨折;②运动分坐位和仰卧位, 分别锻炼腰背肌及四肢肌肉, 以增加其柔韧性及力量, 运动时应注意腰背肌过度屈曲, 以防并发骨折;③维持抗重力姿势, 加强肌肉收缩和站立练习, 如仰卧位伸髋、伸膝训练等;④保持充足时间晒太阳, 室外日照时间至少30 min。

1. 5 观察指标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设计的营养计算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素摄入量进行计算[5];所有患者采用双光子能重吸收X光测定法检测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变化, 检测仪器为美国通用电气医疗公司生产的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DPX Bravo)。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素摄入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脆性骨折发生情况。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素摄入量比较 干预后, 研究组患者蛋白质、钙、磷以及维生素A、D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后, 两组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提高, 且研究组患者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率比较 随访6个月, 对照组患者发生脆性骨折7例(10.94%);研究组患者发生脆性发骨折1例(1.61%)。研究组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 呈慢性过程, 需长期服用药物治疗, 大量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易伴发骨质疏松, 其可能与以下方面相关:①长期抗精神病药是主要通过阻断结节-漏斗途径的D2受体而导致催乳素升高, 雌激素水平下降, 破坏骨组织吸收和形成[6];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与骨密度的减少显著相关[7];③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 认知功能障碍, 无主动健康预防意识且治疗依从性差, 对骨质疏松及并发症的风险认识和预防不足。

长期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膳食品种相对单一, 且患者常出现拒食, 进食不规律等情况, 以致患者难以获取自身需要的营养素, 更加容易出现营养摄入不均衡等问题。所以膳食干预既可促使患者营养摄入均衡, 又能起到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其中钙是骨组织的主要成分, 钙物质流失可能是长期钙排泄增多、吸收不良以及摄入不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8]。一般饮食中含磷丰富, 如摄入量过多, 可導致血磷偏高, 抑制维生素D合成, 最终引起血钙吸收能力降低, 但适当增加磷摄入又能减少尿钙丢失, 因此认为钙磷比值应在1∶1~1.5∶1。维生素D作为机体必需营养成分, 其可减少肾钙磷排泄, 促进小肠钙吸收, 起到维持钙磷代谢平衡的作用[9]。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 其缺乏将引起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异常或功能紊乱, 但摄入量过高, 又会导致尿钙排泄增加。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研究组患者蛋白质、钙、磷以及维生素A、D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发现[10],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自身疾病的原因造成其运动量减少, 生活质量差, 可以通过运动能够改善此类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其中抗阻运动或有氧运动均可改善机体的骨密度[11], 肌肉功能锻炼不仅能缓解患者疼痛, 同时还可降低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 增加骨质疏松患者的肌肉与韧带平衡性, 最终实现减少跌倒及骨折发生的功效。本研究结果说明及时、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 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率。

综上所述, 膳食干预及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 减少脆性骨折的发生。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偏少, 本研究仅进行了短期随访, 对此干预方式的中长期疗效尚有待更长期的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

[1] 梁英, 于欣.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4, 41(2):116-118.

[2] 赵春燕, 周瑞华, 田永芝, 等. 营养教育与膳食干预对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营养状况和骨密度的影响. 卫生研究, 2016, 45(2):230-235.

[3] 刘传珍, 丁小刚, 张其梅, 等. 早期康复训练结合补钙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骨密度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7, 19(23):829-830.

[4] Whiteford J, Ackland TR, Dhaliwal SS, et al. Effects of a 1-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lower limb bone and muscl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older men. Osteoporos Int, 2010, 21(9):1529-1536.

[5] 郑艳泽, 翟成凯, 刘亚祺, 等. 基于Excel的营养计算器设计及应用.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 10(4):82-84.

[6] 梁英, 于欣, 王秀梅, 等. 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骨密度下降与泌乳素升高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新药杂志, 2013, 22(22):2660-2663.

[7] Lee TY, Chung MY, Chung HK, et al. Bone density in chronic schizophrenia with long-term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preliminary study. Psychiatry Investig, 2010, 7(4):278-284.

[8] 邱开封, 陈如冰, 邹翘璇, 等. 精神病人伴骨折与正常骨折患者的骨矿物质含量对照研究. 河北医学, 2006, 12(3):216-218.

[9] 孙长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1-22.

[10] 张瑞芬, 夏娟静, 盛玲, 等. 有氧锻炼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11, 25(2):426-427.

[11] 郭宏焘, 户外负重有氧运动结合局部肌力训练在老年骨质疏松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5, 21(8):941-944.

[收稿日期:2018-07-27]

猜你喜欢
骨密度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有必要给幼儿检测骨密度吗?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