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论“经”,脑聪神明

2019-03-18 02:00求聿超
关键词:说题探究思维

求聿超

【摘要】 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说“过错”、论“经验”,使解题思维尽最大可能地暴露出来,并进行规范具体的记录,就能有效预防学生“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关键词】  说题 科学纠错本 思维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20-02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方向的课堂教学氛围日益浓厚,作业订正中有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纠错本的形式,将反思的权利还给学生自己。然而由于在作业指导环节中,教师习惯把自己对习题的理解灌输给学生,事后错误照样不断发生。这种课内课后两张皮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现状分析——作业指导的无序、无法与无奈

综观现在的作业指导与新课教学,往往存在两种绝然不同的景象:新课教学教师热情四射,学生动手动脑极为活跃;作业指导教师表情严肃,学生则会无精打采,一个个象斗败的公鸡。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以为原因有三:一是重视不够。教师对作业不作统计分析,面面俱到每题必讲;不问错误原因,一厢情愿演示解题过程;主观臆断错误原因,無的放矢难以对症下药。二是理念落后。很多教师习惯了长期的灌输式教学,虽然能在课堂上努力向新课程靠拢,但一到“非正式场合”的作业指导环节,就会“旧病复发”,大讲特讲。三是研究滞后。作业指导尽管也很重要,但学校缺少这方面的教研,加之面临考试压力,就会慌不择路。

二、对策探寻——基于理论的思考

1.思维外显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借助语言,无疑能让思考过程外显化,能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认知产生冲突,从而激励他们去重组错误的思维,形成科学合理而又流畅的思维。

2.认知策略。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个人原有经验与新环境作用的结果,学习不可能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与示范来达成。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自我否定,而说题的过程就是发现错误,重新建构新思维的过程。

三、实践探索——通过说题实现纠错的策略

1.做好充分的说题准备

(1)教师做好统计分。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随时有记录,可以在题目旁边加些批注,分析错误的原因、类型,并将出错率比较高、背后隐藏着较大潜在教学价值的题目确定为说题的对象。

(2)学生做好错题反思。在错题的旁边一般可以包括以下的内容:红笔订正、要点整理、错因分析、学法感悟。根据不同的题目与错误,可以选择其中几项进行重点反思。

2.把握可行的说题方向

(1)说不良习惯。说到不良习惯,很多学生总会用“粗心大意”来概括,但解决的对策无非就是“一定要细心”,可事实上,学生做到细心了吗?几乎都做不到。“粗心”其实是一类病,背后的原因包括:读题不完整、忽视题目中隐藏的条件、理解问题自以为是、思考问题不全面、完成作业匆忙草率、抄写数据潦草、检查缺乏科学方法等等。不要让学生把“粗心大意”成为不会学习的托词,把存在问题具体化,具体到能有效操作的地步,才可能真正避免今后错误的发生。

【案例1】向HCl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点C时,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

生1:我没有写NaCl,忽视了HCl与NaOH先反应生成NaCl,考虑问题不全面。

生2:是的,读图时应该理解每一段图像的含义,其实这里的图像应该包括OA一段,他表示的是随着NaOH溶液的逐步滴入,没有沉淀生成,是由于HCl与NaOH先反应生成NaCl,而NaCl是能溶于水的。

师:生1能认识到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生2又对生1的回答起了补充作用,强调了读图与挖掘隐藏条件的重要性。

(2)说知识缺陷。通过说题展现错误的认识,有助于重构他们的知识体系。

(3)说不当策略。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些有效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转化策略、守恒策略、整体策略、极端策略等等,让学生把这些策略联系解题过程说一说,有助提升解题的能力。

3.采取灵活的“说题”形式

(1)学生自主“说题”。对于学生能够自己认识错误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说题,引起全班学生的重视,并在后边讨论过程中重点予以关注,便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2)师生互动“说题”。对于存在较多错误,学生难以独自挖掘出错误原因的,或者难以形成有效思路的题目,教师需要创设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交流中来,以促进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高。

【案例2】一块冰在水里,它融化以后,水面会升高吗?为什么?

生1:我不知道这冰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的。如果沉在水底的,那水面肯定是下降了,但是如果冰是浮在水面上的呢?

师:是的,其实这道题的题目出得比较模糊,既然如此,我们可以——

众生:分两种情况讨论的……

师:对于冰块浮在水面上的情况,我们怎么判断水面上升还是下降呢?

生3:其实这里有个冰排开水的体积隐藏着,如果冰块融化后正好能填满这个空间,就说明水面不会上升。

师:很好,这个思路中,我们其实是运用了什么策略?

生5:我们把难以捉摸的水面升降问题转化成了可以计算的V排与V冰化水的比较问题,这里运用了转化的策略。

(3)小组合作“说题”。我们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尽可能实现组与组之间的同质性。通过小组内说题使更多的学生有了说题的机会与勇气,使不同基础的学生之间能形成一种相互帮扶的机制。

4.实施有效的“说题”程序

(1)示范引领。教师要从学习习惯、基本知识、审题与解题的过程等方面作出示范。

(2)点拨导航。教师倾听学生的分析,挖掘他们存在思维卡壳的关节点,将“错点”放大了,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并改正这些错误。

【案例3】公交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那么站在车里的乘客他在水平方向上受不受力?

生:公交车载着乘客前行,就是车辆发动机的力的作用啊,如果发动机关了,人就跟车子一起停了。

师:(抓关节点)这个物体做什么运动?

生:匀速直线运动。

师: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或不受力,现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汽车对物体向前的力,它应该还受到一个向后的力才会平衡,这个力存在吗?

生:没有,此时乘客不受力。

触类旁通。

【案例4】在上述案例3的基础之上,教师又出示了:“校园里的红枫一到秋天就开始落叶,但是黄杨树却不会,这说明红枫对环境不能很好适应。”请学生判断对错。

生:如果红枫落叶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话,那么红枫最后将会将被淘汰!可是过了冬天,红枫又会长出新叶啊。那说明红枫是适应环境的。

这一拓展看似与力学知识相去甚远,实际上起到了巩固归谬法的作用。

记录完整的纠错过程

【案例5】学生纠错记录本的其中一頁。

题目: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8V,当开关S闭合时,(     )。

A.灯泡L1断路      B.灯泡L1短路

C.灯泡L2断路      D.灯泡L2短路

错误解答及原因:选B,忽视了电压表与所测电器之间应该是并联关系。

正确解法及详细分析:选D,这个电路图可以画出他的等效电路图,这样就一目了然了。(图3)

短路是指电路中导线直接连接而不经过用电器的现象。在灯泡L2短路、开关S闭合后只有灯泡L1会亮。电压表与所测电器之间应该是并联关系,所以这里电压表测的是灯泡L1工作时的电压。

学法反思:不能凭感觉行事,要牢牢掌握电流表工作的原理,要学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情境来研究。

拓展延伸:如果选B,则题目中的电路图要这样改也是成立的。如图4.

总之,如果教师能选好需要让学生“说”的题目或者环节,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说“过错”、论“经验”,使解题思维尽最大可能地暴露出来,并进行规范具体的记录,就能有效预防学生“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实现了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从“能解一道题”到“能解一类题”的转变。

[ 参  考  文  献 ]

[1]洪红生.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捷径——学会错题集中“淘金”[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5).

[2]许湘.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思维培养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

[3]何永泽.一道考查学生物理思维方法的好题[J].中学物理.2016(23).

猜你喜欢
说题探究思维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题多变之有效说题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