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三历史复习中渗透唯物史观

2019-03-18 02:00丁度辉
关键词:高三历史唯物史观复习

丁度辉

【摘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也是其它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因此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贯彻实施唯物史观,既关系到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落实,又是提高高考成绩所在,是需要我们教师研究和反思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高三历史 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39-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列为重要内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考试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唯物史观应成为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向,从而使其成为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在历史复习中应予以重视。以下就唯物史观与高三历史复习的结合进行探讨。

一、掌握好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因此,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好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唯物史观是由生产力史观、社会形态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组成,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宏观层次的历史理论,是普适的基础理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形态是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及共产主义社会等五个社会形态交替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拟定科学的复习教学目标

教学复习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高三复习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的内涵,潜心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课程标准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要求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下唯物史观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唯物史观培养目标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成功。有了明确的唯物史观教学目标,科学必要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深入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提高复习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在高三历史复习要重视学生唯物史观的目标设计: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根据唯物史观的知识运用范围,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已知”(即学生已有的基础),确定教学方法,挖掘教育因素,特别是研究可以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解决哪些问题方面,以确定学生培养的方向与内容。

三、阶段复习中确定好唯物史观教学的侧重点

为提高复习备考有效性,我们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并在高三阶段复习中确定好其教学的侧重点。第一轮专题复习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形成知识框架体系。为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可以利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重要史实和历史概念,梳理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或历史发展进程,从而达到正确的史观教育。

四、以课堂复习为平台把握好唯物史观的运用

为了提高课堂复习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适时适度渗透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以唯物史观去分析历史问题和认识历史现象,从而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比如可以结合课标“历史标准”中具体指导把握好唯物史观的运用,像在高中历史必修二“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這是唯物主义的生产观点的运用。我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一课中将课堂复习与唯物史观结合如下: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是独特地理环境、商品经济发展和城邦体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认识地理环境是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商品经济发展才是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能辩证地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能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五、精心设计训练环节,提高唯物史观的能力

适度有效的唯物史观的练习,既有助于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和质量,又是调控唯物史观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因此,精细设计课间课后环节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显得必不可少,而且训练要有针对性、计划性,讲究实效。具体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精评。我们首先要筛选相关的习题,尤其以近几年全国文综卷的历史试题为主,精选有代表性的习题供学生使用。然后通过这些训练题的检测和评讲,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每一次的训练都必须做到精讲精评,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加以解决,切实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样通过解题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而且也可以达到考前练兵的目的。

总之,核心素养下唯物史观与高三历史复习如何有效结合,必须靠我们历史教师更新观念,在教学中渗透、摸索、提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面对高考要求,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教版2017年).

[2]2017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

[3]百度网中“唯物史观”词条资料.

猜你喜欢
高三历史唯物史观复习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精选 精讲 精析
高三历史复习应考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