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认识中增强对“三生课堂”的理论自信

2019-03-18 02:00何丹
关键词:社会化和谐以人为本

何丹

【摘要】 从“三生课堂”引领现代教育新方向、奏响人本精神主旋律、加快学生社会化新进程、奠定和谐社会个体基础等四个方面深化思想认识,提升和丰富“三生课堂”的时代意义和哲学内涵,为更好实施“三生课堂”提供理论自信。

【关键词】  三生课堂 以人为本 社会化 和谐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71-01

明德旗舰推行“三生课堂”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如何科学总结实践经验,及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价值理念有效转化为实践自觉,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理论自信。

一、“三生课堂”引领现代教育新方向

“三生课堂”是一种回归人生基本命题的教育理念。它来源于对实现人自身价值的理性反思,归因于对人生经典命题的哲学追问。

第一,从教育功能看,“三生课堂”反映了现代教育价值的内在要求。“三生课堂”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建立适应当代社会、引领未来发展的现代教育价值体系。一般来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要能生动反映和切实巩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二是要能真正引领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三是要能造就一批又一批适应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建设的合格公民。而“三生课堂”作为我校在教育战线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不仅从教育层面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从教育主体来看,教育者本身必须能对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生活价值进行生态地倡导、实践和示范。

第三,从教育客体来看,受教育者同时又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真正主体,而教育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唤起或强化他们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和生活意识,并帮助他们对此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认识,从而让他们受益终身。

二、“三生课堂”奏响人本精神主旋律

“三生课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三生课堂”的内在要求。

第一,注重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讲,教育实践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是教育发展的一大隐忧。尽管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事实上却尚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三生课堂”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教育人文关怀的回归。从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无不表明: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方能实现教育的化育功能,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正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第二,促进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人们大多都倾向于用是否“成才”来衡量教育的成败,似乎只有“成才”才是成功教育的标志。而事实上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它割裂了“成长”与“成才”的内在联系,忽视了“成长”对于“成才”的重要作用。对于受教育者尤其是对广大家长来说,“成才”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最主要的期待。但由于受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广大受教育者特别是家长身上普遍反映出一种迫切成材的心理和盲目攀比的思想。

第三,尊重受教育者主体价值。如何看待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自身的价值取向,对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予以必要的尊重是最基本的教育伦理,更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

三、“三生课堂”加快学生社会化新进程

社会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获得必不可少的社会属性。“三生课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自然人加速成为社会人,是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

生命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传统的生命观对生命的界定大多都只偏重从生物学或生命的自然属性方面来界定生命,这种界定囊括了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生物体。而“三生课堂”所指称的“生命”,首先是指“人的生命”,并将人的生命置于自然界、社会和精神世界三个不同层面来考察,主张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高度同一,这就在生命的自然属性之外赋予了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这样既避免了生命体认的“人类中心主义”,同时又拓展了生命的存在空间与发展空间。因此,人作为最高等的生命体,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善待非人类形态的生命。对生命有着深切体悟的人,往往能自觉将生命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起来实现生命的价值,并积极履行生命责任。

四、“三生课堂”奠定和谐社会个体基础

无论作为“类”还是作为个体,人都必须妥善处理自身与内在世界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实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和谐。

第一,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来看,人如何看待其自身是最基本的人生哲学问题之一。“我是谁?”、“我将怎样生存?”及“我为什么而活?”等一系列问题虽看似简单,但却未必人人皆知,因此也极易被忽视。“三生课堂”的真意就在于使人真正認识自己,使其自识和自知。现代社会,人自身的心理健康俨然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人既是社会的核心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生课堂”既关注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同时更加注重通过人来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人本身就是自然长期进化、演进的产物,生命的存续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如何看待自然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其自身和其生存与生活的外部环境。生命现象本身也是一个自然现象,生存过程本身是一个生命体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过程,生活过程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关系就显得更为明显了。许多全球性的自然、环境、资源等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一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生课堂”,我们可以引导受教育者来反观自然,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而从生命、生活和生态的高度来关爱自然、保护自然。

猜你喜欢
社会化和谐以人为本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