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案例探究

2019-03-18 02:00周燕嫦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英语写作

周燕嫦

【摘要】  英语写作是反映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既是一个把语言知识内化、升华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语言学习中建构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教学至关重要。但多年来,英语写作教学一直存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技能和重结论轻反馈等现象,导致英语写作水平偏低,英语写作教学始终停滞不前。作为建构主义重要教学模式之一,“支架式教学”在英语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中逐渐显示出它的优势。“支架式教学”建立在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之上,它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特色。它通过搭建支架、引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步骤,减低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的难度,帮助他们在沟通、交流的合作过程中逐渐实现对写作的意义建构,最终实现写作水平的综合提高。本文通过一节英语写作教学实例,探索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实效性。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 最近发展区 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78-03

一、引言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当中,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然而,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写作一直是让学生头疼,使教师感到苦恼的问题。目前,英语写作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课堂沉闷、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死板、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等等。造成学生写作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教师课堂指导不足或者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学生对写作课堂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学习动力不足,写作教学难以有效开展;二,学生语言知识基础薄弱,词汇、句型积累不够,语法不精,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句式单一,语言单调、无趣;三,学生写作技能不扎实,缺少语篇能力的培养,以至文章架构松散,上下文衔接不足,逻辑性不强;四,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贫乏,导致写作过程中缺少创作能力,写作内容空虚、欠全面。五,写作过程过于着重模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意义的沟通和交流,由于缺少思维碰撞,写出来的文章缺乏个性和新意,难以成大器。

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现在的英语写作教学缺乏一种能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指导。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能用英语顺利地写作内容丰富、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又风格突出的文章呢?笔者认为:把“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是一个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选择。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优势

写作是一个富有创作力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写作中把所学知识内化,通过思考、构思、落笔到实践,完成了学习的一个动态的变化,因此写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这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的建构过程,符合苏联心理学家Vygostky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原则。建构主义(Vygostky,1978)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其教学理论在教学环境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建构知识及加工信息;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组织,促进学生能动地利用各种条件建构所学知识(秦晓峰,2008)。另外,Vygostky同时也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ZDP)”是指学习者的实际认知发展水平与潜在的认知发展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了教学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经形成的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刘芬,2014)。而支架式教学,也称为“脚手架”教学,正是建构主义模式下发展得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时它与“最近发展区”理论关系紧密。支架式教学通过建立概念框架,鼓励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来降低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茫然与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支持、引导和协助学生学习,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建构、内化所学知识,并把它们提升到思维能力和学习技能的层次。此外,支架式教学下的學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模式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提供的个性化学习支持(崔春梅,2007)。因此,作为建构主义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支架式教学融合了多种理论的精髓,包括情景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当中积极建构,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以来存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技能和重结论轻反馈等现象,英语写作课堂模式死板,学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导致英语写作教学停滞不前。这些情况日趋严重,不容忽视。作为素质教育理念的产物,日渐成熟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正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它主要包含四个重要环节:帮助学生在写作学习中搭建教学知识框架、创设教学情境、引导独立思考探索和团队互助合作学习以及评估学习效果(王娇,2017)。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能够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搭建各种合理的框架,借助情景交际、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构建,并促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从现有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

三、例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

《牛津初中英语》(沪教2011课标版)9B Unit6 Caring for your health的单元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朋友和亲人出现的关于健康的问题写一篇建议,帮助对方解决健康问题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笔者结合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几个重要环节,谈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支架性教学。

(一)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搭建适合写作的语言知识框架

搭建脚手架之前,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拟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确地找出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和建构知识。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初三学生,写作话题与健康有关。由于是毕业班学生,因此他们在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方面都相对稳固,对写作话题也较为熟悉,因此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确定为:通过学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完成一篇具有发展潜力的习作,并同时具有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提升。确定最近发展区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情进行备课、确定学习任务和设计写作课堂步骤等。

按照学生所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对课堂进行设计和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有序地对写作相关知识,包括语言、背景、文化和思维等知识进行复习回顾和整理,为后续的写作环节提供切实可靠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的支撑点,从而把知识内化并最终转化为写作的有效储备,形成写作框架的语言能力部分。本节课的写作话题是保持健康,因此笔者在课前学习任务部分要求学生复习回顾了与健康有关的单词、词组,与健康建议有关的句型、连接词等,以及以mind-map的形式写下自己对健康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学生在课前会对课前任务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互为补充,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回忆和对问题思考,他们会更加熟悉健康话题的内容和语言特点,为后续的写作环节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也为写作框架的构建奠定了语言知识基础。

(二)引入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建动机支架

创设有效情境是英语教学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情境的设计和实际学习的巧妙结合,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维持写作动机的支架就越发稳固。

本节课的写作任务是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与朋友,帮助她解决健康问题。为了给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发挥他们的真情实感。笔者把写信的对象设计为他们的同班同学,一位面临中考的后进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她每天睡眠不足、缺少运动、吃无定时,甚至由于成绩不好而感到懊恼和痛苦。同为毕业班的学生们,看了这位学生发来的求助视频之后,身同感受,情感受到触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帮助欲望,这使写作的动机越发强烈。学生们纷纷主动献策,课堂气氛热烈。由此可以发现:写作动机一旦明确,学生的写作热情就非常高,大大提高了写作的效率。因此,情境创设恰当,对写作课堂的气氛和效率有很大帮助。

(三)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探究,把支架作用最大化

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学生除了要掌握好必要的语言知识之外,还需要对写作话题的策略技巧、写作思路、语言文化等内容进行思考、整理,以便为后面的写作搭建更加全面的脚手架。脚手架搭建是否稳固,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学生的合作是否顺利有效。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主动为建构出力。另外,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和共同思考、探讨和解决问题,会产生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出现,使写作更具丰富性。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可以把支架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到写作学习中。

本节课中,学生的写作任务是一封信,学生在前期的支架构建中已经具备了一定语言能力,因此健康话题作文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但是写作的好坏不但取决于词汇、内容,还要取决于写作的策略、文章的构篇和语言文化的输入等。为此,笔者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三个部分的有机融合。写作前,教师在板书和磁卡片的帮助下,以提问和free talk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写作的基本技巧、要素,让学生重新回顾写作策略的运用,并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对文章题材和结构进行分析。之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分享健康话题的重点词汇、句型、过渡语和连接词等,同时对写作内容、建议进行交流,并以mind-map的形式进行写作框架的构建,最后在班上展示。作为教师,笔者对展示的结果进行指导、修正和补充,以便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待所有的写作步骤结束后,写作的概念支架就基本形成,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后面的独立写作。当然,仅有这些铺垫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挖掘自身潜能,自我整理、分析所接收的信息,并把他们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其中个人情感的投入可以成就文章的写作高度。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既有共性的体现,也有个性的发挥,更能达到初三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

(四)搭建评价支架,帮助学生到达“最近发展区”

评估学习效果是支架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写作课堂效果和合作探究效果的最佳途径。通过搭建评价支架,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提升、合作交流和共同提升。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对习作的评价,一个是对学生课堂的评价。对习作的评价可以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几个部分。

本节课中,笔者在写作结束后没有急于叫学生进行互评,而是把中考作文的评分细则和方法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关键要素和各种标准。然后,笔者选取了一位学生习作进行例评。通过听讲,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互评作文的方法和掌控度,使互评作文更容易开展,并且更具科学性。例评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自己默读文章,并根据评分标准对各自习作进行自我评价。而在互评环节中,教师会注意引导学生在文章题材、语言表达、连接过渡和内容拓展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收集文章的好词好句。这样,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帮助下,不仅可以发现自身习作的缺点和不足,还能学习别人习作的优点,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习作评价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而写作课堂评价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认清目标,建立自信,及时调整好学习策略和方法,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每节写作课结束后,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课堂学习目标(包括语言、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記录,以便更好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本节课中,笔者设计了两个评价表,分别是课堂学习评价表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他们的内容涵盖了学生本节课中各种能力培养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因此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可潜在发展水平,为后面的教学提供可追踪性,有利于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从本次写作案例的成果评价和教学反馈来看,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课堂效果理想。

四、结语

笔者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课堂实践探究,发现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重视学习者之间的共同协作、相互交流和个人建构,重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打开学习之门,为他们的语言学习搭建坚实的知识、情景和情感支架,最终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因此,支架式教学理论更能体现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实际意义。在此模式的课堂中,学生通过搭建支架、引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学习评价,不仅减低了英语写作的难度,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了整体写作水平。总结而言,支架式教学理念既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真实的实践效果,笔者认为它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切实可行。

[ 参  考  文  献 ]

[1]Vygotsky,S.1978.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郑莲香,祖毓慧.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探索与实践[N].长江大学学报,2010-4(33,2).

[4]刘芬.英语写作支架式教学与评估模式[N].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2-20(34,2).

[5]秦晓峰.“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及教学中的作用[N].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10,6).

[6]黄静萍.初中低年级英语写作中支架式教学实践研究[N].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8(32,4).

[7]王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N].山西青年报,2017-11-11(6).

[8]朱永举. 例谈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13(6):2-7.

[9]崔春梅.支架式教学在教师评价指标初探[J].教育技术通信,2007(3).

[10]朱玲.支架式教學模式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4-115.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英语写作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