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激引·去蔽敞亮·理性思辨

2019-03-18 02:00钟英华
关键词:课例分析实施效果

钟英华

【摘要】  本文是《“现场激引·去蔽敞亮·理性思辨”——〈都“去哪儿了” 〉为例引导高三作文立意》的课例分析。该课是直面事物、去蔽敞亮、回归本真的“在场”写作的大胆尝试,本文从在场性的体现及其实施效果,通过课例评析去分析值得提倡的做法与存在问题,课例价值分析这三方面对该课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该课在教学中形成有效可行的操作方法,这个课例虽然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无论是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学内容呈现上的创新程度还是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方面的阐述及实际应用价值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撰写成文,对课例进行剖析与研究,提供各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  在场作文 课例分析 实施效果 课例价值

【中圖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80-02

本课例主要是在场写作的研讨,本学年我执教了一节《“现场激引·去蔽敞亮·理性思辨”——〈都“去哪儿了” 〉为例引导高三作文立意》的在场作文课,这节课对实践在场写作具有一定的意义,下面就这节课如何实现在场写作,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课例分析,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在场”写作课的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在场写作概念诠释

“在场”是假借周伦佑建构的“在场主义散文”的核心理念,使之与语文作文教学活动联系了起来。“在场”指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即“面向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在场”写作就是要求直面事物、去蔽敞亮、回归本真。去蔽是还原世界真实性的一种途径。现实往往存在多重遮蔽,包括主体、客体和语言。敞亮即敞开,是世界澄明的状态,是对语言的遮蔽性、晦暗性的斗争,而与语言的敞开与澄明相关的努力。本真就是事物本原的真实。本真语言即根性语言,构成语言的纯真之域。“在场”作文的无遮蔽、敞亮、本真,就是强调学生经验的直接性。“在场”作文强调学生的自身体验,引导学生介入当下现实以及面向自身的生活处境,消除作文写作与现实的隔膜,去除那些自称为真理的谎言对当下现实“真实”与“真相”的遮蔽,让学生说真话,使文笔得以直接进入事物内部,与世界的原初经验接触,并通过本真语言呈现出来。

笔者主张写作教学应以去蔽敞亮、回归本真为重要教学目标,实施“在场”这一教学行为,并以此为途径达到目标,在场使课堂流动着感情,使理性的思辨拥有生长的土壤,它摒弃冷漠的灌输、苍白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内在体验,让学生感觉真实、震撼,获得无遮蔽的直接心灵体验。

二、本节在场作文选题

本节主要内容是作文的写作教学,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分值比重大,抓住作文等同得到高考的半壁江山。纵观历年高考突出的一点是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大约90%的作文都侧重于考查理性思维能力。《都“去哪儿了”》是《第一时间作文素材训练》中的一道作文题,由一首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与一档《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共同组成。题目具体如下: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感怀。它让人反思:过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了痕迹、留下价值、留下亮点,又抑或是在蹉跎中度日?

一档《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它让人反思:东奔西走、奔波忙碌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停下脚步,陪伴子女、关爱家庭?

两个“去哪儿”之所以走红一时,因为它们是人们对人生、社会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是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警醒,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栖息的期盼。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两个“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一时,因为它们是对人生、社会的一种反思。该作文选题符合高考作文理性的要求,符合高考作文回归本源,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的要求,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它比较贴近实际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这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思辨精神,努力形成自主、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对人生的感悟,培养不同角度进行理性思辨的思维方式。另外,这题目具备实现“在场”的条件。

三、教学简案

【教学环节】情景入戏——思潮初起——情境再现——思潮迭起——思潮再起——余韵缭绕

【教学过程】

1.情景入戏

“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2014年2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投影课题、漫画)

今天我们就根据《都“去哪了”》作文题目为例学习如何进行多角度的作文立意。

2.思潮初起

阅读研学案上的材料作文题。学生畅谈“你认为一去不复返的事物?”(言辞、时间、岁月、青春、机会、某个生活的场景、某种情感、历史事件、在前面等待我们而又终将逝去的高考……有人说有四样东西一去不返:说过的话、泼出的水、虚度的年华和错过的机会)

3.情境再现

视频《时间都去哪儿了》。

视频《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简介。

(1)朗读作文题第一自然段,观看完视频《时间》后结合生活谈自己最深的感触。

(2)朗读作文题第二自然段,观看完视频《爸爸去哪儿》后结合生活谈自己感受。

不限制思维,尽可能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为主,避免否定贬斥。

4.思潮迭起

(1)放飞思想,从感受最深处入手进行立意,并能简单表述自己立意的过程(思维重现)。

(2)组内交流学习,组长收集一个最好的立意黑板展示。任务分工做好统筹安排,避免混乱。

(3)班内交流,师生共评共享。该环节处理以学生互评兼教师点评,加强互评既能够活跃思维又可让学生及时反思。

5.理性思辨,归纳提升阶段

(1)介绍多向辐射法

(2)步骤:阅读材料—分清人事—选准信息(切入角度)—探讨内涵—得出观点

(3)思维导图

6.思潮再起

全国高考作文题

阅读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音频播放(学生课前录制,四生分饰旁白、乌鸦、牧羊人、小孩)

……

四、在场性的体现及其实施效果

1.该课设计运用了两处视频,王铮亮的MV《时间都去哪儿了》和《爸爸去哪儿》的综艺节目简介。视频播放前让学生谈“一去不复返的事物有哪些?”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最后归纳:“有人说有四样东西一去不复返:说过的话、泼出去的水、虚度的年华与错过的机会”,这个环节的切入可起到激趣的作用,达到思潮初起的目的,为下一环节情景再现作铺垫,《时间都去哪儿了》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是一种温暖今生的记忆,之所以会赢得如此多的共鸣,不仅仅要对父母的及时行孝,也让人反思过去的日子是否留下价值又或蹉跎中度过,饱含对时间流逝的哀婉,唤起人们珍惜现在,把握当下的情思,在课堂上播放有极强的感染力,课堂可见有学生听得异常投入。

《爸爸去哪儿》选取的是一个3分钟综合简介该片的片段,引发了人们对亲子关系的思考及在种种困难面前我们应有的态度,另外还涉及父亲回归家庭角色,孩子借此机会也应该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爸爸去哪》这档节目呼唤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栖息的期盼。通过视频的观看,目的在于有更直接的视觉冲击,获取更多的感悟与理解。

2.巧设问题介入也能很好地体现在场。问题是课堂构成的关键,如何在课堂让问题凸现在场,需要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花心思。本节的问题介入有以下几处:“思潮初起”部分,畅谈“一去不复返的事物”引导言辞、时间、岁月、青春、机会、某个生活场景……;“思潮再起”部分,高考材料,“你是乌鸦你是否会学老鹰抓羊?”“同学们也算是大孩子,孩子的评价和牧羊人的评价哪个更符合你的想法呢?”“思潮再起”部分的两个问题的提法注意了情景的在场性,如果问题变成“乌鸦为什么回去抓羊?”“你赞同孩子还是牧羊人的评价”明显站在了场外,客体身份去面对事情,难以激起学生可直面自我内心的思考,所以该节课问题设计尽可能地从增强在场感介入,引发学生的切身之感,唤发最原初的情感体验和最直接的思维想象。

3.本节的在场还体现在一处音频的运用。学生课前录制2006年全国高考卷作文,四人分饰旁白、乌鸦、牧羊人、小孩,该处设计是由学生朗诵,自己配音配乐。音频播放,学生听得入迷,加上是自己身边同学的录制,无形中激发他们思考的興致,课堂上有个别同学跃跃欲试,小声模范朗读,对加深材料的认知有无可估计的作用。

在场写作的本意是要求学生有切身体验,积极介入生活,直面自我内心,在真实和真相下让学生说真话,在场是倡导写真作的一种途径。“手段、规则和范文,都不能代替学生要表达的自我生命”, 《时间都去哪儿了》等多媒体的再现以及问题的主体介入对学生现场感的获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歌曲激发情感,节目引发思考,问题带进内心真实思考,这些“在场”的设计比空洞的讲授来得更直接更真实。

五、课例价值分析

1.本课例在教学中的地位分析: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分值比重大,《都“去哪儿了”》是《第一时间作文素材训练》的作文题,由一首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与一档《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共同组成,这两个“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一时,因为它们是对人生、社会的一种反思。该作文选题符合高考作文理性的要求,符合高考作文回归本源,用这个题目比较贴近实际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这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思辨精神。通过课堂实操,我们可以客观评估测量理性思辨类作文题对我们六组生源学生的难易度。另外,通过“在场”注入了活跃思维、激发想象的因子,诸如此类作文课可以大胆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予以实施。

2.教学内容呈现上的创新程度:(1)“在场”作文就是直面事物、去蔽敞亮、回归本真的作文。《都“去哪儿了”》作文教学强调学生经验的直接性,学生可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观看视频、现场模拟等形式达到“无遮蔽状态”,从而引发学生思维的撞击,得出最真实的看法。(2)以“研学”为背景,重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关系,《都“去哪儿了”》课例侧重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体验,通过现场推动在场感的获得,通过在场推动课堂的行进,通过师生协调、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多维互动,创设一种观点交流、思维碰撞、竞争反思的富有生气的教学情景,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实现教学相长,推动高考作文的实践活动。

3.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方面的阐述及实际应用价值:教育部定制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在场性” (Anwesenheit)是德语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场”(Anwesen)即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或歌德所说的“原现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现场激引·去蔽敞亮·理性思辨”写作立意微探借助在场和真实感来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在场”作文的研讨主要为了突破作文作文教学 “高耗低效”的窘境,目的是唤醒学生失落的个体主体性,增强现场感受和生活的体验锻炼,通过对事实的深刻感受力推进作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本节《“现场激引·去蔽敞亮·理性思辨”——〈都“去哪儿了” 〉为例引导高三作文立意》的课例是“在场”写作的大胆尝试,在教学中形成有效可行的操作方法,虽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毕竟是有意义的尝试,特别是生源组低的学校更可参考,通过“在场感”的获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主动性的提高,思维的活跃,投入的专注是写作成功的关键。希望这节在场作文课能够提供各位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课例分析实施效果
类比推理教学课例(数学)分析
基于课例 反思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效气旋洗涤技术在转炉尾气SO2治理中的运用实践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对《画画亲近的人》一课的若干问题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慧眼识璞玉,妙手炼浑金
例谈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