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的思考与实践

2019-03-18 02:00侯才干
关键词:教学思路新课改初中语文

侯才干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培养新时期社会所需人才。语文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28-0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促使我国教师急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对初中阶段的教学而言,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习,不管是对考试成绩或者培养学生文学素养都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改教育理念,就需要语文教师以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结合学生发展要求,深入研究教学措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转变教学思路的必要性

新时期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新课改提出需根据创造者的开发潜能与普通性进行创新教育,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理念认为学生都具备创造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最终培养出国家适用的创新型人才。《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同时,还应重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现终身发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应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由此可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

(一)革新教育观念,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意识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要想使教学真正得到创新,首先教师本身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观念的先进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意识融入。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教学便可应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一方面将学生阅读水平提高作为教育思路,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所写,从中有所感悟;另一方面将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作为教育思路,使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语言知识,学以致用。教师可利用一个课时对这两种思路进行分别授课,即便这两节课在构思以及讲课思路方面并不相同,但均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种“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创新思维有效显现出来。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以相关理论为基准,使教学内容与情境有机融合,有计划性、目的性的创设或引入一段情境,且这段情境应具备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实现自身情感与认知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投入到想想中,深入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机能也得到良好的发展。比如,在教学《邓稼先》这篇文章时,教师便可创设相应的情景模式,将甲午中日战争的惨烈画面以及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画面制作成视频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同时也可播放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邓稼先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认知。

(三)进行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互动交流使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学活动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互动平台,为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知识提供条件。萧伯纳曾经提出:通过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每个人都拥有了至少两种思想。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为学生创设交流环境,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汲取他人优点,促进学习水平整体提升。比如,在教学《木兰诗》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前后桌结组,对文章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花木兰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组内讨论完成后,再进行组间讨论,让学生对文章特点更充分的掌握。通过成员之间以及小组之间的交流,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掌握不同的学习方式,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应注意,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學习情况,保证分组的合理性,各小组的平均学习水平相当,以确保互动教学的实际效用。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增添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力。教师是传授语文知识的主导者,对新课改的实施效果有直接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式,不但重视讲解理论知识,还需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交流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此外,教师也可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开展语文教育活动,为学生语文实践创造机会。比如,开展诵辩论赛、是个诵读比赛等,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语文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意识到自身的责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互动教学、情景模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邓清方.对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探索[J].报刊荟萃:下,2018(1):113-113.

[2]张丽.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7(25):61-62.

[3]张启银.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75-75.

[4]张龙.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初探[J].新课程(中),2017(3):154-154.

猜你喜欢
教学思路新课改初中语文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