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9-03-18 02:00黄淑莲
关键词:数学课学习习惯学生

黄淑莲

【摘要】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学生没有良好学习习惯所造成的后果。

【关键词】  数学课 学生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79-01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低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一)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二)仔细观察,用心去记。(三)规范地写,准确地算。(四)及时检查,调节思路。到中高年级还要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融会贯通地加以培养。

一、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数量关系怎么样?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得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能力的形式。

二、仔细观察,用心去记

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高年级教材中线段图较多。从低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如:在教9加几与8加几时,先让学生说一说9加几与8加几有什么相同与不同;9加几与8加几的计算方法相同,都用凑十法。不同点是:9加几想9加1等于10,把另一个加数拆成1和几;而8加几想8加2等于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拆成2和几。这样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让学生用心地记,指的是记数学中的常用数据(如3.14×1,3.14×2……),记数学中的公式、法则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三、规范地写、准确地算

小學低中年级,数学课上的书写很重要,如一年级学写等号时就有学生不按格式写,再如书写数字、答题等,书写时既要快又要规范。计算更为重要,强调规范书写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贪快,不图准,这样是不行的。

四、及时检查,调节思路

小学生多数乐于做题,而没有检查的好习惯,甚至不会检查。在数学课上训练学生检查的方法是:一看是否抄错题或数;二看运用公式是否准确,计算过程是否出错;三看答题书写是否完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一题解则是体操中常用的动作了。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更应教给学生一题多解的方法。如在教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我教给学生几种解答方法,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但必须指出的是应该注意指导学生从中选出最优法来解答。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高年级,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训练学生把验算看作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验算中,学生经过“自我反馈”,不仅可以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错误的原因,调节解答思路,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课学习习惯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学生写话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网红”数学课
不计算比大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