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出现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3-18 11:52刘立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问题

刘立红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过去相比虽然有了一定进步,但在教学内容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效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问题,要增强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改变错误认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形势与政策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01-01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领导、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全国各高校如何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科学指南。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新时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置存在自主性,没有严格按照《意见》规定设置

自《意见》发布以来,高职院校大多改变了过去缩减形势与政策课课时的做法,基本按照《意见》规定“本科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专科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共计1学分”[1]进行教学计划安排,但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存在自主性,没有严格按照《意见》规定的“开设好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开设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开设好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开设好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2]这四个方面进行专题设置,存在根据个人喜好设置教学内容的现象,對自己比较感兴趣或熟悉的专题进行多课时讲授或重复讲授,回避敏感政治热点专题。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没有跟上时代发展

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专业课建设轻视公共课建设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形势与政策课由于内容不稳定、学期课时较少,通常不是教学检查的重点,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形势与政策课并不十分重视,任课教师也基本由兼职老师担任,且很少进行任教前的选拔考核,几乎都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这些教师通常在兼形势与政策课的同时,还在上其他的公共课,如就业创业、军事理论、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学科专业背景五花八门,很少进行专业培训,同时由于人员分散且以管理人员为主,也很难开展专题研讨。

3.教学实效性有待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教师队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掌握了解最新理论动态、信息资讯,必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身兼数职,既要从事管理工作,又要任教多门学科,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少有研究,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大多根据教研室提供的课件资料照本宣科,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答疑解惑,教学有“走过场”的嫌疑,教学效果欠佳。

二、增强新时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纠正个别领导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错误认识

认知是行为的先导。要增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首先就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关于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意见》进行了这样的表述“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3]。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立德”就是要让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明大德最重要的就是爱国爱党。这种爱不仅是爱历史上的党和国家,更是对现实的党、国家的热爱。“树人”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具备“四个自信”坚定信仰者,这种自信和信仰既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更来自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的准确判断。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如何正确看待新时代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如何正确分析党内出现的问题等,都关系到高职学生“四个自信”的确立,而这都需要通过形势与政策课进行教育引导。因此邓小平曾经提出“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做的努力”。[4]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形势与政策专兼职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主导者,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学实效。当前影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增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的关键。

第一,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兼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按照《意见》要求,建立一支专职教师负责组织,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教师队伍中择优遴选“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建立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退出机制。

第二,制定严格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对形势与政策教师的管理和考核。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5],可见制度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增强实效,关键在于教学管理。因此高职院校应制定严格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管理机制,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和考核,组织专家不定期开展推门听课、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使那些滥竽充数、浑水摸鱼、得过且过的人无所遁形,一经发现即退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通过制度的完善和严格落实,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自觉加强最新理论学习,及时了解最新信息资讯,钻研新教法,探索新方式,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其效果自然就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2][3]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页

猜你喜欢
新时代高职院校问题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