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的六个关系

2019-03-18 01:58许修和
商情 2019年1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信贷风险效益

许修和

【摘要】本文浅析了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中的六个关系,它们分别为:信贷总量增长及结构调整优化的关系、商业银行的发展与信贷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统一性与区域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关系、 提升商业银行效益与控制风险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风险之间的关系、政策合规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希望本文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经营管理  结构调整  总量增长  信贷风险  效益

一、信贷总量增长及结构调整优化的关系

在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信贷业务仍是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利差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在当前内外部经济环境下,信贷规模的总量和质量关系着银行的发展前景甚至存亡。信贷客户数量及规模总量的增长是银行利润增长的重要保障,因此经营中应注重信贷市场的开发与拓展。但在追求总量增长的同时,需采取风控措施调整及优化信贷结构,保障银行的长远利益。银行在激烈营销优质存量客户的同时,需甄别营销新产业、新技术客户,并注意区分信贷业务与风险投资在介入企业发展阶段的区别。

我国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比较青睐,信贷业务经济成分分布不合理,另外在行业、期限、品种等方面也存在结构不合理情况。根据信贷结构现状,银行应对集团客户、高杆杆国企、房地产企业、两高一剩行业加强风险管控,同时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把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政策取向的基本点。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与信贷的风险管理的关系

商业银行的发展与信贷的风险管理密切相关。风险管理需采取一些程序和制度控制信贷高风险扩张,这就导致了信贷总量增长和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但风险管理能防范和化解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降低信贷资产的不良率,促进银行的发展。银行信贷的发展与风险的管理是一对辩证关系,经营中应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健康发展。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发展的重要保障。银行面临的风险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为员工的道德风险、能力风险和操作风险。针对内部风险,银行应通过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避免。而对于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信贷资产集中投放等外部风险,银行应针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追本溯源,举一反三,制定相应的风控措施,修补单项品种管理办法及政策漏洞,避免区域、行业、品种等方面的集中度风险及同问题重复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应秉持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控能力,加强调查、审查、审批、后评价、贷后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全流程管理,合理授权,并通过报备对不良率较高的区域、行业、品种进行穿透式管理,确立稳健的风险偏好。商业银行的有效发展离不开风险管理。

三、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统一性与区域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关系

风险控制能够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银行需根据风险的成因、特征、传播途径,形成高效的风控体系及一系列的风控规则,这就要求银行坚持信贷政策与风险偏好的统一,这也是银行治理的关键。风险偏好是在自身的风控能力范围内,为保障稳健经营,能够接受的风险种类及程度。风险偏好与信贷政策的统一能够健全风险管理。另外在执行国家政策方面也要求银行信贷政策与之保持统一。同时银行在执行信贷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应将区域特征统筹考虑,实现信贷政策统一性与区域差异化的结合。某些地区可能具有独特的产业集群、金融环境,因而银行可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给予差别化的政策。在信贷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可整合总分行、各部门的区域、行业方面的研究力量及成果,通过大数据分析、风控系统等工具提升风控能力,合理兼顾差别化政策,实现灵活操作。

四、提升商业银行效益与控制风险的关系

商业银行容易忽视风险控制对银行效益的促进作用,而着力于风险控制给银行效益增长带来的限制作用。银行会对授信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提高准入门槛,有一些客户会被拒之门外,限制了客户数量和信贷规模的增长,好似阻碍了银行效益的提升。事实上,风险控制和效益的提升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风控可以有效减少不良贷款,在减少银行经济损失方面功不可没,实质也是在创造利润。一笔贷款本金的损失需要大量贷款产生的利息方能弥补,因此风控是银行效益提升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风险与收益密切相关,高風险业务可能带来高收益,低风险业务收益一般较小。针对于此,银行可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信用度、发展前景等因素综合考量,对信誉好、还款能力强、具有发展前景的客户实行利率上的优惠,相反,则在具备风控能力的前提下,提高相应业务贷款利率。

风险与效益相辅相成,控制风险能促进银行效益的增长。正确把握风险与效益间的关系,可增加高质量客户数量,夯实客户基础,实现银行的稳健运行和长足发展。

五、当前发展与长远风险之间的关系

商业银行应在追求当前发展时,兼具战略眼光,为将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不是留下隐患。银行信贷业务存在不良率上升、风险不断暴露等现象,与银行专注于当前发展,忽视长远风险密切相关。

例如一些银行为了完成短期内的考核目标,而为一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高风险客户贷款,置贷款压降目标及风险提示于不顾,放弃了长期的风险管控及长远利益。银行应纠正并杜绝经营中的短期及短视行为,在追求当前利益时兼顾长期利益。另一方面,短期利益又是长期利益的阶段性体现,长期利益蕴含于短期利益之中,因此不能单一地强调长远风险管控,而不谋求当前的发展。为了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风险的关系,银行须在开拓市场时重点发展高质量的信贷客户。银行应立足于当前发展,在确保当前发展目标完成的基础上着眼于长远风险的管控及长远的利益,及时动态调整信贷的投向及风险偏好等发展战略,实现健康稳健持续发展。

六、政策合规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政策合规即指在信贷工作中,银行员工必须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不触碰监管红线和风险底线,严格遵循并落实相关要求。但如果只注重政策制度,忽视有着特殊性的客户,难免会犯教条主义。而只注重客户,忽视法律法规及政策,则可能受到处罚。故在把握政策合规性的前提下要兼顾灵活性。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宏观政策要求的信贷业务,要坚守底线,绝不介入。对不符合内部政策制度的业务,要在理解透彻政策制度的内涵及外延的情况下,充分分析市场及客户的特征,避免风险预估的扩大化,抓住风险的重点及实质,报有权行审批突破制度事项,实现灵活的信贷经营。

七、结语

本文浅析了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中的六个关系。信贷总量的增长是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中应该注重信贷市场的开发与拓展。但在追求信贷资产总量增长的同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及优化信贷结构,保障商业银行的长远利益;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与风险的管理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因此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运作中,应该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在执行信贷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应将区域特征统筹考虑;风险与效益相辅相成,控制风险能够促进银行效益的增长。银行效益的增长得益于风险的有效控制。正确把握风险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和长足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当前发展,在确保当前目标完成的基础上着眼于长远风险的管控及长远的利益,及时动态调整信贷的投向及风险偏好等发展战略,实现银行的健康稳健持续发展;在把握政策合规性的大前提下,实现灵活的信贷经营。

参考文献:

[1]汤振羽,陈曜.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博弈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1,(4).

[2]梁琪.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3]梁琪,黄鹂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探索[J]. 南开经济研究,2002,(6).

[4]刘国靖,张蕾.基于风险矩阵的商业银行信贷项目风险评估[J]. 财经研究,2004,(2).

[5]李仁杰,王国刚.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信贷风险效益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