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物学之有道言之有理

2019-03-18 11:48刘雪芬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家团研究性学习说明文

刘雪芬

摘 要: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种学习方式可弥补传统的以“注重对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方法的把握”的说明文教学的不足。以《鲸》为例谈谈研究性学习在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说明文;研究性学习;专家团

说明文是以阐述事物特点、解说事理为主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占了八分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说明文教学往往以注重对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方法的把握为基本任务,以教师的讲析为主要形式,长此以往,必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扼杀学生的人文素养,更不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潜能。

那么怎样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弥补传统说明文教学的不足呢?研究性学习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的知识去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引领学生立足教材,放眼书籍网络,面向多种,收获多多。这里的收获更是一种探究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为例,谈谈研究性学习在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立足教材,着眼生本,科学制订研究计划

说明文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还设置了专门的说明文单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明确提出说明文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确立说明文具体目标时必须依标扣本,紧紧围绕年段目标设置。

(一)解析教材,领悟主题

《鲸》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说明性文章。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进行介绍,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富有可读性。文后安排了一个资料链接,讲述了鲸的现状,呼吁大家都来保护鲸。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对此我们的认识是:让学生享有充分的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二)基于学情,把握起点

通过前两个学段的学习,学生对于说明文已不再陌生,也能较熟练地辨析各种说明方法。对于像鲸这样的庞然大物,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让他们从文本学习延伸到课外,相信他们是有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的。再说,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这也就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但对于研究性学习的选题确定以及怎样高效地开展活动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

为此,我们将以说明文《鲸》的学习为契机,加入联读文章《鲸鱼在唱歌》《鲸的种类》《怎样知道鲸的年龄》等,开展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然后通过对鲸的主题研究活动(小课题研究),拓展学生对鲸的认知和思考,培养学生对鲸的热爱,提高保护鲸的意识。

(三)明确目标,制订方案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在分析了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我们制订了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活动方案。以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以老师和家长协助相结合,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归纳实践、探究、交流汇报等活动,激发学生保护鲸的热情,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探索地球生物的兴趣。

二、问题导研,学习单导学,有效开展探究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是确定研究课题,需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问题导研

研究性学习把“问题”作为“学习”的突破口,围绕“问题”展开,而问题正是创新的起点,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1.在老师引导下提出研究课题

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显过程。我们的质疑课堂一直在强调这个。以提出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下确定主题,是小学阶段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方式。在《鲸》一课的前置性作业中,安排填写“鲸的名片”的练习,这其实也是引导学生长文短读的方式,如:

我的名字叫鲸,是世界上( )的动物。如果我把嘴巴张开,里面放上一张桌子,周围坐上( )个人绝对没有问题。我生活在( )里,跟牛羊一样用( )呼吸,是哺乳动物。我们有两大家族:一类是( ),一类是( )。有人叫我“鲸鱼”,千万不要误会,我可不是鱼哟。

上课伊始老师把名片发给学生,并随机采访有何疑问,学生一般会提问:鲸到底有多大?鲸生活在海洋里样子像鱼可为什么是哺乳动物?鲸的两大家族又是怎样的呢……然后把学生的疑问统整一下,这些问题就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2.通过学生质疑提炼出研究课题

如果说老师引导下的问题产生较多地局限于文本,那由学生自己质疑所产生的问题则带有更大的拓展性。说明文在介绍说明对象的过程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空白以引发读者的思考。教学中,注重对这些空白点进行探究,注重向课外的延伸拓展,将会使学生获得意外的收获。“鲸是怎样进食的”“鲸又是怎样呼吸的”“庞大的鲸睡觉有什么不同之处”“鲸的生长速度快吗”等等这些都是来源于课文的简略处,却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而这些无疑为更好地认识鲸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课题。

3.从相关资料里生发出研究课题

一是联读课文。《鲸鱼在唱歌》《鲸的种类》《怎样知道鲸的年龄》的介入,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鲸的知识,这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获得了关于课文主题的丰富认知。“鲸的奇妙之处”成为孩子们探究的课题。

二是课文后资料袋里有关鲸的资料。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能产下一头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急剧减少。如,体型最大的蓝鲸,目前仅存不到50头。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经灭绝。这让学生震惊。“人们对鲸的伤害有多少”“我们能为鲸做些什么”等问题也引发了学生的探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保护鲸的想法就这样被激发了。

(二)学习单导学

教师提供学习单的意义在于:一是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窍门、走捷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树立学习信心。二是帮助困难生,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多次反复,学生会感悟什么事情都可以有方法,从而培养出遇到棘手的事情就研究化解方法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终身发展是相当有益的。一般来说,学生愿意运用教师提供的学习单。但是,并不排除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在《鲸》一课的学习中,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学习单若干,如关于“鲸为什么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的研究性学习单:

1.通过对课文第( )段、第( )段、第( )段的学习,我们知道鲸为什么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了。请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鲸的进化过程吧:(请用图演示)

2.鲸的进化过程可是很缓慢的,这从文中( )( )( )这些词可看出。

3.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还表现在( )( )( )。

4.现在大家知道鲸是哺乳动物了吧。我们设计了一场智力题,谁能解答呢?(略:鱼类比赛的故事)

有了以上的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更为规范、有效,这也是对课文内容进行自我梳理和整合的过程。

又如,在研究关于“鲸的奇妙之处”小课题时,我们从“联读活动后对鲸的认识”“搜集资料后对鲸的认识”“观看视频后对鲸的认识”等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这也提示了学生放眼书籍、网络学习的方向,是让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过程。

三、新闻发布,专家解疑,焕发课堂勃勃生机

以“研究小组”开展探究之旅,以“专家团队新闻发布”呈现学习所得的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作为每一个主题的研究者,他们都是“专家”。老师作为策划者、主持人,提供了供参考的新闻发布流程,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汇报学习收获。在整个活动中,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或许也是一个提问者,有时也是一个解答者,但更多的时候是在静听。于是这个以“专家团队新闻发布”“专家团解疑”的形式让课堂精彩多多。记录几个场景——

现场一:关于“鲸的大小”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都说鲸很大很大,到底有多大?下面我们有请“鲸有多大”专家团队来发布最新发现。

“专家团”:鲸的大可用“庞然大物”“硕大无朋”来形容……(积累了好词)

“专家团”:课文是运用了多种方法来说明的。如“作比较”……

现场提问:奇怪,怎么不跟我们最熟悉的猫啊、狗啊、象啊去比?

“专家团”:是啊,象的确够大,但鲸竟比象大了五六十倍,最大的甚至达到100倍呢。

主持人: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所以用——比较。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所以用——比较。【板书:作比较】

“专家团”: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旁边还有人示范动作)

观众席:那鲸要是合上嘴了怎么办?那不就没命了吗?

“专家团”:所以我们是不会让你们白白去送命的,作者也不会同意。这句话里有一个词说明这只是设想,而不是真的去,是哪个词啊?——要是【板书:作假设】

……

现场二:关于“鲸的进食”新闻发布会

“专家团”:现在由我们来介绍须鲸的吃食……

现场提问:那齿鲸的进食又是怎样的呢?(课文没有提到这一点)

“专家团”:先把课文中写须鲸吃食的句子画出来,在动词下面加重点。然后我们和同学互动一下:请同学说说齿鲸的吃食。(把难题抛给了观众)

观众席上有同学按照须鲸吃食的样子做了些修改。

这时“种类深入组”有同学站起来了,他说:“齿鲸是没有鲸须板的,它不需要从鲸须板把水滤出来,而是张嘴直接撕咬,咀嚼后直接下咽。”

主持人:这真让大家长知识呀!

……

如果在提问的过程中碰到其他组的交叉问题,同学们又会现场请教。“专家团”真不是“盖”的,這是一次全班参与进来的汇报。对于“鲸”,这个陌生却又充满吸引力的生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了全面的认识,在课后写话“鲸的自述”中完美呈现。最后大家又从“情感态度”“合作交流”“学习技能”“时间活动”“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

总之,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但熟悉和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特色,而且学会了搜集、分析、综合的研读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整个研读、发现、交流的过程也是思维创造的过程、自我超越的过程。每一次学习,都伴随着兴趣的提高,信心的增强,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何乐而不用呢?

参考文献:

郑凤梅.说明文研究性学习的原则[J].综合天地,2006(7).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专家团研究性学习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