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3-18 16:38石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石娇

摘 要: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查,从专业类别、教育程度、前期准备及城乡差异下返乡意识差异等角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简单呈现,就这些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要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可行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是职业的准备期,其主要目的是在于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作好准备。本文经过实地调查,共收取问卷388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基于对有效问卷的部分分析阐述本文观点。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一)基于专业区别的重视度

经过调查,哲学、医学、教育学专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知度认可度很高,哲学占86%,医学占77%,教育学占67%,位列前三。法学、艺术学、管理学、理学专业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比较重要。这些专业持这一观点的学生分别占67%、48%、46%、44%,亦是该专业主流。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也不用做的群体样本中显示农学专业学生占50%,相当于其他各专业之和。

(二)基于受教育程度的认知

学生受教育程度不同,对职业生涯的认同度亦不同。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传统认知中教育程度越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越高这一观点与调查结果不符。调查发现,非常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比例占本科总人数49.27%,占高职阶段学生总人数63.12%,占大专总人数33.3%。高职学生的重视度处于最高。同时,做过非常清晰的长中短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中,本科占16.79%,高职学生占31.58%,大专学生占23.91%,高职学生处于最高。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具体年级分类中,高职学生中的大二群体88%的学生做过清晰的长中短期规划,为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年级中占比最高的。

(三)基于年级的前期准备

调查显示,不论是本科学生、高职学生还是大专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并且有规划面对未来的人群都是本样本中占比最高的群体,次高群体是有能力无规划走一步看一步的学生,显示出了学生整体能力自信。在为职业生涯规划所做的准备上,去除“其他”的影响因素,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普遍重视度比较高的是获取本专业证书、通过英语四级和到相关公司实习,其中大四学生在各方面证书积累度上处于最高状态。通过对选项“其他”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在“其他”选项中学生多数为结合自身家庭背景、家庭社会关系以及潜在社会资源来影响自身的发展规划。这一选项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在大一时处于最高影响状态,大一到大三之间逐年递减,大四时出现了一定幅度回暖。

(四)基于户籍的城乡选择

调查样本82.9%为农村户籍,17.1%为城市户籍,在城市户籍中有意愿在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比例为0%,在农村户籍中有意愿返乡发展的大学生占比为41.6%。在这些大学生有意返乡发展的原因中陪伴父母占比最高为38.66%,他们最希望从事的工作是自主创业占36.97%,高于从事公务员意愿的23.53%。在对农村大学生是否愿意去其他农村服务建设的调查中,愿意在300千米范围内进行服务的占90%,个别同学愿意到远离自己家乡的其他农村去,这其中不乏有配偶家乡的情况出现。在对将意愿落实为行动回到農村去的深度访谈调查中,有大部分想去但现实不允许去,有部分呈观望态度,有部分表示如果条件满意就会去。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

(一)专业发展

调查表明,各专业为自己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比例为66.67%,其中39.71%的学生为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自己的兴趣,并且考取了本专业证书和相关专业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并已有公司实习经验。工科学生受到专业的影响,几乎是惯性思维考虑到相应企业从事技术工作,鲜少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传统猜想其有更精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所不同。文科特别是新文科,在就业压力增大的社会背景下,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最高,尤其是哲学专业这一适用于任何行业的“万金油”专业,对未来的规划性更强。

(二)课程安排

课程性质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必修课时,76.7%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较高,并且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选修课时尤其是通识选修课时,学生多数会选择随波逐流修学分。课程开设时间不同导致学生对其重视度不同。大一和大四的重视程度较高,大二和大三较低,没有形成一个动态、系统、分阶段的引导。

(三)社会关系意识

调查发现,在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因素中,不论是何种教育程度的学生,占比最高的选项是“其他”。不论是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大四,占比最高的选项依然是“其他”。在抽样访谈中,明确回复的确切答案中,其他主要考虑的是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和能够动用的社会资源。在进一步的深入访谈中,这些依赖的社会关系大多数是弱关系,大多数社会资源并不多社会地位并不高,出于家长的好意往这方面规划。这说明社会关系意识在现在学生意识中占据较大的主体地位。这种意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相对较快地找到工作实现就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状态,不利于广大青年大有作为地开拓自己的视野与践行自己的真实理想。

(四)城乡差异

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乡村的发展关乎国家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我们也进行了城乡调研分析。在分析中发现,城乡差异是农村大学生不愿意返乡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农村就业机会少、城乡差距大且政策落后于城市、生活水平低且设施设备跟不上。在对城市土生土长的大学生进行调研时,发现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不理解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多数城市生长的大学生对乡村的印象还停留在父辈甚至祖辈时的乡村印象上,这个不当的认知差异也阻碍了大学生群体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措施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在各个学期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断地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把这门课真实地做到位。使大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向大学新生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教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步骤和方法,重点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调动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主动性。将课程列为必修课或考试课,提升学生认识积极性。设立职业规划导师制,根据学生大一到大四的个人积累与变化实施针对性引导与规划,使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明确不同阶段的任务。建立第二课堂,不仅邀请知名权威人士为同学们做指引,还有第二课堂上的校友及同學分享答疑,更从校友企业为同学们找到践行岗位去实习,为同学们接受更好的规划实施引导提供条件。

(二)设立专业的规划指导队伍测评体系

各高校可以招聘引进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专业人士,在校园中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办公室,开设相应的研究及咨询部门,为同学们提供科学性、人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并且对该专业的老师给予重视,更是要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鼓励,进一步地提升他们对指导学生的责任感。对大学生而言,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价值观、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的特点,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为实现职业目标,提出方向性的设计方案。因此,建立咨询平台和科学的测评体系是尤其重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高校可以借鉴国外惯用的测评项目和方法,对每个学生有针对性测评,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定期跟踪测评及不定期抽样测评,提出完善及改进方案,结合学生与学校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测评体系,帮助学生真实了解自我,寻找优点和不足,制定出量身定制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注重精神自信与心理引导

制定职业规划首先考虑自身兴趣实力,再结合对自身发展有契合作用的社会关系进行进一步优化是正当逻辑。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先考虑社会关系,只为就业,对于真正的高质量就业还有很远距离。这一点,从大学生自身找原因主要是心理上不自信、精神上有依赖、行为上有妥协。故将精神自信与心理引导适度引入职业生涯制定实施过程至关重要。在大一阶段,通过专业的心理探索,能够让学生对自身性格、兴趣以及气质类型所适合的工作类型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在大二阶段,通过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人际交往训练、情绪管理的实施以及部分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制定职业规划。在大三和大四阶段进行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发现自身长处,寻找精神自信,疏导比较心理和紧张状态,引导学生培养独立自主自立精神,避免职业生涯规划陷入社会关系陷阱与大众舆论旋涡。

(四)国家政策支持

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与长治久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创业的基础、依据与引导方向。国家提倡乡村振兴,建立美丽乡村,第一需要是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是不可或缺的,支持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出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返乡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中,城乡差异大、农村就业机会少、农村政策落后于城市占主要部分。在国家出台政策时应给予农村适当的利好发展政策,出台适合农村环境的就业创业政策。“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同时加大对农村建设成效的宣传,让更多的城市人群和农村人群了解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农村风貌,减轻城市人群对农村误解的同时也可以吸引多元化群体将长期职业规划放到祖国的农村中去,为国家发展做出更长远贡献。

五、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于个体影响到其个人一生的发展,于群体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声誉,于组织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尽管专业、受教育程度、年级、社会环境会对其在重视度、认知、前期准备、返乡意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学校主体努力、个体浸入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的社会协同前进的机制下会取得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