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大棚种植系统

2019-03-19 19:09王金翔
广东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反季节大棚作物

张 杰 王金翔



浅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大棚种植系统

张杰王金翔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物联网本身属于互联网以及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技术的载体,是一种能够让各种独立的普通物体实现互通的网络。如今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蔬菜大棚种植系统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从而让蔬菜大棚的种植系统更加的智能化。文章就物联网对于智慧大棚种植系统的影响进行讨论。

物联网应用;智慧大棚种植系统

1 物联网在当今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1.1 生活中的应用

物联网相比于互联网,主要目的是物质之间的相连网络。相比于传统的网络,物联网更能让人们直观的认识到物质之间的联系,而这些物质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都属于生活必需品的层次。通过物联网,我们能够了解到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够了解到物品何时需要更换和维修,从而保障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物联网在很多地方都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大多数自动设备均以物联网作为基础,例如智能贩卖机,智能交通系统,智能运动检测。各种智能化的产品已经逐步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相比于传统的非智能系统,智能系统会通过各种外界的因素做出分析和反应,从而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和工作路径。

如今在我们大部分的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影子,从我们最常见的角度分析:很多地方的交通和导航通过物联网的操控从而规划出最合理的行驶路径。可以说将来物联网的应用将会更加的广泛。

1.2 农业中的作用

智慧大棚种植系统属于农业的范畴,本文主要是探讨这个方面,除此之外,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也应用于园艺业,畜牧业,各类肉蛋奶等食物的生产之中。由于物联网很多地方都和人工智能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物联网的应用在蔬菜大棚的智能种植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的应用,现代化的大棚种植技术已经逐步开始普及。通过物联网,人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各种种植和生长时期的土壤状况,通风情况,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光照状态等各种外界因素以及作物本身的生长情况。从而进行调节,来达到生产更高质量蔬菜的目的。在未来的智能种植当中,人们可以借助物联网而通过人工智能对蔬菜的生长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近年来大量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让不少科幻电影中才能出现的场景变成了现实,在未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农业方面,由于农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人类的饮食和生存几乎都受到农业的影响,所以在将来,智慧性的农业科技普及,对人类的生活发展水品的提高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2 大棚种植技术的分析

2.1 传统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

蔬菜大棚系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多地区通常都是为了进行反季节蔬菜的推广使用该技术,从传统的蔬菜大棚技术角度分析,大多数都是基于人工对于蔬菜的培育和养殖。成本相应会很高,在当代社会不断的发展中,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蔬菜等各类食材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在科技应用和发展之前,人类通常只能吃应季的蔬菜和水果。在我国,部分南方地区由于常年温暖的环境,对于应季作物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在北方的广大寒冷地区,很少可以吃到应季作物。长久以来人们只能通过在秋天大量的囤积蔬菜而更好的过冬,从而降低了蔬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部分地区的人们为了吃到新鲜的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南方部分地区运输而来,从而增加了运输成本,新鲜度也得不到保障。另外由于反季节作物产量稀少,供不应求的的原因,反季节作物的价格也会相应的提高。从而降低了人们的购买欲望。

在种植大棚诞生之后,很多地区的反季节作物的种植得到普及,之前大量反季节作物供不应求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是如今,反季节大棚的应用还不是很到位,高额的成本依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对于智慧大棚的研究和设计,在将来,智能大棚的应用会将各种反季节作物的普及变成可能,同时也会降低相应的成本,让人们在任何季节都会吃到自己喜欢的蔬菜个水果,看到想看的观赏作物,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品,带动相应的农业经济发展。

2.2 智慧大棚技术的应用

智慧大棚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一门农业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已经逐步发挥它的作用。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通过物联网的应用,例如农业信息感知技术,处理技术和传输技术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除了各类植物性农产品之外,像动物性的养殖场,屠宰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物联网技术。而智慧大棚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将来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慧大棚技术已经可以在一定方面上实现自主种植。对于各类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控,从而保证其质量和产量。在将来,智慧大棚技术也许会通过对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对环境因素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对各类作物的生长质量也能够严格把关,争取生产高质量高营养的各类农业作物。智慧大棚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化来部署农业生产现场的种植环境,对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通风以及病虫害等各种因素实时监控,从而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利用智能系统对植株进行观测和调节,从而保障了各类作物的生长情况。

2.3 智慧大棚种植系统和传统大棚种植系统的对比

智慧大棚技术主要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普通大棚技术,智慧大棚技术有着更高的发展前提。从一些角度来讲,传统大棚技术是智慧大棚的基础。很多人由于看到了传统大棚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才会在此基础上通过智慧大棚种植技术对其做出改进。

传统大棚技术大多通过人工干预来进行各类作物的种植,在此前提下,人工成本是必须考虑的话题。而随着智慧大棚的应用,很多地方已经可以相应的减少人工成本,从而将这部分成本用于培育更加良好的作物以及对新型种植技术的探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传统大棚中一般是通过人为的观察,从而确定作物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浇水施肥,而浇水施肥等各种工作也基本是通过人工来完成。随着智慧大棚技术的应用,很多时候人工智能都会代替人工的工作,通过物联网以及计算机分析,利用各类设备对作物进行浇水施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成本。当然在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设备的调试和维护,来了解智慧大棚的工作原理和不足之处,从而做出一定的改进。

2.4 智慧大棚未来的发展影响

由于智慧大棚的优越性,在未来将会更加的普及,逐步变得平民化。很多以农业为生的人可能都会学会相应的应用,从而大力带动农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由于智慧大棚将会减少大量的人工成本,只需少部分人即可操作,所以各地务农的人口可能会相应的减少,很多人也会通过外出打工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或者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从而带动经济生产力。从侧面角度来看,可能会对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此类人员的增多。

从农业角度来讲,由于智慧大棚可以实时监控各类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周期,可能会有利于培养更多新型的经济作物和各类农产品,从而带动农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3 结语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在智慧大棚的应用之下对农业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智慧大棚在将来也许会成为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离不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很多时候也证明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智慧大棚的应用,将会对我国的农业和物联网技术带来新的运营方式,是一场革新式的技术。相信在智慧大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下,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依托,这样新型的技术可以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变革。

[1]关强,陈洋.对目前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143.

[2]周国振.物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种植与管理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06):178.

[3]王伟.论冬季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栽培[J].农民致富之友,2018(22):67.

[4]潘佳健,马越,王光辉.新型农业大棚智能系统的发展与建立[J].吉林农业,2019(07):78.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17

张杰(1996- ),男,汉族,西省五台县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物联网工程;王金翔(1982- ),男,汉,湖北荆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S625

C

2095-1205(2019)04-31-02

猜你喜欢
反季节大棚作物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