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多糖的药用功能研究进展

2019-03-19 19:09张梓健刘佳慧李秋双宋育琳
广东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玉米须提取物自由基

张梓健 刘佳慧 李秋双 宋育琳 张 蕾



玉米须多糖的药用功能研究进展

张梓健刘佳慧李秋双宋育琳张蕾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研究发现玉米须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文章对其药用功能进行概述,并对其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展望。

玉米须;多糖;药用功能

玉米须是禾本科植物玉米(ZeamaysL.)干燥的花柱和柱头,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的玉米须可长达30 cm,须直径为0.5 mm,呈现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具有一定的光泽,略呈透明状,柱头一般为2裂,叉开,质柔软。玉米须作为一种常用的药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收录,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及应用价值。

1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

1.1 抗菌作用

玉米须对很多菌种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何余堂等研究发现活性炭和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 脱色后的玉米花丝多糖可以抑制一些菌种的生长如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假单孢菌,且和未脱色的多糖抑菌效果相当,但如果采用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对玉米须多糖进行氧化脱色则会影响其抑菌活性,导致抑菌活性下降[1];此外,经过脱蛋白、脱色后玉米花丝多糖对细菌的抑菌效果比真菌效果好,尤其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更好,另外玉米花丝多糖对不同的细菌的抑菌效果不同,例如对绿脓假单孢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玉米花丝多糖对不同的真菌的生长影响情况也不同,如丝黑穗病菌>白色念珠菌>玉米小斑病菌>酿酒酵母>玉米条锈病菌[2]。此外,玉米须的油脂提取物可增加面霜的抗菌成分的稳定性[3]。

1.2 抗肿瘤作用

用玉米须的醇提取物在体外对一些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研究发现玉米须多糖可以在体外培养的情况下对骨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具有诱导人肝癌SMMC-7721 细胞凋亡的现象,进而可以抑制SMMC -7721 细胞的增殖,其抑制效果具有作用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4]。

1.3 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 DM),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它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是相对缺乏而导致的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的现象,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几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位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慢性疾病,并且严重的糖尿病常常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有研究显示应用玉米须具有一定的降血糖的效果,有人研究将玉米须的发酵剂作用在糖尿病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的提高小鼠体内的肝糖原的含量,并且降低了小鼠的体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降血糖效果[5~6]。梁启超等研究报道发现提取的玉米须水溶性多糖具有明显降低小鼠血糖的效果,他通过给糖尿病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玉米须水溶性多糖一段时间后,实验发现中剂量组(200 mg/kg)和高剂量组(400 mg/kg)的玉米须水溶性多糖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值,且具有差异显著性(P<0.01 ),并呈现量效关系,其中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效果相当[7]。另有研究发现当用不同浓度(3 %、6 %、12 %的多糖溶液)的玉米须多糖灌胃小鼠7天后,皮下注射质量浓度0.1 %肾上腺素,检测小鼠的不同生理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玉米须多糖具有抗肾上腺素所致的升血糖作用。对于玉米须多糖可以降低小鼠血糖的机制问题,有研究发现其可能是通过合成肝糖原或者是调节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含量。以上均说明玉米须具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

1.4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自由基学说是现代衰老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说。活泼的氧自由基与细胞膜、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反应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改变。自由基的氧化损伤是导致机体老化及许多老年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有报道从玉米须提取物中分离出糖蛋白,将它与二硝基酚-卵清蛋白(DVA)抗原相互作用,来研究小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发现玉米须提取物中分离出的糖蛋白可以抑制小鼠体内的IgE的形成,以此来说明玉米须糖蛋白对I型过敏性疾病有效。此外,丙二醛及肝组织脂褐质含量都是抗氧化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将玉米须多糖作用于老年的大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发现血清中丙二醛及脑和肝组织脂褐质的水平明显下降,并且检测发现皮肤羟脯氨酸含量明显提高,同时血清中的SOD、CAT和GSH-Px的活性显著提高,由此来说明玉米须多糖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从而达到抗氧化作用[8]。郭晓强等报道发现,低浓度的玉米须中性多糖对1,1-二苯基-2-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酸性多糖对自由基的生成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但两者都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作用效果不如维生素C的效果好[9]。

1.5 利尿和抗尿路结石形成作用

玉米须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利尿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氯化物的排出量来达到作用效果的。张艳等通过将提取的玉米须粗多糖和采用Sevag法精制的多糖(多糖含量54.0%)分别作用于小鼠体内,发现精制后的多糖可以明显增加水负荷小鼠的排尿量(P<0.05 ),而且同等浓度下,精制的多糖效果更好[10]。还有研究报道发现玉米须水提取物对碳酸盐类的结石有一定的作用效果,它可以溶解肾结石[11]。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作用效果不是太强。

2 营养价值丰富

玉米须分离及鉴定的化合物主要有黄酮及其苷类、维生素K、谷固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等,也含钾、钠、钙、铁等11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玉米须提取物为原料还可生产相应的食品、药品或化妆品等。

3 前景与愿望

玉米属于我国的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价值,作为一种具有保健、治疗功能的药材,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还不十分清楚,作用机制还没有弄清楚。目前对玉米须的开发报道仅停留在药理活性和提取工艺方面,开发的新产品比较少,但由于其开发利用时间短,所以还没有广泛流行。因此利用率较低。本文通过将玉米须的各种功能进行概述总结,有利于玉米须的功能的开发,如能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玉米须的各种药理作用,将研究重点放在玉米须的综合开发利用上,必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何余堂,宫照杰.玉米花丝多糖脱色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18):50-53.

[2]何余堂,潘孝明,王兵兵.玉米花丝多糖的分离与抑菌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4):119-122.

[3]OgiletsMV. Stabilizedbactericidalfacecreams. Otkrytiyazobret.1987(13):16.

[4]吕冬霞,王晓丽,魏凤香,等.玉米须多糖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4):28-29.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7:555.

[6]杨灵玲,农绍庄,崔瑾,等.玉米须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研究[J].食品科技,2011,36(3):152-154.

[7]梁启超,武蕾蕾,才玉婷,等.超声波提取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3):15-16.

[8]梁子安,李海剑,王克定,等.玉米须多糖对老年大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核农学报,2009,23(4):656-658.

[9]郭晓强,何钢,杨轶浠,等.玉米须多糖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5):767-771.

[10]张艳,金海甲,周静姝,等.精制玉米须多糖对小鼠利尿作用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27(2):24-26.

[11] DzhamalievaIBD. Pharmacologicalactionofanextractofcornsilk. SerFizioliMed,1954(3):81.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24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233045),牡丹江市科技厅项目(z2018s075)

张梓健(1997- ),男,本科,制药工程专业。

张蕾(1984- ),女,讲师,研究方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S513

C

2095-1205(2019)04-42-02

猜你喜欢
玉米须提取物自由基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玉米须水降三高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
玉米须
檞皮苷及其苷元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