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019-03-19 19:09
广东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农村金融金融机构

孙 鹤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孙鹤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重庆 401320)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金融体系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像制度不健全、功能配置不科学、贷款困难、监管效率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文章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对策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尤其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小康社会的建成。近年来,虽然农村金融体系在政府的带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阻碍了其发展,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 农村金融体系的涵义

农村金融体系是指在农村地区实行的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而制定的一些金融管理制度,设立的一些金融机构,利用金融政策和方式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其主要标志是货币流通和农民的金融信用活动,进而构建的一套完善的金融体系[1]。

2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金融机构功能配置不合理,信用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导致很多银行从农村地区撤离,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明显减少,营业网点服务范围逐渐缩小,大大减弱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并且面对客户不同需求时,农村金融机构不能为其提供系统、全面的服务,服务类型单一,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再加上,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除农业银行外,其他银行逐渐减少了农村地区的发放贷款比例,甚至还有从农村金融机构挪用资金的情况,致使资金与经济发展出现失衡现象。

2.2 没有建立与之匹配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

由于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建立的比较缓慢,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缺乏抵押担保品,目前我国农村的信用担保业务还不成熟,没有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导致难以满足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的需求。而发达国家比较注重利用抵押担保业务来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滞后性。

2.3 农业保险发展存在滞后性

由于农业保险在深度和规模上都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农业保险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还不到位,更别说建立相关的农业保险机制;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最后由于农民自身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并没有强烈的参保意愿,致使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2.4 农村金融监管效率低下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效率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监管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监管的理念和内容陈旧。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依据主要是通过行政文件实现的,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监管的内容也是对一些业务的审批和检查,其目的是看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经济是否和谐发展,缺乏对风险的评估和分析,监管理念存在滞后性;二是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构问责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作为、徇私舞弊等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有厉害关系的监管人之间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使农村金融监管失去了公平性和合理性。

2.5 缺乏舒适的农村金融环境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缺乏舒适的生态环境,致使农村金融法律体系构建缓慢,金融机构的服务面不广,农村用户在信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根治抵押难、贷款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法律体系的建设存在滞后性。自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建立以来,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即使有也是一些法律效应不强的规章制度或规范性文件,起不到约束作用,仍然存在着经营风险。对于那些非正规金融机构起不到打击作用;(2)农村金融服务类型少。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提供信贷服务外,其他银行在这方面的服务较少,虽然,国家大力倡导支农惠农服务,但积极性依然不高,很多农村地区缺乏担保、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少,覆盖面低。农村正规金融缺乏良性竞争环境,致使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应运而生;(3)农村信用环境比较恶劣。不管是农户个人还是农村地区的企业,法律意识和信用观念都比较薄弱,频繁出现一些个人失信及企业造假的行为,有的企业为了能申请到银行的贷款或逃税,便虚报、篡改、捏造财务数据。再加上农村没有建立统一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没有聘请权威机构制定信用评价方法和对失信行为的惩治机制,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准确的将资金投向有投资机遇的农户和企业[2]。

3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策

3.1 有效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价值

首先,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金融体系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认识,在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规律,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提升服务效率;其次,做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工作,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3.2 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多元化

农村金融结构单一是目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无法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因此,农村金融体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农村金融服务领域,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3.3 建立规范的农村金融合作体系

采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也需要采取合作的方式,但需要建立规范的农村金融合作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为金融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通过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机制,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其中,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金融需求。

3.4 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金融环境与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农村金融体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依托,首先,不断优化法律法规环境。这是建设农村金融环境体系的基础,因此,国家应该积极出台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用法律武器惩治不良的失信行为,建立良性的农村金融竞争环境;其次,构建相应的信用体系。构建相应的信用体系,需在农村搭建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信息逐渐实现透明化。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机制,将信用与信贷业务挂钩,强化各类中小企业及农户对信用的认识[3]。

4 小结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金融体系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是支农惠农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金融体系覆盖范围、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规范的农村金融合作体系、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并在政策的引导下,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1]谷连杰,高晓光.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J].福建农业,2015(1):2-3.

[2]闫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经济纵横,2015(2):45-48.

[3]洪正,王万峰,周轶海.道德风险、监督结构与农村融资机制设计——兼轮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J].金融研究,2010(6):189-206.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33

F323.8

C

2095-1205(2019)04-58-02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农村金融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The Great Unbanked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