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

2019-03-19 19:09陈红英
广东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政策性农村金融金融机构

陈红英



金融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

陈红英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重庆 401320)

随着我国各方面的高速发展,国家各方面的建设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体系就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金融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其中资金不足更是短板,需要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文章就金融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金融;农业现代化;影响及对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必要对农村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指出农业现代化中出现的不足,以及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策。

1 金融机构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

按照金融机构的性质进行划分,其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民间金融。

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金融机构的支持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入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不断萎缩,很多县级网点甚至被撤销,正规金融机构已经无法满足资金的发展需求。(2)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工作存在支持不到位的现象。现代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农业发展银行,然而其网点还相对比较少,各种业务的范围也比较窄,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1]。此外,在网点的设置中,县级往往不设网点,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往往存在支持不到位的现象。在业务范围方面,由于对农业收购资金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导致农业贷款的发放率较低、缺乏有效的信贷资金监管,存在一定的重放轻收的问题,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很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3)农信社的支农力度不足。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是强调农业发展,但自从金融危机过后,农村信用社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经营越来越商业化,导致大批资金流入到风险相对较小的城市金融市场当中。

2 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机制分析

金融资源形成资本后可以通过有效配置投入到农业领域当中去,这种农村金融资源效应是一种使农业产生增值价值效应的过程。其中,通过运作农村金融体系来吸纳储蓄资金,随后将其转化为工业贷款的能力被称为农村金融吸储力。农村金融主要涵盖农业金融资本资源与农业金融组织资源,其资本存量与运作能力是通过货币形式来表现的。农村金融是一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具有农业产业经济属性的概念,同时还具有农村金融机构配置的自愿的获取以及效率运行机制。

合理高效的运作农村金融可以显著提高社会的储蓄水平,进而将其转化为储蓄投资,达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创造有利成长环境的目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本质是一种信用中介,其可以帮助资金盈余方与资金短缺方进行资金融通,例如集中农户手中的货币(资金形式),将货币资金以贷款和投资的形式提供给客户,促进双方的利益共赢。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分配运作是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通过融通资金可以起到合理分配资源,促进经济健康成长的效果。

通过农村金融对农村货币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可以有效降低重复性投资与浪费性投资的发生率,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从价值运动规律的视域下来看,农村货币资金的运动是一种周而复始且时间与形态上相互依存的运动,这一运动过程均反映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情况。资金是整个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起点,同时也是终点,其是社会资源投入与各生产要素的主要代表,可以促进各行业部门与项目之间形成优质的配置结构。与货币资金的分配与再分配相对应的是各行业部门之间对社会经济资源及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结构配置。此外,货币资金的分配与再分配对农村农业经济结构还可以起到调整、归正的作用,让农业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改善性与可持续性,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农业金融的运作过程可以清晰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后续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指导。农业现代化资金管理平台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农村经济具有高度的联结性,因此通过了解农村金融收支情况可以有效掌握农村经济的运行趋势与规律,进而利于相关人员做好相应的工作调整。此外,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可以专业、系统的研究农村企业的借贷和偿还情况、农村信贷资金的增减情况。通过这一监管,可利于政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三农”政策,继而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创造更佳的条件。

3 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对策

为促进农村的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可应用“惠普制”,对农村涉农贷款给予更多的金融补贴,并在农村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使财税与金融相联合、相衔接。通过财税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发展,加强农村贷款力度,并制定相关配套的补偿机制,通过增加农村贷款资金的补贴,使农村贷款利率由金融向财政金融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从而加速农村经济的进步。

除“惠普制”之外,农村金融发展还应加强农业相关经济扶持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改变政策结构,依据农村金融发展特点进行政策调整,取消阻碍性政策,增加、延长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好“三农”服务,完善金融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监管和政策优惠。

在完善、健全金融机构的同时,政府也应完善相关监管政策,首先,可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加大贷款规模;其次,可对存款准备金实行差别政策,在涉农贷款规模较大的区域可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再次,在监管政策方面可适当实施差别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贷款资金投入。此外,还应完善相关评价体系,促进金融机构支农服务质量的提升。

为保证天然弱质性的农业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措施,需要建立与完善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持续推动农业相关保险建设,还要对“三农”担保机制进行逐步完善,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农村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合理科学的预防与解决方案。

为了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提高相关换金质量,相关机构应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立法和执法工作给予重视。现阶段,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律,我国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的法律条例,无法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得到利益的保障。因此,不仅要加大金融法律和法规的执法力度,还要建设良好的执法环境,以保证农民朋友的利益。除了加强法律建设以外,在促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面,需要加快农村产权的市场化发展。

一方面,需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从而有助于构建内部经营机制,而不是将盈利放在第一位。同时政策性金融机构无限扩展业务范围属于不正当行为,为避免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市场争夺,以实现政策性金融机构,给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对此需要不断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定位。另一方面,还应合理规划各种政策性金融法规建设,需要在法制框架中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全部经营活动,而且充分了解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得到合法权益的保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制定出一些有效的农村金融惠民制度。

[1]吴信英.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7(5):22-23.

[2]蒋和平,崔凯,张成龙.“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7(4):29-30.

[3]张平淡,袁赛,夏晓华.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的“五化”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7(3):17-18.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35

F320.1

C

2095-1205(2019)04-61-02

猜你喜欢
政策性农村金融金融机构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