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2019-03-19 19:09赵利锐
广东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决策

赵利锐



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赵利锐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实现了农业生产方法的转型升级。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因而将网络计算机技术与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融合能够帮助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各项农业信息,并为农业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依据作用。以此为基础,文章对我国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和分析,继而分析了构建这一系统的目的及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以期我国网络化农业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网络化技术;农业信息管理系统;重要目的;现存问题;解决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其与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更全面的融合,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也呈现出日渐立体的特征。从农业方面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就目的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以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信息依据和各项监测评估技术,以辅助提高农业生产率;就应用形式而言,则主要包括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农业决策系统等形式。其中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集农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及输出等功能为一体,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文将其选作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 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所谓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指的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由人机合一而组成的,从事信息收集、存储、分析及输出等工作的系统类型。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能够高效地对各项事物进行处理并能为具体工作的开展起到提供信息、辅助决策的作用。而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指的则是这一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从具体类别上来说,我国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以辅助处理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功能的事务处理型信息管理系统,这一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其二是以提供农业信息为主要功能的信息资源型信息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便于农业生产者进行信息查询;其三是辅助农业管理决策的决策管理型信息管理系统,其主要作用是辅助各项农业生产决策的作出,如播种期的选择、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等。

2 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目的

2.1 促进农业管理机构工作效益的提升

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生产单位等农业管理机构工作的开展能够对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造成十分关键的影响。因而通过构建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以对农业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信息、生产信息及农业技术信息进行高效收集和处理,为农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科学直观的数据信息,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农业管理机构工作效益的提升,以为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2 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

农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保障农业发展水平实现最优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因而构建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另一目的为:通过将各种农业生产数据及信息转变为文字、图片及音频等新的信息记载方式以降低农业数据信息的理解难度;并通过将这些信息和数据上传至统一平台方便农业生产活动者进行查询和参考。由此以最终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率的提高,促进农业发展水平的优化。

2.3 为农业决策过程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农业决策的作出是决定农业收益的最关键一环,因而需要尽可能地实现农业决策的科学性。因而,构建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筛选以保障最终呈现在农业决策者面前的信息时科学有效的,由此以为农业决策工作的开展起到信息方面的辅助决策支持作用,保障农业决策的科学性。

3 当前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系统开发标准欠缺

统一完善的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标准是保障其系统功能及使用效益的规制基础,对于构建高效的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就当前我国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现状来说,系统开发标准欠缺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标准、编码设置的标准、系统名称的标准等对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互通起着重要作用的标准都未予以明确,严重制约了系统的高效开发及使用。

3.2 信息内容大而不全

由于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因而在不少农业生产机构内部都进行了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但由于其对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认识的不全面,导致其在构建过程中往往过分追求系统框架的最大化及功能的最多化,由此就导致了系统内部包含的实际数据内容难以跟上系统框架的情况,造成了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内容大而不全现象的出现,难以为农业生产决策等重要决策的作出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信息。

3.3 重视硬件轻视软件

由于对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入,大部分进行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机构都将先进的硬件设备的引入与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等同起来,这一认知虽然不能说其错误,但却是具有突出的片面性的。这是由于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一个软件及硬件相互配合的过程,不仅要注意先进硬件的引入,而且应当充分重视软件系统的开发,反之则可能导致整个系统使用及维护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阻碍。

3.4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由于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大部分是知识文化素养水平较低的传统农民,因而且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接受层面及农业专业知识的掌握层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性。而充分掌握农业专业知识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级知识分子,又缺乏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实践认知且很难同时精通这两项技术。由此导致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际使用之间存在严重脱节,且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而无法对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良好的运营及维护。

4 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对策

4.1 积极完善系统构建标准

由上文所述内容可知,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标准的缺乏是导致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无法完整实现、不同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互通的重要原因。因而要想促进我国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实现,就必须积极完善相关的系统构建标准,对系统信息的主要类别、系统的大体框架及系统名称等作出一定的规制,从而避免系统信息大而不全的问题的出现,保障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发挥。

4.2 充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视硬件而轻视软件现象的存在是导致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工作无法全面开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进行网络化农业信息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首先应当对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进行建设,以为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转提供硬件保障;同时也不能忽视了系统软件的建设及维护工作的开展,因而软件的运营才是系统功能实现的根本所在,因而总的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从硬件及软件两个方面予以开展。

4.3 加大专业人才培育力度

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实际运用工作严重脱节,因而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既要积极组织人才学习农业相关的先进技术知识,又要保障其计算机操作水平,还需要引导其一定程度地参与农业生产实践,从而保障构建的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既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又能尽可能地利用网络技术的便利性特征,实现其优势的最大发挥。

网络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能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优化进行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但在其实际构建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问题予以解决,保障系统应用效果的最优化实现。

[1]王博,罗微,张培松.信息技术在农业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09(09):5-9.

[2]王立舒,徐建中,杨广林.基于乡镇的农业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建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15):64-69.

[3]刘忠.中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S1):201-206.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83

赵利锐(1995- ),男,汉族,内蒙古赤峰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TP311.52

C

2095-1205(2019)04-139-02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决策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