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农业的发展

2019-03-19 19:09
广东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农业生产

王 冲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农业的发展

王冲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

当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人”原则、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俨然成为现代化农业重点践行的目标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化与作用,给我国农业生产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被信息农业生产方式所取代,以信息农业发展为主的模式内容俨然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点贯彻与落实。

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农业;农业经济;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强新兴技术运用效果已经成为当下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点。自2014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在多个县市开展了信息农业试点工作,主张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以期促进现代化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根据实践效果来看,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基本上得到充足保障,取得的效益成果比较显著。最重要的是,发展信息农业可以让农民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特点并获得技术服务保障,及时解决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不足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朝向信息农业方向发展。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农业发展的关联性

所谓的信息农业主要是指利用生产、传递、加工等整合信息的方式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指导作用而构建的信息农业发展体系。一般来说,大力发展信息农业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农业生产与各项经济活动提供具备价值性、实用性的信息数据,以期可以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介于信息产业主要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因此在研究与开发信息资源方面,难免需要利用产业群体优势,实现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1]。

近些年来,农业生产与经济活动主张应用信息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内在驱动力,客观反映当前农业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加以解决。其中,在技术手段的选取方面,主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灵活性、高效性特征,基本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加工、传递、整理等要求,为农业人员提供决策性的数据支持。足以见得,信息农业及整个生产活动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

目前,“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设、推动农业信息化取得新突破”成为当下农业部门予以重点实现的工作内容。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坚持以推动农业信息化为发展目的,确保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农业的协调效果与促进效果。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加强信息挖掘和分析、重点落实科学决策等建设内容大体上取得初步成果。可以说,现代化农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姿态进一步深入发展,提升我国信息农业经济水平[2]。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农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

信息农业之所以得到全面发展,是因为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鼎力支持。换句话说,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农业科技实现有机结合,给信息农业提供了依托力量,促使农业生产系统从传统定性理解过渡到定量分析过程当中,为智能化农作物管理提供了实现可能。以下是本人结合相关经验,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农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归纳与总结,以供参考。

2.1 农业系统模型与预测系统的实践应用

所谓的农业系统模型与预测系统主要针对农业生产系统的主要成分及生产作用关系,成功构建关于农业生物、环境与技术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体系,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动态预测功能,为农业人员提供决策数据。其中,农业系统模型与预测系统根据动态预测系统的指示和要求,基本上可以实现对农业气象问题、养分利用问题、病虫害问题等的监测功能,确保农作物生长质量科学、合理[3]。

目前,信息采集系统作为农业系统模型与预测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结合基础信息采集技术与实时控制信息采集技术,采集与农田系统相关的气候信息、土壤条件、水分信息等数据内容,并根据农作物实际生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另外,作物生长系统优化与建模技术也得到现代农业生产实践的广泛应用,重点研究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发育规律等特点内容,实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高效管理,提高农作物生产产量。

2.2 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实践应用

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立足于决策支持系统的模拟功能、专家系统功能构建的新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主要以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等支持系统为主要类型,以期可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挥出重要功能。根据实践应用来看,目前,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与农田管理决策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结合GIS技术实现对农业信息管理中心的调配与控制功能。主要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完成对农业生产信息的存储、加工、分析以及处理等工作内容,重点结合GPS与RS技术形成配套技术体系,实现对数据内容的传输功能与运算功能,以期可以为决策系统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GIS技术有效综合了与信息管理有关的技术优势,进一步为农业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4]。

农业管理决策技术。农业管理决策技术在某些层面上基本可以视作实现精准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点。主要根据农作物生长特点构建相对应的优化模型,完成对农业要求、信息等数据的整合工作。农业管理决策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重点结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针对目标对象进行精准作业,明确农作物生长环境、土壤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生长要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备前瞻性的方案措施。

2.3 农业空间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

农业空间信息系统主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遥感技术(RS)形成的空间信息系统体系。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侧重于探查、评价、管理、决策农业生产信息等工作方面。往往还会与农业系统模型合力构建智能化农业生产空间信息系统,以3S技术为依托,实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与实时管理要求。

另外,在推进规模农业生产管理与农业生产操作等方面大体上实现了信息化功能,利于农业生产经济的高效发展。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农业空间信息系统在针对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生长情况、布局等问题方面实现了精准监测目标,通过利用监测精度高、界定范围广等应用优势,可以及时精准推测耕地范围情况,及时弄清农作物实际产量等关键问题。可以说,农业空间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农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并实现了传统农业结构朝向信息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的目标。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经济、国民经济增添了发展力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介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建议研究人员应该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明确当前现代化农业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尽可能地从多个层面实现优化与加强。另外,面对当前信息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业人员必须紧抓实干、合力推进,把握信息农业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促进新兴技术的应用效果。

[1]孙芮.信息农业农村信息网络体系的构建[J].农业经济,2016(11):19-21.

[2]王兆宇,杨宁,张琳.互联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06):105.

[3]孙军刚.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与存在问题[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5):40-41.

[4]刘延风.我国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对农业的影响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04):27-3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85

王冲(1994- ),男,汉族,湖北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

S126

C

2095-1205(2019)04-143-02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