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耐高温高湿碘系偏光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9-03-20 05:54李铭全廖剑能周文贤马佳春
关键词:恒湿耐候偏光

巫 辉,李铭全,廖剑能,周文贤,马佳春

(佛山纬达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偏光片是LCD液晶显示器的核心原件,其贴附在液晶玻璃上下侧,配合液晶的转动控制光线在液晶面板内的通过与否来达到显示效果[1]。由于碘分子存在物理化学性能瓶颈,目前普通碘系偏光片的温湿耐候水平为60℃*90%RH,只能满足一般消费品和工业品显示仪表的耐候需求。随着显示产品在高端工控、水电汽仪表及汽车显示领域上的拓展,温湿耐候要求急剧上升,达到80℃*90%RH及85℃*85%RH的耐候水平,满足此类耐候要求的偏光片只有染料系偏光片,但染料系偏光片技术为日本所垄断,价格昂贵不适宜推广。本文通过引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替代传统的三醋酸纤维素酯(TAC)基材作为PVA偏光层的外保护膜,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碘系偏光片,使其能耐超高等级的高温高湿环境。图1为旧型与新型偏光片的结构对比。

图1 旧型与新型偏光片结构对比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TA044型PET膜(日本TOYOBO,厚度80 μ,透光率>90%),表层具备亲水层;P915型TAC膜(德国 LOFO,厚度 80 μ,透光率>90%);VF-PS#7500型 PVA 膜(日本 Kuarry,厚度 75 μ);KP-2254E 型PSA 胶(日本 NCI,涂布厚度 20 μ);Z-300系列 PVA 粉(日本 NIPPON GOHSEI);碘,化学纯;碘化钾,化学纯;硼酸,化学纯;普通钠玻璃,厚度2 mm。

1.2 实验步骤

(1)将Z-300 PVA粉5%质量分数溶解于纯水中,搅拌并持续加热至90℃,直至完全溶解为透明溶液,冷却后得到水性胶黏剂。

(2)将VF-PS#7500型PVA膜,先经过纯水进行膨润1 min,然后再浸入含有一定浓度的碘-碘化钾混合溶液中进行定向拉伸,拉伸比为6倍,再浸入2.5%质量分数硼酸溶液中1min进行固化交联,洗净后干燥,得到具有偏光效果的PVA膜,光学透过率Ys要求41%~42%,偏光度Py≥99.9%。

(3)利用步骤1制备得到的水胶,将步骤2得到的PVA偏光膜与PET/TAC膜进行贴合,贴合后进行干燥,得到PET/PVA/TAC结构的偏光片半成品。

(4)将KP-2254E型PSA压敏胶通过PET离型膜涂布转印方式,贴合在步骤3得到的偏光片半成品的TAC侧,得到新型的碘系偏光片。

(5)将步骤4得到的新型碘系偏光片,以45°角(与拉伸方向的夹角)方式裁切为若干50 mm*20 mm大小的偏光片,并贴附在玻璃上放置30 min用于测试,标记为实验样a;将步骤3中的PET膜替换为TAC膜,最终得到TAC/PVA/TAC/PSA结构的对照样,标记为对照样b。

1.3 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将贴附后的玻璃样品斜放在支架上,再放入恒温恒湿箱内,一段时间后取出测试样品的透过率、偏光度以及偏光片四周的白边宽度,如图2所示。退偏白边d是将偏光片放置于50倍光学显微镜下测量光学有效区域边界到TAC边界的距离,分别测试4条边然后取平均值。单体透过率Ys为单片偏光膜45°吸收轴放置后测量得到的透过率。偏光度Py为

式(1)中,平行透过率Yp为两片偏光膜按吸收轴互相平行交迭放置后测量得到的透过率,直交透过率Yc为两片偏光膜按吸收轴互相垂直交迭放置后测量得到的透过率。

图2 偏光片白边的测量

测试仪器:分光光度计,Hitachi,U3310;恒温恒湿试验箱,ESPEC,GPS-4;CCD光学显微镜,NIKON,Optiphot-300。测试分组及测试条件:

a1组:10片实验样放置在80℃*90%RH恒温恒湿箱内,a2组:10片实验样放置在85℃*85%RH恒温恒湿箱内。b1组:10片对照样放置在80℃*90%RH恒温恒湿箱内,b2组:10片对照样放置在85℃*85%RH恒温恒湿箱内,每组均每隔24 h(1 d)抽取1片出来测试光学及白边。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结果分析

图3显示,实验样a在85℃*85%RH和80℃*90%RH条件下色相无明显变化,且未出现明显白边退偏;对照样b则出现显著的颜色梯度,测试时间越长颜色越浅,这是偏光片发生光学退偏的表现,且测试终点的片出现明显白边;相对来说85℃*85%RH*240 h总体变化趋势要比80℃*90%RH*240 h更大更明显、温湿环境更苛刻。

图4~5显示,实验样a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光学数据维持相对稳定,240 h变化值△Ys<3%、△Py<3%,符合业内偏光片的退偏标准;而对照样b的Ys急剧上升、Py下降严重,尤其是在85℃*85%RH*240 h条件下△Ys>20%、△Py>50%,偏光片已基本失效,片材接近透明。图6显示,实验样a白边退偏在0.3 mm以内,远低于业内1 mm的白边标准;对照样b白边显著,最大接近2 mm。

综上所述,新结构的偏光片在采用PET替代TAC后,耐候水平显著提升,能完全满足85℃*85%RH*240 h和80℃*90%RH*240 h条件要求。

图3 实验样与对照样测试后对比(第1片为测试0 h)

图4 4组样品透过率Ys变化曲线

图5 4组样品偏光度Py变化曲线

图6 4组样品白边d变化曲线

2.2 退偏原理分析

偏光膜的制作原理如图7所示。碘分子被PVA膜被吸附后经过延伸,其在PVA膜内的延伸方向上形成定向排列,因碘分子具有对光的二色性,被拉伸后的偏光膜具备偏光特性[2]。碘分子在PVA膜内主要以范德华力[3]形式与PVA分子链进行结合排列,当高温高浓度的湿气穿透TAC入侵至PVA膜内后,会扰乱碘分子在PVA膜内的有序排列[4],并最终将碘蒸发带走从而失去光学特性。常规碘系片可以经受住60℃*90%RH的温湿度,但当提升至85℃*85%RH或者80℃*90%RH时,空气中水汽的浓度和温度大幅上升,会迅速带走偏光膜内的碘分子,加速偏光片的退偏。

图7 偏光膜的制作原理

TAC膜的透水系数一般在350~500 g/m2/d[5],PET膜的则在5 g/m2/d以内,PET相比TAC具备优异的水汽隔绝性能,可有效阻挡高温高湿水汽入侵PVA,对碘分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如图8所示。但因偏光片需要裁切,横截面的PVA端面通常裸露在外界湿气中,水汽会从边缘侵蚀产生白边,如有需要可在偏光片贴片后对偏光片的边缘进行封胶隔水处理,控制白边的内缩。

图8 高温湿水汽对偏光片的入侵

3 结论

将普通碘系片的外层TAC膜替换为PET膜制备得到的新型高耐久碘系偏光片,其具备耐85℃*85%RH和80℃*90%RH温湿条件的性能,可以有效满足高端工控、水电汽仪表及汽车显示仪表的需求,对于偏光片产品的性能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恒湿耐候偏光
固溶温度对新型建筑耐候钢性能的影响
浅析耐候钢与普通镀锌钢在输电线路铁塔上的应用比较
国内外耐大气腐蚀钢常用标准比较
实现厂房恒温恒湿环境的途径分析
基于3D技术和偏光技术的茜草鉴别研究
铜在耐候钢的作用原理及缺陷控制设想
让远光灯使用更安全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装置设计
节能型高精度恒温恒湿机组的特点及控制方法研究
利用荧光偏光技术对古木进行腐朽等级判定及加固程度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