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讲个故事吧

2019-03-20 00:29陆天宇
中学生天地(A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天帝精卫山海经

陆天宇

那本《山海经》已经很老了,不知道它来自哪个出版社,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面前的,仿佛它本该在那里,从爷爷传到我手里,再安置在我心中。它只有巴掌大小,却有三指那么厚,像一个佝偻着的老人,有点像爷爷;书的封面是充满时代感的彩墨图案,像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很像爷爷;四边已经泛灰,书里满是红色的注释,像个勤劳的老人,像极了爷爷。

爷爷是个博古通今的农民。孩提时代的我,喜欢在晴好的早晨,坐在爷爷青绿色的巨大铁皮三轮上,与他一同卖甘蔗。上午的甘蔗并不好卖。百无聊赖中发现爷爷已经打开了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声音从墨色的小匣子里蹦出来,爷爷点了点头,表示满意,然后打开了那本《山海經》,一手抓着书脊,一手微屈腾空轻舞,不知是沉迷于书还是醉心于曲。“爷爷真傻!和小孩子一样。”“你个小孩子怎么这么说话!”爷爷假装瞪了我一眼,下一秒就笑着喊我,“到我肩上来,我给你讲故事!”我的心早已痒痒,抱着爷爷槐树般粗壮的脖子,在黄土一样踏实的臂膀上一蹬,娴熟地坐了上去。“今天讲什么呢?”爷爷伸出粗糙的手指在我脸上划了一下,“嗯,就这篇……”生活在乡间的野孩子,从不知天神也有争斗角逐,人居然也敢和天帝争当神。但究竟是谁,其中又有什么深意,全然不知也不管,我只是张大嘴巴,吃惊地听,放肆地笑。

“你喜欢《山海经》吗?”爷爷咽了口唾沫,转过头来。

“喜欢!”

一天,爷爷眉飞色舞地小跑过来:“孙孙,孙孙,书,书!”只见爷爷从集市上淘来了一尺高的纸包裹。“《山海经》?”我愣了愣,说出了唯一知道的一本书。“对!”我屏息凝神打开纸包,说是书,其实更应该说是连环画,薄薄的,有十来本,放在手中沉甸甸的。我小心翼翼地抱入房间,便埋头钻进书中——混沌兽浑圆的身体伸出三双脚,背上插着两对翅,却善于舞蹈;刑天连头都没了,却操干戚而舞,还要和天帝比试一番;还有那精卫鸟,竟衔着小土石飞向无垠的大海。每读到一个新故事,我便会火急火燎地跑去爷爷那儿,得意地讲给他听,爷爷总是笑着听完,接着以极其平和的语气,用像“我觉得,你说的不全对,天帝也不是坏人啊”之类的话和我开始一场争辩。“坏啊!他把刑天的头都砍了。”我喊得面红耳赤。“可刑天成神也会这么做吧!”我转过头不想理会了,爷爷却不罢休,像一个孩子,一定要争到我投降为止。

时间飞过几个春秋,长大了的我,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没想到,在课堂上,我竟然又遇到了熟悉的它。人手一本的《小古文一百课》中的一个单元,讲的都是《山海经》中的神话,有着儿时的理解基础,我学得如有神助。同龄人挠着头“刑……刑……”嘴里挤不出更多字时,我已经可以摇头晃脑地背诵:“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故天/去地/九万里。”语文陈老师是个令我敬佩的人,是他教我们在停顿处拖上两三秒。那停顿像拔丝拉出的甜甜的线,把《山海经》变成了诗,变成了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慢慢明白了孩童时期无法理解的夸父精神、刑天气概、精卫风采、女娲气度,以及书中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原来《山海经》从来不仅仅是怪诞的神话,它展现出了中华民族最本真的精神气质。也是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自己喜爱古文的种子,大概就是骑在爷爷的脖子上听他读《山海经》时埋下的。

回到家,我从橱柜里翻出一个黑色的油纸袋,袋子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轻轻地打开,里面是一只土黄色的文件袋,再里面,是用灰色棉布包着的那本《山海经》。我的心微微一颤——它好像一点也没变,又好像变得年轻了。封面的墨彩在爷爷的无数次抚摸下如涂上了油脂一样光艳,像个激昂的少年,像我;书中红色的注释满是年轻的旋律,像奋进的少年,也像我。我找了一个角落坐下,迫不及待地翻阅,像是与阔别已久的故人重逢般喜悦,忘情时还轻轻抬起了手。余光忽然瞄见爷爷正对着我笑:“又找到了,书?”没等我回答,他又接着说:“你这个小傻瓜,怎么越来越像我了。”我抬着的手顿住了,我仿佛看到时光牵引着一根发光的线,从爷爷那头,蹦蹦跳跳走到了我这头。

“哥哥,我没事情干!陪我玩啦!”弟弟拉着我的裤子,奶声奶气道。“我有点忙,嗯……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讲我最喜欢的书里的神话,要不要听啊?”我弯下腰,抱起弟弟。“讲!讲!”弟弟眨巴着眼睛,笑了起来,天真烂漫。“给你讲什么故事呢?对了,我想到了,你可要记牢哦,这个故事来自一本叫作《山海经》的书……”

猜你喜欢
天帝精卫山海经
狐假虎威
精卫填海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江乙对荆宣王
天帝的御车——北斗七星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撕名牌”大战
牛郎织女
精卫鸣,歌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