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生命融合:全国首例兄妹俩时隔8年互捐骨髓救命

2019-03-21 03:48惠之
分忧 2019年3期
关键词:王玲血液科骨髓

惠之

哥哥重症袭来,妹妹挺身而出捐骨髓

2018年4月1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了一则感人的报道:医学史上的罕见奇迹!江苏连云港兄妹互捐骨髓救命,并登上了央视。

王玲于1966年8月出生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她上面有三个哥哥,因为最小,生活中哥哥们都对她特别照顾。

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王玲为能就近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二哥王绪春留在了老家东海。各自都拥有家庭的兄妹四人,除了忙于工作外,空闲之余,常常会通过电话聊聊。可是,四兄妹的平静与幸福却在2009年的一场噩耗中戛然而止。

那是2009年10月的一天,王江突然发起了高烧。他走进鼓楼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随即给他进行了一次抽血化验。第二天,医生就把王江转到了血液科做骨穿检查。结果出来后,王江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需骨髓移植。

“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往往在半年至一年内死于并发症。”鼓楼医院血液科主任陈兵对王江的妻子如实告知。经过利弊分析,最终,医院方面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王江来说,是最受益的治疗办法。

当天晚上,兄妹三人分别从徐州、东海两地赶到南京王江的病房内,抱头痛哭。“亲属之间可以吗?”抽泣中的王玲问了一句。“亲属间的匹配度高,如匹配成功,治愈效果当然好。”医生这样回答。大哥立即在病房内召开了一次紧急家庭会议,一致确定:兄妹三人谁和王江配上,就用谁的。

真是天遂人愿,经化验检查,最终,只有妹妹王玲与三哥王江的骨髓匹配。“我不同意妹妹捐献骨髓救我。”当得知这一结果,躺在病床上的王江眼含热泪,担心这样做会对妹妹的身体造成伤害,坚决不同意。“你是我哥,你生病了,我们不救你,谁救你啊。我们兄妹都做了配型,我和你最接近。”握着王江的手,王玲也是热泪两行。

说容易,做则难。捐献骨髓需要进行腰穿采集,2009年11月19日,王玲的腰部被穿孔52处,抽出1040毫升的骨髓。当时受医疗条件限制,王玲的手术过程是在半麻的情况下进行,每次穿孔都是一次剧痛。除此之外,王玲还捐献出两百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去挽救王江的生命,配合医生一点一滴被输送进哥哥王江的体内。

术后,王玲忍着疼痛,手扶着墙壁,在家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到王江病房前,给哥哥加油鼓劲……接受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半年后,王江停药恢复正常生活,不久便重返工作岗位。

妹妹遭遇厄运,哥哥义无反顾再救妹妹

时间来到2017年5月1日,在东海审计局工作的王玲突然感觉自己浑身无力,没有精神,脑外时常听到轰轰的声音。陪同王玲前往医院检查的丈夫傅吉祥说,“医生说她病得很严重,属于危重病人,并建议到上级医院赶快进行确诊治疗。”

傅吉祥无奈之下他拨通了在南京王江的电话,把妻子的血液检查结果逐一告诉了他。“我当时感觉不妙。”听到结果后的王江,在深夜把妹妹检查的数据又急匆匆地转告给鼓楼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杨永功。“快点把王玲转过来。”杨永功说,这结果比你当年患病时的数据都低。

其实,这8年中,王江的身体从康复到健康,而妹妹的身体却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虽然医学研究已经表明,捐献骨髓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是王江却一直解不开这个心结。5月3日,王玲住进了南京鼓楼医院。经过骨穿、腰穿等一系列检查,王玲被确诊为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当年我生病时,妹妹挺身而出救我。这次,我更要义不容辞地去救妹妹。”看到一筹莫展的妹夫,王江提高了嗓门说。这时候,尽管王江急吼吼地要救妹妹,然而,主任医师杨永功却说出了他的担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权威资料库都尚未查到兄妹互捐造血干细胞的例子,王江和王玲这种时隔8年互相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或许是世界首例。他直言,虽然王江当年患“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妹妹的造血干细胞治愈,但是妹妹的骨髓移植到哥哥身体内已达7年之久,有没有发生变异、能否配得上都是未知数。而8年前做过骨髓移植手术的王江身体是否能够承受,这也不得不让人担心。

因王江體内的骨髓几乎和妹妹王玲的完全一样,从医学条件上讲,他是为妹妹捐献骨髓的最佳人选。“但如果兄妹二人患血液病是因为基因造成的,那王江也不适合再给妹妹捐献骨髓。”杨永功说。“不管怎样,都要试一试,不试怎么能知道呢。”王江的态度十分坚决。

一场生命接力就这样开始了。为了确定王江的造血干细胞是否可用,医院对兄妹两人都进行了基因测序,并对王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幸运的是,测序结果显示王江体内造血功能完全正常,体能状况也很好。三个月后,王江的检查结果出来了,体内99%是王玲的骨髓,与王玲的配型成功率达到98%,非常适合向王玲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做到万无一失,王江又前往苏州再次进行一次匹配检查。

“等到了,终于等到了。”经过近7个月焦灼的等待,2017年12月初,从苏州传来好消息,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王江符合配型所有条件,可以给王玲输送造血干细胞。

手术顺利成功,兄妹“生命接力”创医学奇迹

12月12日11时,王江躺在病床上,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三百多毫升,这“生命火种”随即被送进王玲的病房内。近6个小时采集,病床上的王江忍着疼痛不敢乱动一下,生怕出现什么问题。采集结束后,王江身下的被褥湿了一大块。

“我是坐在轮椅上到妹妹的病房前,看着我造血干细胞一点一点注入她的体内。”强撑起术后虚弱的身体,王江来到距离自己病床50米远的妹妹无菌病房前,隔着玻璃看着妹妹,这时,恰好妹妹也正看向他,这兄妹相视一笑的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现在就等着妹妹能早日康复出院,我们一家人能再次团聚。”

在医院休息一天后,王江于12月13日出院了,王玲病情平稳,还需再接受一段时间的后续治疗。

12月14日的一场冬雨,让南京城变得格外寒冷。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14A区8号无菌病房前,哥哥王江正通过电话向术后进入恢复期的妹妹王玲问道,“今天感觉如何?呕吐几次?”“哥,感觉比昨天好,呕吐了2次,不要天天过来看我,你也要好好好休息。”听到仓内妹妹传来的声音,王江的眼角再次溢出热泪。这泪水,包含着哥哥对妹妹的疼爱;这泪水,也涵盖了哥哥对妹妹的回馈;这泪水,更是兄妹俩一场生命接力的赞歌。

兄妹俩神话般的故事迅速引发了社会热议,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解放军总院等著名医院的国内顶尖医学专家纷纷表示,这样的病例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罕见,王江王玲兄妹携手,完成了一次长达8年的生命接力,也创造了中国医学领域的一个奇迹。

2018年2月12日,王玲康复出院,回到东海老家。“我准备了鸽子汤给妹妹补一补,这个是野鸽子,营养好,还有虾,又放了点参。”王玲前脚出院,哥哥王江后脚就从南京赶到东海老家,看望出院休养的妹妹。一盒大虾、一壶热腾腾的鸽子汤,这是王江为妹妹准备的暖心礼物。6个小时的车程过后,哥哥亲手做的鸽子汤还是热乎乎的。

2018年6月20日,王玲经过在家4个月的静养,重新回到单位。王玲感慨万千:“人与人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分,我关心你,你关心我,把真正的爱种到心里,金钱是买不来的……”

责编/昱青

猜你喜欢
王玲血液科骨髓
骨髓穿刺会大伤元气吗?
少年追梦郎
少年追梦郎
少年追梦郎
最后一个夜晚
改良简易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确定高危跌倒人群对预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裸露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