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W”模式探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以孔子学院为例

2019-03-22 00:42瓮俊燕浙江师范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传播者中华文化孔子

瓮俊燕 浙江师范大学

一、孔子学院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关系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点战略,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仅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举措,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

自2004年以来,我国借鉴如法、德等西方国家推广语言和文化的经验,建立了以教授外国人汉语,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具有明确的使命和办学规章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并以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名义,将其命名为“孔子学院”。截至2018年,我国在146个国家共承办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这些孔子学院致力于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及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它的兴办与发展,为中外文化的沟通建立了一座座巨大的桥梁,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拉斯韦尔的“5W”模式

本文的理论基础为美国著名传播学大师——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该模式由社会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途径)、To who(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取得了什么效果)。该模式通过阐述社会传播的基本过程及其五个基本组成部分,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结构及其特点,对传播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

本文通过“5W”模式,对孔子学院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成效和不足予以客观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三、孔子学院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现状

(一)成效

1.传播者

孔子学院在设立10多年以来,共向140余个国家累计派出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和志愿者10万人,培养和培训各国本土教师达30万人次,不但重点支持“一带一路”国家的汉语教学,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及数量派遣,更是在美、德、英等 16国31所孔子学院设立核心教师岗位。这些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及本土教师们,构成了孔子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强大团队。他们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更是中华文化的名片。

2.传播内容

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以汉语教学和开展文化活动为主,让学员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生动精彩的汉语课,到书法、国画、武术、包饺子、做灯笼文化体验活动,再到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节,使得全球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孔子学院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印象和理解。

3.传播方式

目前,孔子学院宣传以政府和官方为主导,其文化传播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通过汉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二是进行文化教学,将文化纳入教学体系,进行规范和较为深度的文化教学。三是文化体验与实践,通过联合不同的社团,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举办各种文化体验活动、研讨会、跨文化交际活动等,在活动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4.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

多数孔子学院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受众覆盖了幼儿园、公立学校、大学、社区等教学范围,根据儿童、青年人、成年人到老年人兴趣及喜好的不同,分别开展丰富多彩且形式多样的中华文化活动。如通过各种电影节、文艺表演、书画展、中华美食体验等活动,分别满足了受众对中国不同文化的需求,使得海外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得以加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从而在各地掀起“汉语热”。

(二)不足

1.传播者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战略,但在其中担任传播者角色的老师们以未毕业的高校实习生为主,在文化素养和传播技巧方面还有着一定的欠缺。此外教师的招募由于人资的匮乏,招募对象往往延伸到小语种、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其专业性的欠缺导致传播个体的素质良莠不齐。

此外,汉语志愿者教师更加缺乏专业的训练,汉办组织的赴任培训时间较短,训练和技巧的掌握不足也会影响到文化的实际传播。此外,对于汉语志愿者来说,任期普遍为一到三年,除了教学上没有较好的交接性和延续性。而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及研究生来说,多数不能将对外汉语教学当作终生的事业,因此优秀对外文化传播人才队伍的建立面临着现实的困境。

2.传播内容

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内容创新不足成了影响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主要集中在书法、武术、剪纸、中国歌等,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并没有充分发掘出来。此外,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普遍存在“厚古薄今”的倾向,仅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层面,缺少对中国当代文化创新成果的关注,长此以往,难免使外国人产生一定的刻板印象,制约了其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要加深传播文化的种类与层次,加大文化资源开发与内容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3.传播方式

目前孔子学院所采用的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传播力量较为分散,主要依靠政府渠道和官方媒体的推行,没有对民间的公共外交资源加以利用,导致社会组织和个体参与意识较低,没有形成合力。我国媒体在世界上的整体影响力还不足,导致欧美等国家对于孔子学院政治动机的负面认知、揣测和干预,从而影响到孔子学院的正常运营。此外,在现代化进程日益进步的今天,孔子学院文化国际传播的手段也面临着多元化发展趋势,然而孔子学院的文化资源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还显得尤为不足。

4.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

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思维的质疑与挑战。孔子学院在全球布局已初具规模的同时,也遭到了不少质疑与批评,甚至由国家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实现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的手段,把“汉语热”和“中国威胁论”挂上了钩。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外,也表现出孔子学院对于受众的反馈和调查还不足,不能够“因材施教”,从而导致文化的误读和理解的偏差。如中国的太极拳是一项集强身健体与养生于一身的体育运动,但却与美国热爱探险与挑战的行为方式不符,导致在受众中影响力相对被制约。

因此,孔子学院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仍缺乏国际视野,对受众的文化差异及需求关注度还不够,没有根据传播地区的人文背景和社会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忽略了不同国度对中华文化的不同兴趣和真正需求。

四、孔子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和建议

(一)传播者: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

针对当前孔子学院教学实际,应注重传播者的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具有语言及文化海外传播能力的对外汉语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加强海外就业机会。此外,鉴于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于武术、民族乐器、小语种等专业的需求,高校中应注重培养相关方向的人才,可根据需要设置专门方向的对外教学专业,强其跨文化交际素养,提升中华文化的活动组织和教学能力。

为了使孔子学院的教学具有更好地交接和延续性,可考虑建立教学技能和人才库,对于在文化传播方面的表现优秀的人才加以重用,对于效果突出的教学技巧进行学习研究和推广,从而提升传播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力量。

(二)传播内容:加强文化资源开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注重文化内容的深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挖掘的内容丰富多样,因此,应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增加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将优秀的文化带出国门,避免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刻板印象。除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还应“与时俱进”,反映出当代中国的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此外,传播内容深度也需增强,在文化教学和活动中,除了介绍物质文化,也应加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与现代文化价值的传播。

(三)传播渠道:官方与民间形成“合力”,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推广,加强交流合作,多种文化传播路径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寻求多种文化传播路径相结合,如调动海外华人、留学生的民间的传播力量,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传播方式相结合,使民间与官方的共同力量形成合力。

此外,传播手段也应多渠道,多元化发展。在社交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孔子学院还需加强与国外较为流行的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的融合,从技术上实现有效的互动和对接。以国外受众更便捷、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在无形中扩大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细分受众市场,加大受众分析和调查力度,建立反馈机制,重视文化传播效果

目前我国孔子学院数量在不断扩大,针对当前文化传播状况,国家汉办有必要放慢孔子学院的扩展速度,将现有的孔子学院和课堂“办好办精”。加强对现有孔子学院的受众划分,并针对性的进行受众分析及调查,了解不同社会背景和年龄层的受众对中华文化的不同兴趣和真正需求,把握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文化差异,增强中华文化传播的针对性,提高吸引力、适应力和亲和力,从而也能有效缓解因文化误读造成的偏见和误解。重视对受众群体进行反馈研究,分析传播效果,从而改进较为不足的传播手段,推进好的传播方法,根据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推广。

五、结语

中华文化作为我国软实力的体现,向世界传播的趋势已日益明显,而遍布海外的孔子学院作为我国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战略,有着尤为重大的责任。因此,孔子学院除了需要加快在海外的发展进程,也应该“做好做精”,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要尊重传播规律,重视传播者的培养,全面发挥传播者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选择最适宜传播的文化内容,并选取合适的传播方式,同时注重受众的需求及反馈,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传播者中华文化孔子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