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场与缺席:机器人新闻采写新方式

2019-03-22 00:42范双武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机器人

范双武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出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媒介的发展也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催生了一种“人工智能+内容分发”的机器人新闻的新模式,促进了传媒业的内容生产的新模式。媒体智能化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结合孕育的新趋势,呈现出万物皆媒、人机共生和自我进化的特征[1]。在以这种特征为主的时代,媒介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如果说万物皆媒体,那么不我们每个个体既是传者又是受者,我们在消费信息的同时也在生产着不同的信息。传播包含了多种的传播形态,可以说是“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我们对于传播的需求也就像是人类之于空气一样重要。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一些类型的信息不需要记者亲临现场跑新闻,在媒介技术当中,身体处在何种地位。在面对内容自动分发,记者身体的离场与缺席对于以人为主体的“在场”造成多大的影响。

在场,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主体的在场,如果主体都不在的话就算不上在场,第二是在场中“场”所表述的一种特定的空间。在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场”中,它构成了其所在的环境、人物和事件。这个空间处于主体的感官感觉或影响之内,也就是主体在现场并面向事物本身。“在场”是主体在现场与“场”发生了关系。它是显现的存在,是直接呈现在“面前”和“眼前”的人和事。反之,则是不在场、缺场[2]。

一、离场与缺席:智能时代的媒介革命

机器人新闻,通常所指的就是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新闻生产的流程当中,在这个流程当中,机器人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新闻行业的传播效率、产品的形态以及定制化传播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人工智能先驱皮爱罗·斯加鲁菲峰在《2017未来媒体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是未来媒体发展趋势之一[3]。

媒介总是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得以成长,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使传统的采写流程得以改变,记者在面对一些题材的新闻已经不需要像之前通过跑现场来获得,在国内,最先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新闻传播领域的便是腾讯公司,2015年9月10,腾讯通过一篇《八月CPI同比上涨2.0%,创12个月新高》财经报道,该报道便是腾讯开发的一款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Dream Writer耗时一分钟所写。

我们所熟知的采写新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记者亲临现场采访而获得的,但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可以让记者不用亲临现场,在针对一些地震灾害、财经、体育类的新闻题材,编辑为故事构建“叙事模板”,创建关键短语,然后通过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对这些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排列、组合。重新排列组合。最后将重新排列处理好的数据放在预先设定好的叙事模版中生成新闻。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到文字符码的新闻文本,在特定的一些领域当中,大数据分析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新闻记者。机器人能够撰写大量简单的动态新闻,对于这类消息的写作传统的新闻记者能够省出部分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内容的深度报道。

在以往的新闻生产过程当中,记者需要从最基础的信息收集、然后采编到最后的新闻文本。现在基于技术的发展,记者本身可以从这些基础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履行社会责任,充当社会的瞭望者与监督者。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赋予受众更多的收受和传播自由,他们所需求的消息也是不尽相同的。大数据具有精确等特点,机器人写作利用的便是大数据这一特点,从而达到对受众个人信息需求的构建,能够实现对受众新闻内容的定制化需求。人工智能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它能够通过受众上网浏览的痕迹、浏览的内容来分析受众喜欢的内容,向受众呈现他们想要阅读的新闻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于传播者的一种解放,也是对受众的一种解放,在这个解放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数据获取,将处理好的数据放在预先设定的新闻模版当中,这种模式的新闻生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机器人是机器而不是人,它能够避免认为的因素干扰,记者处在社会环境当中,他们对于新闻事实的报道不可避免的受到自身的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所以在面对同一个事实,不同的记者所呈现出来的新闻文本不尽相同。而机器人新闻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这一情况,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与客观,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新闻学教授艾弗·盖伯指出,“客观性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概念,因为所有的记者都会最终屈服于权威,以便得到认可,记者同样也是人,大多数人会随大流,选择牺牲其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所以机器人新闻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对新闻真实性的严苛要求。

二、身体在场:新闻写作的必要性

现象学强调“本质直观”。在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直观对象的最佳方式。我们对特定对象最直接的了解,就是使这一对象在场,这种对象在场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对在场的现象进行感知和把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深入实际、走向现场。对于主体而言,在场的意义既是自身存在的显现,也是对现场事物的关注、理解和影响。[4]机器人新闻是一种“流水线”式的新闻生产,对于这种内容生产模式来说,它只能生成特定的新闻报道,通过采用单一的数据来源,遵循这类新闻报道的固定模式,进行批量生产。有的只是数据,遣词造句写出描述性的新闻语句,这种大批量生产出来的新闻报道是没有任何温度的。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寄语:“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新闻媒体要在再现事实、还原真实的基础上,展示社会生活的内在精神、内在本质,倡导向善之举、浩然之气,涵养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5]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媒体工作者需要俯下身,去第一现场,面对采访的直接对象,通过最直接的了解,只有通过在场的方式才能够对采访对象有最深刻的感知和把握,而不是靠固定的内容生产模版写出新闻报道。作为面向普罗大众的新闻媒体,要增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就必须采制出有现场温度及人情温度的报道内容。央视著名新闻从业者柴静曾说过,“新闻是有温度的”,新闻的温度源于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更源于媒体人对普通受众的感情积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君超说:“新闻是有温度的,机器人做新闻却没有温度,很可能在昙花一现之后,优雅地死掉。”在有温度的新闻面前,机器人新闻显然很难做到,通过对现场的采访,对普通大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新闻。

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改进,崇尚技术者都会为它谱写一首赞歌,麦克卢汉曾语言“媒介即讯息”,他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通过对用户平时上网的浏览等个人喜好来制定从乎每个人的新闻图景,对每个个体进行精准画像,这是机器人新闻比传统新闻记者“聪明”的地方,我们过度依赖于机器本身,我们自身都被机器化了,久而久之,新闻传播者就会被机器所奴役,机器倒成为一种隐形的主宰。

传播者的身体不在场,所依赖的就是技术,机器人新闻采写重要的就是通过获取大量的数据,而没有经过事实核查的自媒体的数据就成为机器人新闻的重要来源,从这个方面来说,采写到虚假消息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传统的新闻从业者对他们现场采访到的消息源仍然会逐一核查,但是依赖于技术的机器人新闻不需要记者亲临现场,通过程序设定得到的新闻有可能会被一些不好意思的自媒体恶意控制。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所刊发出来的新闻,在面对庞大的受众群面前,它会更加注重传播的效果如何,对用户上网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送出他们所喜爱的新闻内容,这样一些低俗口味的新闻就被一直被大众所接收,但是在以记者亲临现场采访的新闻相比较,这类新闻缺乏相关背景的介绍,受众很难获取到相关知识,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新闻消息的增长。媒体充当社会瞭望者角色,新闻从业者要时时刻刻告知受众最新发生的事实,以使得受众能够很好适应社会的变化,如果一味的依赖于媒介技术所得到的消息,而不是记者通过身体在场所采写到的消息,媒体很难胜任社会瞭望者的角色,媒体所承担的公共服务于社会责任难以为继。

三、反思结语

万物皆媒,媒介技术的改进赋予了新闻传播无限可能,技术的改变催生了传播的不同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除对于技术的过度依赖,建立一种人机和谐的传播形式,将智能机器人作为新闻从业者的合作助手,通过它来更加迅速的对于数字新闻的报道,以及帮助编辑人员。这样的做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记者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数字新闻报道方式的改进也能够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所以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了解前沿科技,紧跟时代潮流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人机合作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对于海量信息的智能、快速的处理,同时新闻从业者可以致力于新闻信息的润色者和最终的把关人。

身体在场对于写出有温度,有感情的新闻有其必要性,借助于技术的挖掘,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源,我们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能动的去塑造我们所需要的技术形态,使技术更趋于人性化的发展,让技术成为身体在场的新闻从业者的对话者与协作者。技术永远都无法取代人类自身,但是如何消弭技术与人之间协作问题就变得实际,新闻从业者的身体在场是以人为主体的必要性,时刻铭记人自身的主体地位,我们就不会被技术裹挟,也不惧怕被技术吞噬。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机器人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