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探讨

2019-03-22 00:42杨子娇吉林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广播受众内容

杨子娇 吉林广播电视台

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虽然顺应时代的发展,但是也在传统广播电视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样也冲击了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所以,在现在新媒体发展大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如何使广播电视台新闻的媒体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这不仅需要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从内到外的优化创新,不断增强广播发展电视台的自身竞争力,从而使其稳固。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广泛性

目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要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科学合理的优化新闻内容,不断转变广播电视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增加恰当的新闻多样性和趣味性,改变社会大众对传统媒体新闻模式的认知[1]。基于以上几种情况,还需要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艺术性,使之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但广播电视台新闻内容也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方式,是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多种感官传播方式,这不仅需要保证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需要不断创新新闻内容,拓宽传播渠道,积极引进先进的传播手段,不断提高新闻内容的艺术性,提高新闻传播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其实在实际的工作中,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对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时,采取的标准都是非常细致严格的,但比起现在纸质媒体传播,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

比起纸媒传播,广播电视台的优势就慢慢凸显了,首先就是在当今新媒体的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方式多种多样,且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相比,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的艺术性有明显的提高。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编辑和传播新闻内容,各个媒体工具的应用越来越简单便捷,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所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仅仅要符合受众的要求,还要跟紧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脚步,不断改革创新促进光比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性

在如今新媒体环境下,要不断结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性,按照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扩展新闻内容的表现和传播形式。随着社会的更新进步,如果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不能紧跟时代发展,那么它将于受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渐渐脱轨,最终会被其他的媒体取而代之。所以,重视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性能够稳步推进新闻编辑的发展。

(一)重视新闻编辑思想的创新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发展,严重影响了各个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发展、而为了更好地巩固广播电视台的主导地位,新闻编辑工作要不断创新优化新闻思想内涵,避免传统的新闻传播观念中的缺点和短板,从广大受众的根本出发,不断加强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新闻编辑的技术。

作为一名新闻编辑者,需要正确、全面的认识工作平台和内容,了解自身职位的重要性。新闻编辑人员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和接收方式,建立全媒体运营的思想。刚播电视台也需要创新新闻编辑工,首先就是对新闻编辑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不断拓宽专业视野,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以注重培养观察力,从而充分挖掘事物的深层次的价值信息。还有就是要合理把握新闻互动性,在编排新闻节目中,注意让受众充分参与到新闻节目中,这种互动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受众的喜好及需求,还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2]。

(二)注重新闻编辑美学的创新

作为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人员,是新闻信息内容的加工者,所以在编排新闻内容时,选取的艺术样式能够决定是否获得受众的喜欢。相对来说,如果此档新闻节目含有丰富的美学价值,那它不仅仅蕴含大量的内涵文化,同时也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在以往的新闻编辑工作中,对社会类、经济类新闻进行编排时,可以先利用一般模式排版,有效避免相关失误,但这种模式不免会有写乏味、枯燥。当然如果新闻的内容与形式没有具备艺术价值,人们通常会选择软性新闻,而判断软硬新闻通常是根据新闻特色来的,因此也很难把握软硬新闻间的平衡,这样不知不觉间拉进了与受众的距离,还拓展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

三、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要不断与时代发展结合,同时也要考量实际的受众情况和发展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时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不断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广播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爸爸也爱听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