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路径初探

2019-03-22 00:42余姣万能黄瀚张云坤夏珺吕旌源杨涵毛晗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公众思政微信

余姣 万能 黄瀚 张云坤 夏珺 吕旌源 杨涵 毛晗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和电脑逐渐普及,迅速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非常频繁的群体,高职院校学生也不例外。加之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综合素质也不够高,这无疑给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担[1]。因此,高职院校应利用好新媒体的“双刃剑”效应,发挥优势,控制劣势,将新媒体有效地转化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2]。

二、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情况调查

为了有效地了解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的影响及其在学生思政工作中的潜力,本文设计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036份,回收问卷1036份,有效问卷103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其中手机提交1014份,占97.88%,微信18份,占1.74%,链接4份,占0.39%。

(一)问卷调查来源分析

男生占21.91%,女生占78.09%,食品药品类院校以女生居多。大一学生占48.65%,大二学生占34.36%,大三学生占16.99%。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占47.88%,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占52.12%。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关于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学生总占调查总数的39.38%,52.12%的学生对新媒体不是很了解,超过一半,这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对新媒体了解不够。尽管当前智能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已被学生广泛使用,但是他们的新媒体知识素养还是欠缺,需加强新媒体的宣传。在常用的新媒体中,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形式更受学生青睐。49.32%的学生每周会有2-3次从新媒体中了解思政知识,说明学生会通过新媒体了解思政方面的知识,但频率不高。同时有26.74%的学生不会用新媒体了解思政知识,应该加强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对新媒体非常了解的学生中有44.83%的学生会利用新媒体了解思政知识,而在了解新媒体的学生中利用新媒体了解思政知识的频率每周主要是2-3次,占61.71%,在不了解新媒体的学生中不用新媒体了解思政知识的占到70.45%,说明学生利用新媒体了解思政知识的频率和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成正比。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推广新媒体,让学生更加了解新媒体,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学习思政知识。

60.43%的学生对将新媒体应用于思政教育表示赞同,85.43%的学生期望将新媒体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思政教育,并且学生更加倾向于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能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在是否会觉得运用新媒体更容易接受思政知识方面,62.84%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这说明高职院校要注重新媒体在进行思政教育方面的形式和内容。53.38%的学生更倾向于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发布思政相关内容。目前学生了解思政知识的渠道主要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电视、报纸、杂志,但还是有47.3%的学生会选择通过新媒体来了解思政知识,所以可以将新媒体发展成一种传统课堂理论学习之外的思政教育辅助工具。

以上分析表明,学生还不是很了解新媒体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应用,在接受程度上也偏向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集中在课堂教育和传统媒体为主,利用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还不够完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巧妙地结合,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交融联动,以期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方面收到更好的成效。

三、创立“食药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开展学生思政工作

基于前期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发布思政相关内容,加之新媒体工具中,以前微博还余温尚热,如今微信早已超过微博,成为用户群最大的社交工具[3]。笔者创立了“食药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以作为传统课堂思政教育的辅助形式。“食药新青年”微信公众号下设微思政、进步阶梯和与您相邀三个菜单。其中微思政内含学院风采、思政要闻和抱书取暖三个栏目,进步阶梯内含就业指导、专升本和实习生三个栏目。该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数近1000人,自成立以来共发布126篇文章,其中108篇原创文章,大多集中于学生对校园生活及实习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当有同学将自己的感想或见解汇编成文字在食药新青年公众号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后,总能激励一些同学也开始自省,反思自己是否每天都有所进步,有的也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激发自身的爱国爱家情怀。该公众平台为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渠道。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大方地袒露自己的心声,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通过文章的分享,大家彼此更能相互了解,同时也有助于部分学生情感的宣泄,有效地缓解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的心理压力。总体而言,该平台从网络思政教育的视角出发,更好地将学生的思政教育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弥补了传统课堂思政教育的局限性,初步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四、微信公众号在思政教育中所表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一,微信公众号快餐式的阅读使得学生思政教育收效甚微。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大多是快餐式、碎片化的浅阅读,为求在短时间内冲击读者的感官,读者在阅读时也许并没有静下心来思考所读的内容就匆匆而过。而思想政治教育恰恰需要持续性、系统性的深阅读才能更好地被消化和领悟,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因此,为了将微信新媒体更好地应用到思政教育中去,今后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既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又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喜闻乐见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强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学促做,知行合一。

第二,微信公众号激烈的竞争使得推送文章不及时而关注量减少。现在微信公众号一般每天只能推送一次文章,如果隔几天不更新文章就会被其他微信公众号发的消息刷屏,而读者一旦未及时看到自己关注的公众号的消息可能就会取消对该公众号的关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投入经费,寻找集策划、编辑、管理及维护等于一体的专业团队来运营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文章,不断更新。如果让在一线工作的学生专职辅导员来做这项工作,他们每天要面对的日常工作已经极为繁琐,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公众号的日常管理,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配备了专门的平台运营和维护的技术人员,才能将公众平台做得更专业,更具特色和影响力,从而也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服务。

五、结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充分运用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潮流。高职院校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应有效推进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线上与线下的相互交融,以学生更易于接受和领会的方式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公众思政微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