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学体系建设的多维度审视

2019-03-22 00:42赵亚静新疆昌吉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系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体系

赵亚静 新疆昌吉广播电视大学 教学系

教学体系是课程开展与实施的基础,也是教学过程中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传播学教学体系的建设对课程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维度审视传播学教学体系建设,以实践理念搭建各个维度的教学平台,不断完善和优化传播学教学内容,产出更多实践教学成果,为学生应用技巧和综合能力提升提供基础与支撑。

一、以学科渗透思维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基础维度

在充分结合传播学教材基础上,以学科渗透的视角来建设传播学教学体系,不但能丰富传播学理论内容,还能实现传播学课程的立体化发展。由于传播学课程与新闻学和电视制作等课程具有交叉内容,利用多学科渗透思想进行教学体系建设,利于学生突破传播学理论内容的局限,用多学科思维进行动态思考,从而实现应用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多学科思想渗透思想的引导下建立传播学教学体系,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全新教学方案。首先需要建立多媒体教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与课程相关的图片或影像,更加生动直观的对传播学主要观点和理论进行解读,不但能延伸和扩充传播学教学领域,还能在动态层面上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开展专业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是根据课程分类所进行的创新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兴趣来选择实验进行学习。传播学专业课程实验可结合平面广告设计、动画设计、网站广告制作、电视画面编辑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选择,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现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提升。

二、搭建创新教学理论维度,培养实用型传播人才

传播学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教师不断强化传播学理论内容的传授,利用自身专业教学能力为学生建设符合教学规律的理论教学模式,并以提升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分析和再传播能力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传播学经典理论内容,如涵化理论、两级传播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都是在西方传播经验基础上进行总结和研究的成果。因此传播学教师要为学生讲授理论内容的实证来源,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接受抽象枯燥的理论性内容,同时也增加理论性内容教学的故事性,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趣味性和生动性的目的。另外,由于传播学理论最终将回归到生活和实践中,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理论内容讲解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性的设置实践情境和案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完成理论性知识的内容,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学习传播技巧时,教师可在课程中引入《触龙说太后》的故事,在学生充分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实践为学生设置教学问题:“如果你作为餐厅管理者,在出现食物卫生问题时,你将如何与客人进行沟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传播学原理进行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理解传播学理论内容和含义,转变理论性课程内容的抽象性,让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实现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课外社会实践维度

要想实现传播学教学体系的创新建设,需要教师重视社会实践环节,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社会实践,提升学生专业敏感度和沟通能力。首先要加强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社会沟通,高校可聘请专业电视台从业人员,通过讲座或交流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媒体从业人员的经验可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环境之中,通过实践了解社会现象,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和交流技巧。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掌握和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到社会中进行兼职,利用实际工作检验自身专业技能,并明确自身专业不足,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但能够实现实践经验的积累,还能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可组织开展专业竞赛,为传播专业学生提供大量实战机会。学生通过竞赛能够提升自身专业兴趣,还能带动周围学生学习积极性,利于在学生中形成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不但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还能强化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实现全方位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播学教学体系的研究,既是社会与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最新需求。多维度建设传播学教学体系,能有效改善传统课程教学的问题,丰富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多媒体产业化的要求。多维度教学体系的实施能不断优化传播学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实践成果,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内化,为传播学专业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和舞台。

猜你喜欢
传播学理论体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