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

2019-03-22 00:42魏春泉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母语跨文化

魏春泉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分析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学生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学习英语知识,消除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英语学习障碍,达到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目标。高校英语教师还要创新教学理念,丰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达到传播汉语文化的目标。

一、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现代高校英语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教师主要起到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播的作用。高校教师往往更注重促进学生学习实用的英语交流技能,在教学时没能深刻的传播文化教学,尤其不注重实现中西方文化对比,不能成为优化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不能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中华文化失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英语学习选择,学生练习英语时严重脱离了中国文化的背景氛围,没能基于传播祖国文化,加强中西方文化认同,有效消除文化差异障碍的角度进行英语教学。虽然很多大学生已经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准,但是不能在英语交际中有效展示个性化的特征,主要是因为英语交际时缺乏文化属性,有时在交流时存在着文化冲突的现象。当代高校英语教学应当更重视跨文化交际,教师应当摒弃单纯的英语文化输入,注重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母语文化。

二、英语教学关注中国文化不足原因

(一)中国文化长期被忽视

高校英语教学往往注重研究英语语言要素,母语文化传播相对较弱,在提倡实用性英语教学的理念下,高校英语教师更注重英语文化的传播,还未能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促进学生关注母语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就业时应用英语的主要场景氛围。由于高校教师对中华文化传播重视不足,没能基于中西方对比促进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特征,因此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与母语学习的态度差异。学生显然重视英语文化现象与内容,不自觉的忽略了汉语文化的深度学习。长期以来我国更重视英语教育的氛围,使得学生思维方式、文化理念与价值认同发生了一定的偏差。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兴趣,促进学生深度的关注和学习母语尤其重要。

(二)英语教学理念失当

不少高校英语教师盲目的从考级出发开展英语教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与理论性结合不足,教师忽略了学生未来英语语用的基本场景氛围,不能基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自学能力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有时在英语课堂教学时过分注重英语语法、语音元素的教学。“中国失语症”现象是英语教学的现实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一致以来教师对英语知识教学更重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不足,教师未能关注当代社会的形势变化。教师没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大量课程设置只局限在高中阶段。大学语文只针对个别学生开设,不能有效开辟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造成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关注不足,学生缺乏良好的中华文化素养与认识感受能力。

三、高校英语教育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对策略

(一)优化英语教材编制

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高校英语教学应当优化教材内容,注重充分的丰富和扩展教材,基于英语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生动展示,促进学生有效关注中华文化。首先,加强英语教材编制,丰富英语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的接触母语文化。其次,丰富和拓展高校英语教材,基于教材模拟英语跨文化交际的场景,提供丰富的微视频教学素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教学的需要。第三,还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辅助材料,基于互联网向学生传统优质的英语教学内容,保证英语教材资源供给的时代性、专业性、文化性与实用性,解决学生英语练习无法可依的问题,基于丰富的教学资源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目标。

(二)优化英语课程设置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还要优化英语课程的设置,基于中西方文化对比设置比较文学类英语课程内容。进一步增加英语背景课程的人文性,基于丰富的人文内容促进学生关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英语课程应当以域外视角引导学生反思。还要根据我国近年来英语等级考试中逐步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促进学生更主动的关注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母语学习,在教学中从微观角度进行语言要素的比较教学。还要充分的运用慕课、微课设置中英交流的场景,围绕着中国话题组织开展英语语言交际训练活动,设置职业性的英语交际场景,围绕着实用英语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播实践训练,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加母语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民族文化意识。

(三)培养文化主体意识

高校英语教学应当丰富中英文化的对比内容,在英语课堂启发学生更好的关注中华文化,英语教师应当构建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突破英语听说读写练习的桎梏。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时应当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有正确的文化观。引导学生以客观的眼光看待英语和母语,促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好的关注祖国的优秀文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视母语的作用和地位,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辩证的看待英语文化,基于母语文化的内容感受英语文化,这样才能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达到促进英语学习深度开展的目标。

四、结论

高校英语课堂是传播优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失语不仅影响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而且造成文化供给不平衡的现象,学生长期的从英语文化角度学习语文,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利于深化英语教育改革,学生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感。只有将英语与母语结合,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大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母语跨文化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母语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母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