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期网络舆情应对意义和策略

2019-03-22 00:42易玲长春日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舆情时期主体

易玲 长春日报社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并集聚了一批数量巨大的网民,从而对传统媒体格局带来巨大的影响,并形成新的舆论环境,对舆论导向产生深刻的影响,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舆论导向将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发挥网络在服务人们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需要针对新媒体时期特殊的舆论环境,精准了解网络舆情的内涵,并根据其传播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措施。

一、网络舆情与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期,只有精准把握网络舆情的概念,根据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才能针对新媒体新环境,才能提高应对策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是基本前提,也是基本的要求。

(一)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社会舆情,它与传统意识的社会舆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载体特殊性,它借助网络载体传播舆情。因此,网络舆情传播更加的快速、便捷,而且打破传统社会舆情传播单一化路径,传播路径更加多样化,例如微博、网络社区、博客、微信、QQ等,都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载体,人们可以通过网上签名、网络评论等方式,自由、便捷地将自己的看法和思想表达出来。

(二)网络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期网络舆情在传播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传播信息爆炸性。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数量巨大,而且信息类型丰富,传播过程中能够实现多次传播,呈现出裂变性、爆炸式的传播态势,因此,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能够产生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传播主体隐蔽性。“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表现出相对的隐蔽性,从而加大了舆情应对的难度”[1]。传播主体由于凭借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参与传播,这就与传统社会舆情传播主体公开化不同,很难快速、便捷地进行判断,网络舆情传播主体的隐蔽性加剧了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

传播信息不确定性,“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具有隐蔽性特点”[2],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传播信息的不确定性,人们难以判断信息的真伪,因此也造成网络信息价值密度的降低,容易造成以讹传讹的现象;

此外,网络舆情在表达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由于传播主体素养不同,造成传播主体在传播网络舆情时,感性色彩较强烈,理性不足,这种传播的随意性也容易导致网络舆情出现偏差,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造成巨大的传播破坏力。

综合上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理性网络舆情,一类是非理性舆情,理性的网络舆情能够推动舆情向健康的发展,非理性的网络舆情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引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将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

二、新媒体时期强化网络舆情应对的意义

新媒体时期,强化网络舆情应对的意义深远的,它不仅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网络宣传工作、构建良好舆论环境的诉求。

(一)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社会经济也进入发展转型期。“新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化网络舆情应对”[3],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提高网络宣传的需要

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网络宣传工作任务紧迫,意义深远。新媒体时期加强网络舆情应对,是提高网络宣传工作、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需要,只有进一步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才能培育健康的舆论环境。

(三)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无网络不生活。在网络化时代,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建立起健康、和谐的网络秩序是关键。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网络舆情管理,能够使人们的网络舆情传播行为更趋向理性,从而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

三、新媒体时期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期,网络舆情形势严峻,意义深远。本文拟以吉林省内媒体长春日报为例,简要阐述新媒体时期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法律制度宣传,彰显舆情应对理性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在传播方面体现出的信息量大、速度快、主体隐蔽等特点,使网络舆情的引导难度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作为主流媒体,长春日报借助自身的话语优势,强化法律制度宣传意识,针对当前网络舆情传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系列化的网络传播法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彰显舆情应对的理性立场。网络传播法律法制宣传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开展网络法制传播法制板块,并为受众创造互动的机会,邀请相关的法律专家,开展法制访谈活动,结合当前典型的网络舆情传播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从而提高全社会网络舆情传播的法制素养,实现理性的网络舆情传播,从根本上促进传播主体的自律、自控。

(二)主动对接政府部门,发挥政府管控作用

新媒体时期,作为媒体之一的长春日报进一步增强网络舆情引导意识,在重大网络舆情面对,主动对接政府部门,从而使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从而传达政府立场,避免网络舆情陷入“恐慌”境地,以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不仅如此,长春日报及市政府的“议程设置”,借助新媒体发布政府议题、政策等,从而使政府议题、政策引领媒体议题、公众议题等,从而发挥政府宏观管控作用,形成有力的网络舆情磁场,统一网络舆情。

(三)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培育健康舆情生态

除了政府层面,长春日报还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媒体要具有意见领袖捕捉力,能够及时发现乃至培养“意见领袖”,从而在面对重大网络舆情传播实践时,使“意见领袖”成为网络舆论引导重要力量,既为民众构建畅通的民间表达通道,又使“意见领袖”成为网络舆论正确引导者,和谐网络生态的建设者。

(四)抓好新闻媒体评论,表达媒体舆情立场

“我国媒体机制在新媒体时期体现出自身的优势,新闻媒体既要实现自我发展,又要充分利用自身党、政府咽喉、民众知音的多功能定位”[4],抓好新闻媒体评论,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既传递媒体主张,为不同的主体创造传递声音、表达话语的权利,更要反映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选择等,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主导者之一。

四、结语

总之,新媒体时期,网络舆情应对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传播“声音”杂,需要基于新媒体时期网络舆情新的环境,强化舆情应对的法制化意识,充分利用政府宏观管控作用,培育“意见领袖”,利用新闻媒体优势,构建和谐、健康、正向的网络舆情传播生态。

猜你喜欢
舆情时期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