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未来名师
——由湖北省公布第十批特级教师想到的

2019-03-22 15:56
成才 2019年3期
关键词:路标特级教师职称

习近平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2018年12月10日,湖北省第十批310名特级教师脱颖而出。在向这些特级教师表示祝贺的同时,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一名普通教师怎么成长为名师?

要拜名师为师。年轻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有热情,有干劲,有活力,深受学生喜爱。缺乏的是教学经验和技能。为少走弯路,必须拜师。有句话说得很好,旅行要导游,人生要导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跟随成功者的脚步。拜名师为师,能减少年轻教师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能学习到名师治学做研究的方法,能借鉴名师教育教学的经验,能运用名师周围长时间累积的教育教学资源。荀子在《劝学》中讲得很好:“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为年轻教师,要善于站在成功者的肩上向上攀登。

要有人生规划。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年轻教师一入职,就要研究前行的路标。在每个教师前面,有职称的路标:中期职称、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有荣誉的路标: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每一个路标的到达,都有相关的条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这些条件,就像铺设的一级级台阶,为教师的前行指明了方向。研读这些条件,能明晰你前行的路径,告知你应做什么,怎么去做。

要做实教育科研。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为什么要搞教育科研呢?这是每一个年轻教师都会想到而又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一名教师若只按部就班搞好每天的教学工作,时间一长,他可能会认为教学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到了职称评审填表之时,拿不出证明教育教学实绩的材料,表格空空,无缘得到应得的职称待遇。如果将教育教学比喻为浇铸楼板,那么教育科研就是往楼板里铺设钢筋。钢筋越粗越密,楼板越结实。年轻教师要认真打造优质课,积极参加区级、市级或更高级别的赛课活动。每参加一次赛课活动,都会有无数名师听课评课,每打磨一次课,对于授课者,都是一次历练与成长,获得的优质课证书,就是对讲课者的奖励,就是往楼板里添加了钢筋。年轻教师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变即成果。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是一种应用型研究,主要任务是学习、思考、借鉴、内化、运用、提升。通过课题研究,发表了论文,这是显性的成果;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了教育教学理念,改进了教育教学的方法,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内隐的成果。某种程度上讲,一名教师若不做教育科研,他一定体会不到教育教学的乐趣。

要有成果积累意识。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有那些呢?显性成果有:优质课、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课题研究报告、教育教学案例、优秀的教学设计、专题报告、各级各类的获奖等;隐性成果有:坚定的教育教学信念、不断提升的教育教学水平、日益增强的凝聚力与感召力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一名教师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网络学习与自我反思相结合,自创成果与名师的先进成果相融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假以时日,成果必丰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在万千职业门类中,选择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对于个人是职业;对于国家是使命。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要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唯此,我们一定能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学校放心、社会认可的名师。

猜你喜欢
路标特级教师职称
路标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路标
路标中的学问
看清医改最要紧的两个路标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