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礼的传奇人生

2019-03-22 02:52侯起秀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通河大木朱棣

侯起秀

读书儿郎系远方

家住河南永宁县(今洛宁县)马村的宋彬喜上眉梢,妻子怀孕了。宋彬是方圆几十里出名的能工巧匠,既是木工又是瓦匠。

1361年初春,一个男婴伴随着响亮的雷声来到人间。宋彬抱起刚出世的小孩喜不自胜,脱口而出:“彬彬有礼也!”他读过几年书,记住了孔夫子的名言:“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错误地把战乱蜂起的原因归咎于红巾军犯上作乱,因此给这个孩子起名叫礼,字为大本。

不久,宋彬投军,宋家日子愈加难熬。宋礼是个懂事的孩子,从小上山打柴、下地割草,年岁稍长就要拿起父亲留下的工具去学手艺,亲戚乡党见状纷纷到宋家劝说让这孩子进私塾,大伙解囊相助凑够了束脩。宋礼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常常是放下书包就下地干活,干完农活就背上书包上学堂,这种艰苦的生活养成了他刚毅顽强和追求效率的性格。

有一天,私塾先生讲完了“河图洛书”的故事,走到宋礼面前问:“大本,你知道神龟在哪浮出洛水吗?”宋礼摇摇头。老先生爱抚地摸着他的脑袋说:“就在我们永宁啊!”下课以后,宋礼约了几位同学结伴来到洛河边想再次看到神龟,但是等啊盼呀始终不见神龟的踪影。第二天上课他们都迟到了,当老先生知道了缘故,并没有处罚宋礼,笑着说:“古代传说只是告诉我们一种方法,就是要善于在民间寻找那些会治河的人才。”

千里葬父闻乡里

光阴似箭,宋礼结束了3年私塾生涯,拿起父亲留下的工具学起了手艺,但在紧张的劳作之余,始终坚持读书学习。一天夜里,他入迷地看着借来的《考工记》,忽听一阵犬吠声,急忙吹灭油灯,提起哨棒,大踏步来到柴门口,借着月光见门外站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

中年人轻声问道:“是大本吗?”宋礼大吃一惊,原来眼前这位就是日思夜想的父亲。当年元军在山西惨败后逃亡甘肃继续顽抗,父亲也逃过黄河到了陕北,有心回老家,又怕给家里惹来祸端,只好遁迹田野,凭借手艺糊口,直到听说朱元璋对旧官吏十分友善才敢返回家中。

父亲被任命为四川省仪陇县令。官府催行急如火,父亲只好收拾行装上路。宋礼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把父亲送到潼关外。他看着父亲渐渐消失的背影忍不住大声哭喊:“爸爸,我一定去仪陇看你!”

父亲去仪陇不到2年就传来了噩耗。宋礼犹如五雷轰顶,一头栽到地上。他苏醒过来,一边匍匐着向前爬一边哭道:“爸爸,我一定去仪陇看你!”令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有好心人劝他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况且正是江河暴涨的汛期,你此时跋山涉水到仪陇是……”倔强的宋礼揩泪怒吼:“难道奔丧可以缓吗?父子情深似海,我宁愿死在奔丧的路上!”

宋礼沿着父亲入川的道路,走了数千里始达仪陇。淳朴的乡民用宋礼似懂非懂的四川话告诉他许多父亲帮助恢复生产、救济灾民的故事,使他愈加怀念九泉之下的父親。宋礼扶着父亲灵柩回永宁走的是水路,黄河泛滥、浊水横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情景,使他产生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我要当官,当一个让老百姓称赞的好官!”

学海无涯苦作舟

朱元璋把国子监当作培养治国人才的“黄埔军校”,监生衣食无忧更不发愁将来的出路。宋礼决计报考国子监,但永宁县每年只有1个名额,他能否在层层选拔的激烈竞争中独占鳌头充满悬念。宋礼硬是凭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走进了国子监大门。

国子监的祭酒(校长)叫宋讷,与宋礼不仅同姓而且同宗,特别是与蔡子英(宋礼父亲的朋友)是同科进士,这样的关系使宋讷和宋礼情同父子。宋讷喜欢宋礼读书刻苦,一丝不苟,宋礼敬仰宋讷学识渊博,诲人不倦。朱元璋到国子监巡视,宋讷不时提到这位得意门生,国子监的勋臣子弟也愿与宋礼为友,这为宋礼以后的仕途奠定了基础。

当时,国子监称优秀学生为“秀才”。宋讷管理才学优赡、聪明年长的“老秀才”的办法:一是让他们博览群书,二是给他们讲道德、经济之学,提供更多的历练和实习机会,以期大用。宋礼非常受益于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先后到不少大城市观摩学习,其中设计巧妙的中都城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中都城位于今天的安徽凤阳县的淮河南岸,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是朱元璋悉心营建的一座都城。宋礼去的时候,中都城主要建筑物都已基本建成。他如饥似渴地观摩学习这座新建都城的规划思想和设计理念,这里,木构的穷极侈丽、石构的华丽奇巧、画绣的鲜艳夺目、雕镌的精美绝伦都让他大开眼界。他做过木工和瓦匠,每到一处都会提一些专业问题,也使那些工部官员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是内行。

甘作迁都急先锋

宋礼由于品学兼优,从国子监一毕业就被任命为山西省提刑按察司佥事,但他不为之喜反为之忧,因为山西是当时移民迁出最多的省份,贪官污吏横行,民事纠纷不断,刑事案件频发。

1390年,宋礼到山西,他执法严峻,锄奸剔蠹毫不手软,用铁腕手段很快扭转了山西政风,善得张扬,恶受压制。吓得素日的贪官污吏再不敢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见了他好似看见“活阎王”,站都站不直,大气不敢出;山西老百姓却欢欣鼓舞,把他当成了“活包公”,皆想望其风采。

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为名诛杀开国大将蓝玉及所谓“蓝党”1.5万人,一举将明朝元功宿将屠戮殆尽。宋礼闻此也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工作愈加勤奋,说话愈加小心,虽说官运不顺,但都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朱元璋死后,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当时,宋礼任刑部员外郎,负责刑部监的工作。建文帝在刑部监里关押了不少如齐王、周王等政治犯,宋礼一切依法办事,从不刁难政治犯。朱棣打进南京城,这些苟延残喘下来的人纷纷向朱棣举荐宋礼。宋礼被调到礼部,起早贪黑地起草诏书、准备册封、张罗宴会……以敏捷干练受到朱棣赏识,被提拔为礼部侍郎,成为朱棣的心腹亲信。

1403年,朱棣改北平为北京,准备将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但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朱棣闷闷不乐,与宋礼密商,在朝夕相处中他已知道宋礼是个建筑专家。宋礼献计说:“北京紫禁城的规划和设计不是问题,可以参考中都城和南京城,关键问题是准备建材,尤其是大木。我们现在着手准备建材,外人并不知底细,只等备齐建材,皇上一声号令,调集千军万马,北京紫禁城就会拔地而起。”

1404年,宋礼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暗自筹备迁都事宜。他派出几拨人马去寻找大木,但回来的人都说找不到大木。宋礼急得直跺脚,心想我当年千里葬父入川的时候,满眼郁郁葱葱,难道其中就没有可用之材?他向朱棣主动请缨要再度入川。

开河初衷为建城

宋礼到了四川立即派官员分数路深入溪谷险峻之地,很快找到了符合建筑标准的大木。宋礼高喊一声:“开伐!”接着,伐木声响彻山谷,几株伐倒的楠木被系上红绸推入溪流,带着如雷鸣般的响声顺水而下,一夜之间进入峡江。当朱棣接到宋礼的奏报喜不自胜,似乎看到一根根栋梁大木支起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如果说找伐大木难,运大木则是难上加难。自从1391年黄河在今原阳黑洋山决口以后,会通河淤积严重,京杭大运河因此断航。大木只能从陈州颍岐口(今河南周口市沙颍河交汇处)入黄河决口形成的“大黄河”到八柳树(今河南新乡七里营镇,当时与黑洋山隔河相望),再陆运85公里至汲县(今河南卫辉市)入卫河运抵北京。这样的路线不仅道路曲折,而且异常艰辛,从八柳树到卫河陆运一段共设有8个驿站,也就是说每天行程最多只有十几公里。随着北京人口迅速增加,“大黄河”一线也成为南粮北调的一条重要通道,出现了运输大木与粮食孰先孰后的新问题。

宋礼必须另辟蹊径,以加快运输建材的步伐。他多次到山东调研,提请给来此的移民发耕牛、种子,又请将齐王的追随者(齐王于永乐四年又被以谋反罪软禁在南京。齐王在山东的大批追随者被定为罪人)迁到北京,在建筑工地打工谋生……这些举措赢得了民心。他经过反复比选认为,使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是首选方案,而首要难题就是打通“肠梗阻”河段会通河。因此,宋礼重开会通河的初衷并非南粮北调,而是修建紫禁城的配套工程。

宋礼有了这样的想法,却不敢这样提议,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传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他作为闻名乡里的孝子一定要回家奔丧守孝。但是,此时坐镇北京,准备亲率大军北征漠北的朱棣,不但诏令他留下继续理事,而且交给他一项新任务,就是在北京周围为朱棣选址建造陵墓。

宋礼只好打起精神投入新的工作,就在这时,也就是1410年秋天,黄河发大水了。黄河洪水使“大黄河”航线陷于停顿。刚从漠北返回的朱棣闻听奏报,急忙把宋礼找来商议对策。宋礼欲言又止,朱棣正要发火,有人来报:“山东济宁州同知潘叔正上疏,请求重开会通河!”朱棣道:“快把奏疏递上!”原来潘叔正是个热血青年,刚任济宁州同知不久。

不拘一格降人才

朱棣眼下最关心的是建好北京紫禁城,而黄河大水又使运送大木推迟到不知何日,于是他借着潘叔正的上疏,命宋礼立即组织力量尽快打通会通河,使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

宋礼的设想与朱棣的决定不谋而合,但是,毕竟治河对于他而言是个新事物。为什么近百年来会通河一直维持“岸狭水浅,不任重载”的局面?难道以前人们就没有找到更好的改建会通河的方案?宋礼对着地图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找不到答案。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人。

这人叫蔺芳,是山西夏县人,在洪武年间以举孝廉出仕,因为言语冒犯,被朱棣一下子从正五品的吉安知府贬为从九品的办事官。对于这样的人敢用吗?宋礼思考再三,还是向朱棣提出了起用蔺芳帮助自己治河的建议,因为宋礼与蔺芳家乡仅隔一条黄河,在南京时交往很多,说话也十分投机,知道蔺芳不仅生活简朴,事母至孝,而且对治河颇有研究。朱棣正在用人之际,当即批准了宋礼的建议,让蔺芳以幕僚身份协助宋礼治河。

1411年初春,从全国各地征调的十几万軍民会集于会通运河两岸,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疏浚工程,将225公里的会通河全线挖深到4米多,拓宽到10米多。然而,会通河不任重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岸狭,二是水浅。现在解决了岸狭问题,怎么解决水浅问题呢?宋礼沿着会通河微服私访,一天天过去了,还是找不到答案。

这天,宋礼在汶上县转了一天,夜里坐在油灯下苦苦思索,不时在地图上圈圈点点。远处传来鸡鸣声,他站起身打个哈欠。突然,蔺芳推门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位农民装束的中年汉子。蔺芳向宋礼介绍:“这人叫白英,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到山东汶上县,是运河上的“老人”。他不敢直接找你,听说我是他老乡,夜里找我谈了他的治河想法。我与他再三切磋,觉得他说的在理,故此带他来见你。”

自古民间把黄河、运河上的民夫领班习惯称为“老人”,相当于今天的工头。宋礼看着白英饱经风霜黑黢黢的面颊,与他攀谈起来,没承想千寻万找的答案就装在这位“老人”的肚子里。宋礼听得入迷,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读书时私塾先生说的话,暗道:“莫非这是神龟浮出水面,给我送来洛书!”

巧夺天工会通河

会通河的水源主要来自汶河和泗河。泗河沿途接纳沂河、洸河流入会通河;汶河至汶上后分成两个支流,一支向北流入海,一支向南流入洸河。宋礼根据白英的建议:一是改建元朝在宁阳县境内修建的堽城坝,不让汶河南支入洸河;二是在东平县的戴村修筑拦河坝,不让汶河北支入海,把汶河的全部水量都引到汶上县南旺镇注入会通河。

南旺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制高点,俗称“水脊”。宋礼在南旺设立分水闸,使六分汶河水向北流到临清入京杭大运河卫河段,四分汶河水向南流到徐州入京杭大运河黄河段。具体工程措施是:在汶河入运口对岸砌石堤,建造一个鱼嘴形的石拔(分水尖),不仅能防止洪水冲刷,而且可调节南北分水量。

由于汛期洪水来量过大,为调节会通河的水量,又利用会通河沿岸的南旺、安山、昭阳、马场等处的几个天然湖泊蓄水,名为“水柜”。夏秋水盛时将洪水泄入湖泊,冬春再将湖水放入会通河,以补水源不足。这样,既减轻了洪水灾害,又能使枯水季节的会通河航行不中断。为了便利航运,又在南旺南北共建水闸38座,通过启闭各闸,节节控制,分段延缓水势,以利船只顺利地越过南旺分水脊,经临清直达北京。与此同时,宋礼还组织了十几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治黄工程。

通过这次大规模治河,西南的大木、江南的金砖、运河两岸的砖瓦等建材以及各种粮食、其他物资被源源不断运到北京,正式营建紫禁城的条件逐渐齐备。1416年,朱棣再次把迁都北京的话题摆在文武大臣面前,群臣没提任何反对意见。

朱棣下令征集全国10万工匠,数十万民工开始了大规模的施工。整座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房屋共有9000余间,但只花了3年就全部建成。1420年,一座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完整地出现在北京城的中心。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北京为京师。

功成却被当罪人

宋礼在修建紫禁城和重开会通河等重大工程中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世事难料,朱棣迁都后天下很不太平,特别是会通河所在地山东,老百姓负担与日俱增,终于促发了唐赛儿起义。唐赛儿攻城夺府、烧官衙、毁仓库,沉重打击了明朝在山东的残酷统治。唐赛儿起义刚被镇压下去,紫禁城内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又同时发生大火,朱棣看着熊熊燃烧的烈焰,担心自己引起了天怒人怨。

宋礼看着自己辛苦营建18年的紫禁城的三大殿在落成不到4个月就被烧毁,心中充满自责,不顾年迈主动请缨再次入川为再建三大殿寻找大木。他没料到自己前脚刚到四川,礼部尚书金纯后脚也到了四川。金纯是按照朱棣的旨意来巡视的,朱棣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宋礼当成替罪羊来息天怒、灭人怨。

金纯是宋礼在国子监的师弟,对宋礼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品行十分了解,但是重任在肩,一定要查出宋礼枉法害民的罪证来。宋礼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越想越气,由气而恼,由恼而狂。可怜这个辛苦一生的老人变成了精神失常的狂人。金纯一边请医生给宋礼治病,一边向朱棣如实报告宋礼的言行。

1422年初夏,宋礼溘然长逝。朱棣命继续调查宋礼的罪行,在调查结束前不得下葬。一直到朱棣驾崩,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的1425年,宋礼才得以魂归故里。

猜你喜欢
通河大木朱棣
朱棣“魂牵”建文帝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为推进通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奋斗
通河大米跻身全国高端米前列 全部使用生物有机肥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
替我叫一声妈妈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
替我叫一声妈
老木大木与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