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数据新闻的实践与挑战

2019-03-25 07:21朱天泽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数据新闻虚拟现实新媒体

朱天泽

摘  要  作为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沿成果,VR数据新闻是利用VR技术的数据新闻,其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有VR应用和数据新闻组合在一起的产品,另一种则是利用VR技术进行数据可视化的产品。VR数据新闻具有“沉浸—交互—构想”,并且能延伸读者的视觉功能。但VR数据新闻也面临过度使用影响健康、技术不成熟以及成本高昂等挑战。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数据新闻;融合新闻;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1-0110-03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主持人克朗凯特早在20世纪50年从事直播时就提出,让观众体验到“身临其境”,是新闻的要义所在[1]。使用手机进行新闻直播可以让读者能够直击新闻发生地,而随着VR技术在新闻内容生产中的应用,利用沉浸式体验新闻让观众“置身其中”也已不再是难事。但是,随着新闻传播业进入“后真相时代”,公众更加需要优质新闻产品,公众越来越想要在媒介中获得自由体验,用户想更加真切的感受新闻现场,更希望与媒介进行互动。而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大量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新闻报道形式创新之路不可停歇。数据新闻作为近年来备受业界关注的新型新闻报道体裁,当它遇到VR技术,能否擦出火花,创造出新的融合新闻报道形式?

1  VR数据新闻的起源与类型

在讨论VR数据新闻前,需要先明确VR新闻和数据新闻的概念。

VR(Virtual Reality)中文名为虚拟现实技术,即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有效结合,这种技术可以让使用者进入一个非常奇妙的虚拟世界,但又觉得很真实、很立体,能够三维成像。VR新闻则主要指“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2],其能够将新闻信息360度无死角地呈现给读者,使用户仿佛置身于新闻事件现场。

数据新闻定义众多,其起源于美国的精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一词最早则由阿德里安·哈洛瓦提(Adrian Holovaty)于2006年提出,在汉语语法中,数据新闻一词属于偏正结构,“数据”是修饰“新闻”的定语,因而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科学的知识和技术,通过或结合数据分析,对事实进行的新闻报道”[3]。

因此,VR数据新闻是利用VR技术的数据新闻。由于VR新闻有两种基本呈现方式,一种是使用全景相机(例如Upano Xone)进行拍摄而成,第二种是使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建模。因此VR数据新闻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VR应用(全景视频或三维建模)和数据新闻组合在一起的作品,这是一种简单的媒介融合,可称为“VR+数据新闻”;另一种是采用VR技术(三维建模)进行数据可视化的数据新闻,可称为“VR×数据新闻”。

2  VR组合数据新闻

“VR+数据新闻”的典型案例当属近年荣获2018年普利策新闻奖中解释性报道奖的作品《墙:未知的故事,难以预料的后果》(The Wall:Unknown Stories,Unintended Consequences)。该作品由《亚利桑那共和报》(Arizona Republic)与今日美国网(USA TODAY NETWORK)联合制作,提供了6种探索美国-墨西哥边境墙的方式,分别为交互式地图、纪录片、航拍视频、边境视频故事、创作者访谈以及虚拟现实(VR),公众可以沉浸在超过3 200千米的边境中,通过声音与图像了解到边境的真实面目。在数据方面,该作品的交互式地图则利用通过《信息自由法案》向美国国土安全部申请到的数据结合直升机航拍边境墙飞行轨迹GPS数据绘制而成。而其VR的呈现方式使得读者通过使用HTC的VIVE VR系统,以真实比例在虚拟空间内,查看美墨边界区域的地形和植被,甚至可以听到当地的原始声音,具体则包括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之间的岩石坡线、得克萨斯州大湾国家公园的峡谷等现实情况下难以到达的地点,VR让读者见到了常人难以一见的场景。原理上,《墙》使用具备录像功能和LIDAR技术的直升机,进行激光测距,以此建构VR中美墨边境的地理特征。

普利策奖委员会对报道团队的颁奖辞既强调了他们在融媒体报道上的技术突破,也肯定了报道的内在价值:“奖励他们将文本、视频、播客和虚拟现实融合起来的生动而及时的报道,该报道从多角度审视了特朗普总统承诺的美国-墨西哥边境墙的修建困难与难以预料的后果”。

《墙》的融媒体创新报道得到了Google新闻实验室和奈特基金会的资金支持,而Google新闻实验室同时也是“VR×数据新闻”,即VR数据可视化的探索者。

3  VR数据可视化

谷歌数据编辑西蒙·罗杰斯(Simon Rogers)曾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数据新闻的发展,他在2016年开始尝试使用VR进行数据可视化。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曾在英国《卫报》工作15年之久的罗杰斯在谷歌新闻实验室制作了《英国会脱欧洲吗?》(Will the UK Brexit?),使用三维建模制成VR可视化应用,以一个虚拟地球的形式,戴上VR眼镜,随着注视目光的移动,可动态展示欧盟各成员国关于英国脱欧最高频次的谷歌搜索问题。

实际上,早在2015年,《华尔街日报》记者罗杰·肯尼(Roger Kenny)和安娜·阿斯内斯·贝克尔(Ana Asnes Becker)在《纳斯达克来到另一场股市泡沫?》(Is the Nasdaq in another bubble?)就尝试了VR数据可视化。该作品利用VR技术和折线图结合,让观众以“坐过山车”的形式感受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1994至2016年间跌宕起伏的变化,生动形象地开启一场美国股票市场探险旅程,当指数从逐渐攀升到极速下坠时,观众可以感受到泡沫破裂带来的紧张感。作品在2000年3月10日的峰值以及2002年10月4日的谷值处有专门的解释性文字,同时观众可以在播放后的任意时段暂停来查看当时的指数及市盈率。该作品同时考虑了显示的兼容性,其在配合VR眼镜的智能手机、无VR眼镜的智能手機以及电脑上都可观看,并最终在2016年入围了由全球编辑网络主办的数据新闻奖(Data Journalism Award)。

2018年,罗杰斯在谷歌趋势中新制作了两个VR数据可视化作品,《美国参议员搜索兴趣2018》(Search Interest in US Senators 2017)和《电视搜索兴趣2017》(Search Interest in Television 2017),利用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的搜索数据,以虚拟现实的形式分别展示2017人们搜索量最高的参议员和电视剧,并展示人们搜索之间的关联。

对于使用VR进行可视化,罗杰斯提出了5条注意事项:1)不让读者产生不适感,如果读者被置于与他们预期体验所不同的虚拟现实中,他们就容易感到恶心,就像晕车晕船一样;2)如果要让读者通过注视实现在VR中的操作(例如激活一项功能),那么注视时长应当控制多久?3)注意内容的定位,在观众的视觉周围散布信息体验更佳;4)俯视比仰视舒服得多,视觉效果更好;5)添加操作说明。罗杰斯也推荐了Flourish,这是一款可以用来制作VR可视化的工具。

4  VR数据新闻的特点与挑战

无论是“VR+数据新闻”,还是“VR×数据新闻”,新颖的媒体融合报道方式都能够给复杂故事带来更多关注度,制作精良的话,也能让新闻故事更易理解。从技术的角度来说,VR数据新闻具有下面三个基本特征:即三个“I”(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即“沉浸—交互—构想”。其沉浸性为观众营造出现场感,不需要记者费劲口舌进行描述,真实的画面与环境最富有冲击力;其交互性带来的人机友好互动界面,使观众更愿意进行互动,而且并不是只能跟着剧情跑,而是可以自由探索;其构想则体现在为读者提供新闻环境,与直播结合后,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传统新闻报道所形成的“拟态环境”。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的延伸,而广播媒介是听觉的延伸,在当今的“读屏时代”,人类对于视觉的需求日益提高,而VR数据新闻恰好满足了人类的视觉延伸,其带来更多的感官刺激。而VR带来的丰富图像,也比文字报道能提供更多的信息量,而且能够让读者更快速的进入叙事语境,因为人眼是一个高带宽的巨量视觉信号输入并行处理器,最高带宽为每秒100MB,具有很强的模式识别能力,对可视符号的感知速度比数字或文本快多个数量级,且大量的视觉信息的处理发生在潜意识阶段。

尽管VR数据新闻是新闻传播媒介在信息采集和新闻表达方面进行融合而生成的,其创新了新闻的叙述方式,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

4.1  过度使用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例如目前人们常讨论的“VR晕”症状,具体指连续使用 VR 产品超过一段时间(约为20分钟),即会产生类似晕车般头晕目眩的效果。这种症状是由于视觉所看到的视频与身体内部感知到的状况不一致所造成。例如一个人的身体内部感知觉得往前跨了一步,但视觉上的视频并没有如预期般后退,像这样不一致的状况维持超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头晕的症状。

4.2  技术不成熟

虽然VR技术被认为是人类在视觉体验上的下一代革命性技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VR技术还远未到成熟的地步。例如,VR体验中经常遇到的“纱窗效应”,就是由于VR头显的分辨率不足而导致,其技术需求甚至要达到16K的清晰度才能满足,而这一情绪度也将对主机处理器提出相当高的要求。此外,除去屏幕清晰度问题,场景转换较慢、控制方式不灵活等也在制约VR数据新闻的体验。

4.3  成本高昂

成本高昂分别体现在制作成本高昂和观看成本高昂。以前文提及的《墙》为例,《亚利桑那共和报》和今日美国网在制作该项目时得到的赞助就高达28 000美元,在目前VR风口已过的情况下,筹资进行VR数据新闻创作将会很难。而要体验《墙》中的VR应用,则需要购买HTC VIVE VR设备,普通的VR眼镜是无法进行体验的,而VIVE最基础款的售价为4 888元人民币,对于价格敏感性用户来说仍然是太高了。此外,该作品与相关设备仅支持Windows7以上系统使用,目前尚不支持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在推广应用方面也有较大压力。

参考文献

[1]ROGERS S. How we made a VR data visualization[EB/OL].https://simonrogers.net/2016/06/20/how-we-made-a-vr-data-visualization/,2016.

[2]符绍强,夏落兰.基于媒体融合的VR新闻研究[J].传媒,2018(21):67-70.

[3]王琼,刘真真,田青,等.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报告(2015)[C]//單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媒体与社会专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101-147.

猜你喜欢
数据新闻虚拟现实新媒体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教学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