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关系研究

2019-03-25 08:19朱永明刘敏
会计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研发投入中介效应融资约束

朱永明 刘敏

【摘 要】 以2012—2016年润灵环球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评分的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企业社会责任、融資约束、研发投入三者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一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二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中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融资约束这个中介路径实现的;在产权性质分组样本中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的促进关系仅在民营企业中显著,且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比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06-0083-06

一、引言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显著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高铁、航空航天、通讯、计算机等领域更是遥遥领先,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整体上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研发(R&D)投入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尽管我国制造业R&D投入有所增长,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R&D投入仍不足,因此企业需加大R&D投入,推动中国智造,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企业R&D投入受到政府政策、市场化进程、金融发展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在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环境下制造业企业R&D投入更多地受制于融资约束,尤其近几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出现挤压现象,制造业企业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并且企业研发活动与传统投资活动相比具有风险高、资金消耗量大、持续周期长的特性,使其进行外部融资时更易面临融资约束困境。

政府补贴、银企关系、政治关联等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但这些多是面临融资约束企业的一种被动求助措施,有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履行可以通过加强利益相关者的联系,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来缓解融资约束[ 1 ],企业通过履行CSR来缓解自己面临的融资困境相比其他措施具有更多的主动权,是通过自我影响力达到的一种自我解救措施。另外,企业为了更好地践行CSR,提高消费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会驱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应用先进技术以促进产品优化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等,相反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企业会更加注重短期投机盈利行为,进而对收益周期长、风险高的研发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即CSR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驱动R&D投入。

综上,理论上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缓解融资约束,融资约束是制约企业研发投入不容忽视的因素,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研发投入,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尚未有学者将这三者放在一起统一研究,本文以润灵环球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评分的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一是企业社会责任是否促进研发投入;二是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的作用机理,即在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的关系中是否存在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此外,由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存在差异,并进一步研究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二者的关系,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不一致。一些研究结果表明CSR对R&D产生“挤占”作用。CSR是企业的一种长期行为,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去支撑,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财务压力;而研发活动高风险、资金消耗量大、回收周期长的特性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因此,在资源不充裕的条件下,企业更多的会选其中一个而舍弃另一个,即CSR的履行会对R&D投入起到“排挤”、抑制作用[ 2 ]。另一些研究结果证明CSR对R&D投入有驱动作用。首先,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同时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更新升级,不断进行工艺流程的改造或产品创新[ 3 ],促进企业加大R&D投入[ 4 ]。其次,CSR的履行促使企业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保障政府、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会使企业自身更加注重长远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并且CSR履行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进而促进R&D投入[ 5 ]。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研发投入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研发投入并不是二者不可兼得、相互挤占的关系,反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另外,国有企业践行CSR倾向基于道德伦理和政策导向的非经济动机驱动,而民营企业则更多地追求价值增值的经济动机[ 6 ],因此,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CSR促进研发投入的作用更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a:CSR对R&D投入有促进作用。

H1b: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CSR对R&D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二)融资约束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研发活动因其具有的特性使其比其他投资活动会面临更加严重的融资约束,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发活动是企业进行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因此与研发项目有关的信息通常作为内部机密加以保护,企业对其主动披露意愿较弱,披露内容也较谨慎,这加剧了企业与外部投资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二是研发活动具有周期长的特性,然而周期越长风险因素越复杂、风险管控越难,投资者评估投资收益的成本越大,精确性也会有所降低;三是研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难以评估,很难作为质押物品进行外部融资。这些原因导致企业为研发活动外部融资时面临更高的“门槛”,加大了外部融资的难度。若企业仅依赖于内部自有资金,因企业研发周期长、资金消耗量大,其很难满足研发活动长期持续稳定资金投入的需求、保证研发活动顺利进行,这意味着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会更易放弃研发活动、减少研发投入。国外学者Silva等和国内学者卢馨、康志勇、谢家智等分别从企业产权性质、行业类型等不同层面证实了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 7-10 ]。

许多国内外研究表明CSR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融资约束。首先,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能够提升企业声誉,声誉高的企业更容易从金融机构融资[ 11 ]。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往往预示着企业实力雄厚、盈利能力强,可以向外部资本市场传递利好信号,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增强市场投资者的意愿[ 12 ]。其次,CSR的履行能够加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可以减少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13 ],缓解融资约束;另一方面增强与政府关系的紧密度,从而更易享受税收优惠、政府补贴,同时向市场传递有利信号,即获得政府补助的项目质量高、市场潜力大,更容易吸收社会资本。

经以上分析CSR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是影响R&D投入的关键因素,那么CSR很可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路径对R&D投入有间接促进作用:一方面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CSR表现良好的企业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披露信息,减少投资市场与企业信息的不对称程度,降低债权人和市场投资者信息获取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充足资金,促进企业研发;另一方面企业积极承担CSR既可以增强企业与债权人、投资者之间的联系和信任,降低相关交易成本、监督成本等,又可以增强企业与员工、消费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降低产品成本、增加销售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融资能力,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融资能力的目标,由此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进一步分析,国有企业在处理政企关系、银企关系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4 ],其外部融资能力较强,且其主动加大研发投入的意愿要低于其他企业[ 15 ],而民营企业研发活动面临的融资约束更为严重,同时CSR履行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更好[ 16 ],因此,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履行CSR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间接促进R&D投入的效果要更显著。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a:融资约束在CSR与R&D投入两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H2b:相比于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中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更显著。

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计与相关性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总样本CSR的均值为38.97,说明CSR履行水平整体不高,其中国有企业CSR的均值为40.277明显高于民营企业37.562;但国有企业标准差较大,即国有企业CSR履行水平个体间差异较大。对于所受融资约束的程度,国有企业要比民营企业有明显的缓解。R&D投入国有企业高于民营企业,这是因为国有企业相对实力雄厚,且受目前推动创新发展政策的影响,因此在R&D投入绝对量上会有优势。国有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低、资产负债比率高,进一步说明国有企业在外部融资方面具有优势。

先用相关性分析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判断,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CSR、融资约束、R&D之间均显著相关,说明理论推理合理,可进一步利用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再展示)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表3是全样本回归结果。首先,由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知,?琢1= 0.039,P<0.1,说明CSR履行水平越好,R&D投入越多,即CSR的履行对R&D投入有正向影响,H1a得到支持。其次,结合模型(1)、(2)和(3)的回归结果分析融资约束在二者关系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第一步,检验系数a、b是否显著,根据模型(2)、(3)得到a=0.078,P值<0.01,b=0.035,P值>0.1,即系数a显著,系数b不显著,这时需要用Bootstrap法直接检验ab乘积是否显著;第二步,用Bootstrap法进行检验,得知ab乘积显著,即存在CSR通过融资约束间接对R&D的影响效应,间接效应大小为ab=0.078*0.035=0.0027;第三步,由模型(3)可知,c'=0.036,P=0.095<0.1,系数c'显著,说明CSR对R&D投入也存在直接效应,直接效应大小为c'=0.036。由此可知,融资约束在CSR促进R&D投入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CSR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达到促进R&D投入的作用,即H2a得到验证。

表4是根据产权性质分组回归结果。首先,由模型(1)回归结果可知民营企业?琢1=0.102,P值<0.01;国有企业?琢1=0.023,P值>0.1,说明民营企业CSR的履行可以促进企业R&D投入,而国有企业CSR履行与R&D投入相关性关系不显著,即民营企业CSR履行对R&D投入的促进效果要比国有企业显著,支持H1b。其次,结合模型(1)、(2)和(3)的回归结果分析融资约束在二者关系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在民营企业样本组中,由模型(2)、(3)知,系数a=0.067,P<0.05,系数b=0.177,P值<0.05,即系数a、b均显著,说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存在,中介效应为ab=0.067*0.177=0.0119,总效应为c=0.10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ab/c=11.67%。由模型(3)知c'=0.090,P值<0.1,即CSR对R&D投入的直接效应大小为0.09;在国有企业中,系数a=0.046,P值<0.01,b=0.028,P值>0.1,需用Bootstrap法直接检验ab乘积是否显著,结果显著,说明中介效应同样存在,中介效应大小为ab=0.046*0.028=0.0013。其中总效应c=0.023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在CSR与R&D的关系中存在另一个与融资约束中介路径方向相反、大小相近的中介路径,使之CSR与R&D总效应整体不显著。由此可知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与H2b一致。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以润灵环球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评分的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及企业社会责任对研发投入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一是CSR对R&D投入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国有企业CSR履行基于政治导向的非经济动机要比基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经济动机稍微强一些;二是融资约束在CSR对R&D投入促进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即CSR对R&D投入的积极效应部分是通过融资约束这个中介实现的,且相比于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同时中介效应所占比重也更大。

(二)对策与建议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因市场供需错配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压力和融资环境的趋紧加剧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制造业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运用“责任杠杆”和“创新杠杆”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本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三者关系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企业应端正社会责任履行动机。民营企业普遍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在日常管理活动中不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且有些企业仅当发生危机事件时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如进行慈善捐款)来修复企业受损形象,把社会责任的履行当做危机公关的手段,然而这种应急式的社会责任履行,并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企业长期坚持,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发展战略之中。对于国有企业,其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往往有引导、示范作用,履责水平高、积极性强,但其存在基于伦理道德和政治导向的部分非经济履行动机,对企业研发投入、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不显著,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应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相结合,增强基于技术创新动机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发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导作用,引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企业应正确认识CSR与R&D投入的关系。因履行CSR和进行R&D活动都具有持续周期长、资金消耗额大的特点,且不能带给企业立竿见影的成效,导致许多企业把社会责任的履行和研发活动视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必须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然而,从企业战略层面来看,CSR履行和R&D活动都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一方面,CSR履行的宗旨是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满足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的需求,企业需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加大R&D投入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促进企业稳定、长远发展,从而让企业更有实力履行CSR,即CSR履行驱动R&D投入,而R&D投入为CSR的履行提供了保障。因此制造业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可以利用责任和创新“双轮”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3)政府在緩解制造业企业研发约束方面,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技术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而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紧密相连,但因近几年制造业经营环境恶化,加剧了融资困境,研发投入资金趋紧。为了缓解制造业的研发约束,政府实施了研发补贴措施,虽然政府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企业研发资金缺口,但也会带来政策寻租等负面问题,同时政府补贴的获得具有条件限制、补助对象数量有限的特点,因此,政府补贴并不能作为缓解企业研发约束的唯一最佳策略。本文研究表明,CSR履行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达到对R&D投入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缓解研发约束的一种自我救助策略,尤其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较佳,同时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因此,政府引导企业履行CSR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R&D,对于政府和企业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CHENG B,IOANNOU I,GEORGE 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access to fin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35(1):1-23.

[2] 贾婷婷,王建明.社会责任、企业特征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5(12):57-60.

[3] WILLIANS MC, SIEGEL 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correlation or misspecific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5):603-609.

[4] REXHEPI G, KURTISHI S, BEXHETI 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and  innovation-the  drivers of business growth?[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75(3):532-541.

[5] 杨柏,林川.企业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代理成本缓解还是财务压力?[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32(4):124-131.

[6] 苏蕊芯,仲伟周.基于企业性质的社会责任履责动机差异及政策含义[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32(1):83-86.

[7] SILVA F,CARREIRA C.Do financial constraints threat the innovation process?Evidence from portuguese firms [Z].GEMF Working Papers,2011.

[8] 卢馨,郑阳飞,李建明.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3(5):51-58,96.

[9] 康志勇.融资约束、政府支持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投入[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5):61-70.

[10] 谢家智,刘思亚,李后建.政治关联、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J].财经研究,2014,40(8):81-93.

[11] GOSS A,ROBERTS G.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cost of bank loa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1,35(7):1794-1810.

[12] ALNIACIK U,ALNIACIK E,GENC N.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influence stakeholders' intentions[J].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1(18):234-245.

[13] 雷振华.股权性质、代理成本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1):201-212.

[14] 吴宗法,张英丽.所有权性质、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72-77.

[15] 唐跃军,左晶晶.所有权性质、大股东治理与公司创新[J].金融研究,2014(6):177-192.

[16] 陈金龙,谢琦君.社会责任、产权属性与融资约束[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4,11(3):96-103.

猜你喜欢
研发投入中介效应融资约束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国产车与合资车未来发展走向
农户融资约束的后果分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盈余质量对投资效率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