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背景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研究

2019-03-29 11:54吴晗璐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网络社会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工作

吴晗璐

摘要:基于近年来国际环境中民族问题日益突出,传播和爆发的途径更多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国内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网络的普及,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产生更多交流、碰撞;在高校自身,也面临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上升、人口相对集中、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等现实背景,认为客观上,给当前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针对性、有预见性地应对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当中的各类问题,建立相关的长效机制,以及如何在网络社会背景下进行工作方法和模式创新,提高此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紧迫性。

关键词:网络社会;高校;学生工作;少数民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2.089

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他还指出,“加强民族团结要创新载体和方式……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是散居少数民族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敏感性。国务院2015年8月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等,为高校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思路,也反映出在当今网络社会日益发展,新媒体和信息化产品深刻融入社会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工作存在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管理手段不足、管理模式不完善、应急预警机制不够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不仅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

1网络社会背景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亟待创新的背景和意义

1.1国际环境:民族宗教问题日益突出,传播和爆发的途径更多借助网络等新媒体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民族宗教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国际社会中的许多重大不稳定因素和重要事件,要么是由于民族宗教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的,要么与民族宗教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国际化水平的加深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民族学生工作也不仅仅涉及国内各民族之间,而是掺杂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因素。近年来,国际社会发生的一些民族宗教事件、地区冲突等通过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在全世界范围迅速传播,一些具有煽动和蛊惑意味的极端民族宗教思想也影响到了国内。一些西方国家常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来干涉我国内政,由于他们经常打着“民主”与“人权”的幌子而行“分化”和“西化”之实,部分青年大學生对这类思想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容易冲动和盲从,加上历史与文化等深层次原因的相互交织,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容易接触到这些信息,被一些国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利用,借此计划我国民族内部矛盾,来达到扩大影响、实现分裂的目的。在这一种国际大背景下,若不对国内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所接触的思想理念加以引导和甄别而任其发展,恐会铸成大患,必须度重视某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和国际极端宗教势力对国内高校的渗透,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的教育和管控。

1.2国内环境:改革的深入和网络的普及使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产生更多交流、碰撞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双重身份属性,一重身份是大学生,另一重身份是少数民族。作为大学生,相对于留在家乡的同龄人,他们得到了较好的教育资源,更多接触了现代社会的先进一面,对社会和自身发展会产生更多的想法;作为少数民族,他们是多元文化的代表,不同民族的文化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拥有相同或相似民族文化的人则比较容易聚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人数较少,在文化上又与占据了人数优势的汉族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于是便容易在校园内自发形成一些小团体,尤其是对于具有相同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他们常常有聚会的要求,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活动,这些情况放在高校中,就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

在网络社会的背景下,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会产生更多的交流和碰撞,这对增进民族理解和融合是有好处的,但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加深民族间的误解和矛盾。除了上文所说的,在网络的开放环境下,面对西方国家对我们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不断侵扰和颠覆,容易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被西方国家的观念所同化,导致其价值观走向倾斜,甚至走向极端以外,还有另外两点弊端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对网络的沉迷阻碍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学习动力的提升。在笔者所接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沉迷网络而导致学业落后的现象,或因学习成绩不佳而更加借由网络来逃避现实中的学习压力。网络社会使部分来自相对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新奇,他们离开家乡后由于缺少之前家人的约束而变得沉迷网络,加深了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我的封闭。

第二,网络社会中的不健康信息和非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形成冲击,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随着改革的深入,民族文化的差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交融,网络社会的信息爆炸又加深了差异化所带来的矛盾,使得许多不良信息未经筛选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和思潮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生工作也应在“凝聚人心”上做文章。

1.3高校自身的需求: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上升、人口相对集中、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首先,大学生和高校本身的特征决定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复杂性。第一,大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各异,在思想上容易冲动,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更容易受到多重文化和思潮的影响。第二,高校当中年轻知识群体集中,网络等新媒体的使用率极高,该类人群对高科技产品依赖性较强,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开展必须适应网络社会的背景并借助其力量。

其次,文化的交流和碰撞需要合理引导。这其中宗教和语言是两个比较关键的因素。第一,对于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宗教有着深重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自身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坚守,会阻碍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校园文化的适应。例如一些宗教有某些特定仪式要求,或者在某个宗教节日时教徒们需要参加聚会活动,这就给高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在一些敏感和特殊时期,校方出于管理上的考虑可能会采取限制或者禁止此类活动,这有可能会造成少数民族信教学生情感上出现不满、与身边同学或校方关系紧张、学习积极性受挫、排斥大学教育等现象。第二,语言文字的不同造成交流和学习的障碍。由于歷史和地理等原因,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意识的汉语水平相对薄弱,运用起来不如自己民族的语言是更为熟练,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汉语读写水平的限制甚至无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从而产生自卑和厌学心理。较差的汉语基础,也使他们面临人际交往的困难,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网络社会背景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存在缺陷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大国,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见,建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是国家从政策层面对教育界提出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高度重视。

在网络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发展和稳定的双重任务,改革与建设事业应当要与维稳文化并重共进。当今高校当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占全体学生的比例上都处在总体上升阶段,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这使得他们从小所受的文化教育和熏陶更多倾向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感上也可能更加亲近和关注本民族的团结和发展,而对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则相对停留在概念和理论层面。同时,各民族学生在情感、语言、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长期存在,这些差异有时会引发学生之间不必要的争执,有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上升为民族问题,甚至有可能会激发新的民族矛盾。因而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化已经刻不容缓,“要想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融入课堂、融入人心,就必须……建立一种机制,让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而不是陷入‘出现问题才解决问题 的被动循环。” 这就要求高校要加紧研究如何通过机制设计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以此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当中的重要环节,这其中充分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开展教育应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2.2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相对薄弱

由于长期以来的地域间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差异,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会面临诸多不适应,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专业基础、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生涯发展等方面,同时高校为了量化和考核教师教学和学生培养的效果,其对学生在校内表现有一定的评价和打分标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无法达到大学评价体系中的基本标准后则容易情绪低落、无所适从,甚至迷失自我,在集体生活中也极易被“边缘化” ,呈现出种种“水土不服”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一些高校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重经济帮困、轻行为指导的现象,或有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提升,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

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也存在特殊性困难。当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市场不活跃,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政策和自身家庭等原因,毕业后想要回到原籍就业,但许多偏远民族地区的招聘单位由于地域、专业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通常很少深入内地学校招聘;二是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岗位集中,就业市场“多样性”不够,时常出现一些专业无法找到与之匹配或相近的岗位,或岗位最终所招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该岗位需求相差甚远;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因素,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竞争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生涯规划能力较弱,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匮乏。

2.3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管理模式尚不完善

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多是针对全体学生,在规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日常管理模式有待完善。一是管理的针对性不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握不够及时充分。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封闭心理较强,交往空间过于狭窄,部分学生表现出狭隘的民族意识,形成相对封闭的小圈子。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高校的日常管理重心多聚焦在学生学业和资助上,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把握不够,尤其在网络社会,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跨校、跨地域交流愈发频繁,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管理方案,容易在工作中忽视这一现象。

二是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呈现出不敢管、不会管。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分辨不出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区别,持不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故意混淆民族和宗教的概念,以民俗的名义在校内从事宗教活动,极个别学生受极端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在面对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问题上是非不分,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对于这类少数民族学生,有些高校一方面在面对学生消极行为和偏激思想时不敢正面应对,实际工作中缺乏事先了解,往往出了事才被动应对,另一方面,不具备规范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所需的民族宗教知识,对少数民族学生成长规律缺乏足够了解,以至于在日常管理当中无从下手。

2.4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的安全稳定风险预警和防范重视不够

近年来,民族宗教问题与恐怖主义结合,是一个新的现象,国际上不少恐怖主义活动背后都与民族宗教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高校民族生的增加,这也增加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与本民族学生和家乡地区联系紧密,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这种联系不但没有被冲淡,反而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有些高校对于民族地区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缺乏预警和防范意识,在教育管理体系中缺失危机教育的环节,在校园建设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各民族团结、包容、互助的文化氛围。还有些高校对于民族地区形势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没有足够认识,对于本校学生对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反应强度缺乏预判,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不良影响的扩散,没有利用网络在信息收集与反馈方面与边疆民族地区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信息的网络交换体系建设不健全。

3网络社会背景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可见,无论是在实体领域还是思想宣传领域,网络社会所起的作用都越来越至关重要,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对网络的合理运用和治理。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过去网络技术手段相对较少,这应当成为我们工作创新的重点突破口。

3.1创新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技术手段加强双向交流,提高文化认同感

3.1.1运用网络持续性开展统一戰线工作,建立完善的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

民族团结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人民权利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各民族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教育,建设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以及各民族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理想和理念教育等内容。新形势下,构建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的学习 (即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树立各族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将大有裨益。

3.1.2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经常性开展民族特色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多样性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工作应该围绕这一特殊学生群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开展,倡导民族团结也应当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尊重民族感情,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热爱加以抒发和表达,越是这样越能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并将其上升为对中华民族整体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觉归属感。同时,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开展的民族特色活动和进行多样性民族文化宣传时,应当注意不排除其他民族的师生,可以利用网络社会的资源,尽可能选取适合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方式,例如,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民俗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等民族教育资源介绍给高校社团组织,双方洽谈后进行结对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又如,在民族传统节日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与家乡的纪念活动进行现场连线或直播,其他民族的同学也可以共同参与庆祝。

3.2创新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导航和就业帮扶:突破语言壁垒,提升网络素养,精准定向指导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基础相对薄弱,普遍存在学业和就业上的困难,要使其融入正常的大学生活,树立与人交往的信息,必须重点突破对其学业和就业问题上的帮扶指导,要尝试结合网络的特性,以网络的大众性、便捷性、创新性、即时性促进传统教育方式的变革。推进网络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需要对教育方法、工作手段推陈出新,提高学业导航的有效性。

3.3创新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整合普遍性与特殊性,增强归属感和适应性

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还必须处理好非少数民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努力营造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之间良好关系氛围,实现二者的互相融合,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3.1对少数民族学生所在的网络群落的管理中既要体现民族融合的普遍性,又要有特殊安排或分组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处的网络群落中,对于全体学生的网络管理所适用的标准和举措应同样适用于管理少数民族大学生,例如高校技术部门应在网络监管当中完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健全的网络体系;加大对网络的管理力度,强化网络监管;加强技术攻关力度,建立技术上的“防火墙”等,这些应是对整个校园网络环境的总体要求和全覆盖举措,有关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的规章制度也应对全体师生同等要求执行,不应存在特殊。

另一方面,在数据处理上注意样本的分类,可以通过大数据比对等技术手段,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上活动痕迹作为专门的分组,提取并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上行为特征,这不仅有利于对这部分学生特点的及时掌握和研究,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时常喜欢抱团进行活动,在网络当中同一民族的学生甚至经常跨校、跨省级区域联系,将他们单独进行观察,对进行少数民族学生相关突发事件的预警也有重要意义。

3.3.2对少数民族学生在网络言论的表达规范上和活动参与的组织安排上,既要一视同仁,又要兼顾“代表性”

网络社会看似绝对公平,实际上一些言论和事件能够获得广泛关注与许多因素有关,也不排除许多案例中有人为引导和操控的情况,同时,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信息化水平不如东部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人数原本较少等原因,他们在网络中的声音往往难以引起广泛关注,极易被“边缘化”。优秀的网络平台离不开科学的网络规则设计和优秀的网络文化支撑,高校在平台治理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意愿表达和活动参与当中的“代表性”,避免其因为人数少、网络操作水平不高、语言障碍等原因而被迫处于高校网络社会的外围。可在活动的环节设置中专门留出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的通道,在规则范围内保证其参与的时间、程度和表达意愿的渠道畅通,同时给与其充分的重视和反馈,才能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的归属感和适应性。

3.4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关突发事件处置:借助网络建立完善应急预警机制

少数民族学生相关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规模并涉及民族性的集会、游行、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对社会和校园管理产生影响的事件。少数民族学生相关突发事件的发生不是孤立的、突然的,而是有规律可循。在网络社会背景下,网络传播联络在此类事件的酝酿、发展、爆发、传播过程中都往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预警滞后也与不能及时掌握网上出现的相关信息有关,若能及时掌握网上的相关信息,准确预判导火索蔓延的路径并进行阻断,借助网络建立完善此类事件的应急预警机制,对于防止事件的发生和控制事件影响扩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4-9-28.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Z].

[3]新华网: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Z].2018-8-23.

[4]牛艳.对民族院校加强校园突发事件预防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8).

[5]全海,黄薇.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构建[J].北京教育(高教),2017,(11).

[6]钟黎,刘斌志.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处置中的统战优势及其策略[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1).

[7]谭志松,李银慧.构建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J].中国民族教育,2016,(10).

[8]吴月刚,吕姗姗,张岳嵩.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民族性群体事件预警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6).

猜你喜欢
网络社会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工作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论网络社会舆论场的属性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