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颖:砚田耕夫有意志

2019-03-29 09:50田燕
中国民商 2019年2期
关键词:唐国德艺双馨书画院

田燕

长松巨桐修篁,浅山小桥草堂。帷幄高卷趁天光,尽读天下文章。

这是一幅令人神往的草堂勤读图。远山、小桥、流水,随着镜头越过苍松、梧桐和竹林而逐渐推进,最终定格于“不负韶华遍读书”的读书人身上。

诗中的“读书人”就是唐国颖,一位诗书兼修且德艺双馨的书法家。

何为忘筌?

只于笔墨寻闲情,不期结下青竹缘。

“爱上书法,已有二三十个年头,期间随着生活、工作、境遇之变动时断时续,书法是快乐的载体,是鲜活的生命,你爱它、学它,时间久了,就会乐而不疲。”谈及与书法结缘,唐国颖直言:“每天都要写上几笔才爽快,没有条件读读帖也不错。一天离开就有一种空虚感,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唐国颖,字公翰,斋号远风堂、忘筌斋。结业于中国书法院第七期研究生课程班,30年来临池不辍,于金文、汉隶和“二王”、颜、米、孙过庭、王铎等古代名家书法下过较深功夫,擅长行草、隶书和大篆。

与众多的书法家一样,唐国颖先是沿着艺术的溪水,从临摹,到创造,从那些线条中发现美,呈现着事物万象;但是,随着个人修为的提升,唐国颍意识到书法是有立场的——他不刻意于模拟传统,而是着意于创造,追求自由的文化精神。

接触过唐国颖的人都知道,他有着儒雅的气质,这气质不是外表,不是做派,而是一种内在的气度。唐国颖是那种把文化与气质融入到字章中的书者,他写的《桃花源记》《忘荃吟》等,都有着优雅的境界与“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意蕴。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曾对唐国颖有评语:“入古较深,取法面广,有扎实的基本功,更可贵的是以诗思入书,文人气息浓厚。”

这种对具有生命意识的书法艺术的追寻,或许可以叫做书法意志。意是境界,志是精神,由此而倾注于那些象形的文字以情感,是一个书法家的品质。唐国颖所具备的是以丰厚的文化作为底蕴的那种境界,因此而有着流露于笔端的意境創造和人格涵养。

给自己的书斋起个称心如意的名字,唐国颖很是下了一番工夫。

在“远风堂”之前,他曾想过“四平居”的名字,做平凡人,修平常心,处平安居,得平静老——然未及动手,又被坡公诗句“若信万殊归一理,君今知我我知鱼”所吸引,遂又觉得“知鱼斋”妙义更足。

先哲早有惠庄濠梁之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吾固非鱼也,而知鱼之乐也——极富人生哲理。其实人活到一定程度上就会不自觉地生出“知鱼”之思,此即通透也。鱼、余、餘、与四字谐音,各有其解,细思之,可从中演绎出许多人生道理。

人之初,既有“我”。“我”的本体意识打从一降生就开始了,随着年龄增长,会经历一个强弱转化过程。当人渐渐步入老年,即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想开了,也就“知鱼”了。而一旦“知鱼”了,就一下子理解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哲理,会觉得古之哲人真太伟大、太了不起了。

忘鱼得筌,一个成语表达出唐国颖对书法的喜爱。

德艺双馨

在河南郏县,唐国颖是第一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对书法的挚爱以及工作的便利,让他秉持翰墨报国理念,积极参加国家机关、事业团体及有关慈善组织的下基层、赴老区送艺术,赈灾捐赠义卖等活动,被誉为“德艺双馨书法家”。

“书法之妙在于它既有法又无法,有法是指用笔墨,构字及篇章布局的基本规律,无法则是指习书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书家抒情达性,出机杼、成面目、创造奇迹,成就代表作也在这一阶段。”唐国颖认为,中国书画,自古是讲究线条的,笔墨一开始就有极大的表现力,也因为在古代中国,笔很早就发达了,殷朝就有了笔,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有了用笔画的鱼。后来在楚国墓中也发现了笔。笔是什么,它不仅是一种作文工具,更是思想、情感的表现之物,“笔墨”代表了艺术之境。

书法艺术的魅力在于原创性,而原创能力的获得是非常难的,书法艺术讲究“技进乎道”。技和道其实是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层面,突破必然王国就自然进入到自由王国,一旦进入到自由王国,便可以像许浑论诗所言“随意弄笔又何妨”。

自古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讲的是艺术上的“通感”现象。特别是书法艺术,越往高处走,这种通感便越强烈。

在身兼三苏书画院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书法委员会委员、中华国礼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都智库文化产业中心首席艺术顾问、《中国文化》编辑中心举荐艺术家、《智库品鉴》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随园书社社员、《中国艺苑》杂志社、北京精艺美术馆、北京嵩嶽书画院、河南省书画院特约书法家等众多身份之余,唐国颖将自己所思所想,毫不保留地向书法爱好者传授。

并通过主编《三苏书法艺术集》《三苏园墨迹大观》,出版著作《翰墨写心·唐国颖诗文书法集》等书籍,向公众传递自己的书法感悟。其作品被《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中刊》等多家报刊书籍收录发表,另被陆维钊书画院、河南省书画院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勤奋书写,并认真思考着。

正如唐国颖所言,所以身为砚田耕夫几十年而乐此不疲,是因为书法这门大学问,有着穷其一生也难尽窥奥义的魅力。

(责任编辑 徐高阳)

猜你喜欢
唐国德艺双馨书画院
杏林国手 德艺双馨
——国医大师李佃贵
唐国龙【布面水彩】
浅析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
成都大学唐国龙陶艺作品
成都大学唐国龙陶艺作品
中国书画院
德艺双馨
——这一方舞台
扎根基层 德艺双馨——记省人大代表、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袁淑梅
德艺双馨 臻于至善
书画院·古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