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2019-04-01 09:20黎宾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施问题有效对策乡村振兴

黎宾

【摘   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落实相关战略,应对现代农业体系有效完善,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现代农业体系缺乏健全,致使现阶段生产技术无法运用到农业生产工作中,对现代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本文将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对策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体系;实施问题;有效对策

农业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对我国其他产业发展起到直接影响。随着城市与乡村差距的逐渐拉大,国家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计划,加强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创造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  现代农业体系研究

现代农业体系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帮助农民了解更多农业知识与技术的有效渠道,在具体落实中以农民为推广中心,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民实际需求,促进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基于现代农业体系中,通过信息传递帮助农民更加了解农业相关知识与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农业体系的落实应在高等院校、涉农科研单位、民间协会组织、涉农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方可顺利完成。

2  现代农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该体系的落实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未对农业推廣工作引起重视、农业体系机制缺乏完善、农业体系中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体系缺乏经费保障等方面,详情如下。

2.1  未对农业推广工作引起重视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有效文件,并设置了农业技术推广站,然而政府部门在人才引进中技术人员占比较少,仅仅开展了人才培训工作,未从农民角度来执行推广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从另一方面来看,新技术应用风险相对较大,为新技术的推广起到阻碍作用,不利于农业事业的有效发展。

2.2  农业体系机制缺乏完善

农业推广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为确保该工作的有效落实,应对农业推广体系予以完善。最近几年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逐渐增加,然而许多企业的运营监管机制缺乏完善,过于重视企业的利益,未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从地形来看,农户居住过于分散,这一点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十分不利。

2.3  农业体系中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技术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以中专、大专学历为主,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存在滞后性,无法对农业的推广发挥自身作用。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导致技术人员无法掌握新型农业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难以被满足,对我国农业事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4  农业体系缺乏经费保障

农业推广属于公益性事业,其推广经费源于财政专项财政拨款,但由于资金不足对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致使农业推广工作举步维艰,在经费保障的缺乏下,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无法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3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策略

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效规范、对农村队伍素质建设体系予以完善、对多元投入体系进行创建、对农业推广风险防范体系充分强化、对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予以健全,政府可以积极的引导县域内企业的发展方向, 鼓励企业发展本地的特色经济.同时还应积极地去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 加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1】。

3.1  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效规范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促进现代农业体系的有效建设,首先应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以规范,合理设置基层农技推广站,对其办公环境进行营造,此外还应对农情信息服务区、资料赠阅区进行设置,使相关服务制度上墙得以落实,在岗位建设中应遵循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原则,对资格准入制度加以完善,确保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的严格执行,使其素质水平全面提高,另外还应在各个乡村对农业推广便民服务点与技术咨询点进行设立,确保农业推广顺利实施。

3.2  对农村队伍素质建设体系予以完善

此外农业部门还应加强对农村队伍建设加以完善,在人才招聘中采用考试与考核结合的方式,提高用人制度的合理性。另外还应大力推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将岗位责任一一落实。与此同时相关农业部门应加强与科研院所及涉农高校的合作交流,确保农业推广与农业科教的有效结合。为确保人才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应对人才培训计划合理制定,使当地农业与培训内容的联系更加紧密,帮助农业技术人员掌握更多农业技术与知识【2】。

在人才培训结束后农业部门还应对其进行考核,对考核目标加以明确,将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落实,激发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推广工作的实施。在培训管理中,应将新机具推广、新技术推广纳入其中,帮助农民更快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新经验,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还可以鼓励农民群众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参与到基础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中,努力的提高其文化水平,要以能力为主、学历为辅,保证高素质高修养的管理人才投入到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当中,这样才有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3.3  对多元投入体系进行创建

为促进我国农业事业更好的发展,农业部门还应对多元投入体系进行创建,将有关文件全面贯彻,为农业推广提供资金保障,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环境,从而研发出更多的新型农业技术。

此外农业部门还应对筹资渠道加以拓展,争取更多专项奖励资金,对各项经费加强统筹与管理,为农业推广体系的实施奠定重要基础。

3.4  对农业推广风险防范体系充分强化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农业部门还应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对风险预警措施加以完善,提前预测风险导致的后果,并对其量化处理,使风险发生率逐渐降低。此外还应对农业推广风险评估体系不断健全,对涉农项目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为项目的完成做好准备。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向农户及时发布新的风险警报,并提前预防风险问题,从而有序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3.5  对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予以健全

我国农业行业应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并对相关信息联络人员合理配置,帮助农户了解更多新的农业知识、农业技术、优惠政策,为农民培训奠定重要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将农业推广平台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对农业生产信息在线监控,从而接受更多新的理念。与此同时农业部门还应对信息沟通渠道进行拓宽,对涉农信息及时更新,确保农业信息网络咨询服务体系的有效构建,为农户与农户间、农户与农技部门间搭建沟通平台,进一步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最后对于农业生产技术如种植技术、饲养技术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于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查询学习,并且运用到实践上面。

4  结束语

为促进我国农业事业更好地发展,应将农业体系中各问题及时找出,根据问题来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对农业推广制度有效完善及创新,确保农业发展速度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管理及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水平,为农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艺芹,钟 蔚.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33(20),             124- 126.

[2] 本刊评论员.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J].农村经营管理,2018(10):1.

猜你喜欢
实施问题有效对策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试论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新形势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问题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