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以A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例

2019-04-02 11:49
金融经济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因价值链农产品

一、引言

成本控制始终是各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极为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也是企业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形成独特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耗用大量原材料的农产品企业来说,为了降低种植过程中的成本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原材料进行生产,使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获得巨大利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并且能够在现有的持续发展背景下,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产品利用率,成本控制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农产品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将成本科学地建立在有效的价值创造上,根据创造的价值量大小将每一项经济活动加以分类,从而保证成本合理分配。由此可见,通过价值链分析农产品企业,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

本文以A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对该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现有成本控制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相关成本控制体系,在提升该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为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借鉴。

二、价值链相关内涵

价值链这一思想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教授波特所提出,他认为不同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发货等活动环节是一个综合的集合体,而各个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可以用价值链来表达。随着企业的发展,有些学者则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是一个增值的过程,不同的价值活动根据构成的不同加以划分成不同的价值链,而且不同的价值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却也各自独立,从而构建了一个相关联的价值链。这些学者还认为其中每项活动在企业中创造的价值的多少影响着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采取措施的程度,表明价值链之间的联系是降低各个价值活动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形成企业独特竞争优势的根源。

现代企业观则认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建立在为企业职工、供应商、客户及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创造过程中,而价值的创造来源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但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活动都能进行价值创造,只有价值链上一些特定的经营活动才能为企业产生价值。因此,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会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内容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两大类,从中寻找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总的来说,价值链成本控制应当基于企业不同的活动进行。

三、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方法

1.企业价值链延伸。企业价值链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分别从内部、横向以及纵向三方面加以延伸。(1)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延伸。内部延伸主要是指从企业自身出发,分析内部经营活动的相关成本,打造出一条不同于其他竞争企业独特的内部价值链,为外部价值链的优化和延伸做铺垫。(2)横向价值链延伸。横向延伸主要是指在企业原有的价值链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从而形成企业之间相连的规模经济。(3)纵向价值链的延伸。纵向价值链主要是指企业制定的战略选择涉及企业的价值活动,通过对比选择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消费者。

2.成本动因分析法。成本动因分析法主要是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识别不同价值活动成本形成及变化的原因,进而改善价值活动和采取有效成本控制措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应当全面了解成本现有的结构及行为,发现导致成本变动的因素。(1)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它主要包含了企业生产活动中的作业动因分析及资源动因分析,针对具体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优化企业业绩目标。其中作业动因分析是将作业应用到最终产品后发现的增值空间,而资源动因分析是分析资源被作业消耗的程度。(2)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它的本质是定位竞争战略下的成本,即分析与企业经济结构相关的成本因素。这种分析方法是基于企业的整体视角,发现企业中部分已确定的成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运用。

四、基于价值链分析的A农产品加工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1.纵向价值链分析。从A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纵向价值链来分析,该企业重点关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没有与特定的供应商达成“友好利益合作伙伴”的关系。企业根据每年的情况确定供应商,虽然价格有所控制,但是无法确保质量的保证,也增加了相关运输和仓储成本。A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没有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只是生产前进行了预测,因此,每年的存货剩余成本受此影响在增加,没有做到效益结合,增加了相关成本。具体存货成本图2所示。

图1 A农产品加工企业近三年存货成本 单位:元

2.横向价值链分析。从A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纵向价值链来分析,相关类型的竞争企业较多,该企业正在走稳步发展的策略,拥有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老客户的销量。但随着农业的生产改革,现有的发展策略偏于保守,只是定位在大桶酱的主营项目,附带相关小包装番茄酱的相关生产加工,忽视了企业间的内在联系,在没有与竞争对手比较的情况中找到更加优化的成本竞争策略。

五、基于价值链分析的A农产品加工企业成本控制现有的问题

1.成本核算不够科学,无法降低相关成本。A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基本源于收购,不像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部分原材料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种植。也正是因此,A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将采购成本归入了生产成本,并没有将成本进行有效划分并加以核算,这使原材料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产生一定的误差,导致原材料及存货成本核算不准确的现象。这种现象使A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原材料的成本控制难以把控,不能有效地降低相关成本,影响其他部门的成本协同优化,无法达到预计的成本控制目标。

2.农产品所需的相关材料价格偏高。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现有的发展形势下,生产农产品所需的材料价格明显都偏高。例如,在农作物生产、加工等环节需要的机器设备、以及相关辅料成本,这些材料成本的价格在农产品生产成本中偏高。A农产品加工企业所需的预热机、杀菌器的成本都偏高,这进一步导致了A农产品加工企业无法减少相关环节所产生的成本,所以,只靠销量来增加农产品企业收入利润无法达到成本最优化。

3.人工费用偏高,成本考核体系不严格。由于A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同于其他类型企业,需要不定期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这会导致人工成本占比较大,不利于从整体上降低成本消耗,达到经济利益最优化。而A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产季需要招录大量的临时工进行培训,无法将人工成本加以对比和科学有效地分析,这也凸显了成本考核时的不够完善,对一些成本状况无法准确了解。

六、基于价值链分析的A农产品加工企业成本控制优化策略

1.细化农产品的成本核算,保证核算的科学性。A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当全面了解企业自身产品的成本情况,不能将采购成本直接归入生产成本,应当细化到各个阶段,加以准确记录。同时,A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应当关注成本的流动性,明确不同农产品机会成本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只有全面关注农产品成本的相关要素,才能对成本的耗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成本控制环节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企业带来高利润。

2.寻求合作互利的供应商,减少相关材料的成本支出。A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当与相关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减少农产品所需材料成本支出的同时保证原材料的高质量,避免由于市场因素导致相关材料价格突变。这也说明了该企业应当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和预测,在比较供应商各方面的信息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实现企业采购时成本的最优化。

3.缩减人工费用,完善成本考核体系。A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当适当引进先进的机械化机器,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一人多岗的管理制度,这种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相关人工费用,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同时,企业还应对成本考核不足的部分加以改进,确保对企业成本监督的全面性,这也是有效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猜你喜欢
动因价值链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