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光谱技术光纤通信的实验设计

2019-04-02 09:31尉昊赟杨怀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2期
关键词:压控电信号调频

郭 宏, 朱 昊, 尉昊赟, 杨怀栋

(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系,北京 100084)

0 引 言

光电技术系统课是光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综合了模、数电路、电路系统设计和电工原理等课程的知识,与光学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实施光纤与蓝牙的教学实验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通讯概念的感性认识及研究兴趣。大容量、高速率、远距离传输的通信是光纤通信的优点,以光纤为主要传输介质的互联网已经遍布全球各地。相对于光纤通信这一有线通信方式,蓝牙则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无线通信方式。当今时代,人们需要经常地进行无线通信与网络交流,蓝牙与光纤通信的结合日趋重要。因此,创建手机蓝牙与光纤的链接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为光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创新实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实验系统结构

光纤通信是一种有线通信方式,它传输信息的载体是光波,传输介质是光纤。光纤通信系统(单向传输)由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以及发射部分、接收3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这3部分代替了电缆传输,而其余部分所用的技术和设备则仍然与电缆通信相同,光发射机之前的电信号输入部分则为蓝牙模块。

图1 整体结构图

光发射机由调制器、驱动器和光源3部分组成,它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尽可能多地把光信号耦合进光纤中传输。通过电信号对光的调制,光发射机实现从电信号向光信号转换的过程。在实验中,用电信号对光源的驱动电流进行直接调制,电信号变化,输出光也会随之而变化,从而实现信号转换。

在光纤的末端,光接收机将实现从光信号向电信号转换的过程,然后经过放大、整形处理,还原得到原来的电信号。光检测器、放大电路和相关的其他电路组成了光接收机。通过光探测器的检测,实现光接收机从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过程。本实验中采用的是直接检测的方案,直接用检测器完成从光信号向电信号转换的过程。

2 工作原理

光纤通信的实现过程如下:将模拟信号输入至脉冲调频电路,调频电路采样、调制后输出一连串脉冲信号,输出的脉冲信号幅度一定,其频率随模拟信号幅度而变。经过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调频光脉冲信号。光脉冲通过透镜耦合进入光纤,传输至接收端。接收端用高灵敏度的PIN光电接收器接收放大,再经频率解调器解调还原成模拟信号,最后由功率放大电路驱动扬声器发声。模拟信号、驱动电路、透镜、光纤、光接收放大、解调功放电路。实验装置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装置框图

3 整体设计

3.1 发射电路

发射电路由调频电路、驱动电路和光源组成,其功能是将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为了较为方便地进行调频,实验装置中采用锁相环集成电路芯片CD4046进行频率的调制及之后接收电路的解调。如图3所示。输入的电信号经过隔直电容C1,提供交流信号,电源通过电阻分压,提供适当的直流信号,共同输入控制端9脚。CD4046起到方波振荡器的作用,其中心频率由C2、R3决定。从4脚输出随9脚的控制电压变化的方波,再经过后面的三极管T1进行放大后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光。

图3 发射电路

3.2 调频电路

调频部分利用了CD4046内部的压控振荡器,所谓的压控振荡器是指振荡频率受输入电压的控制,输出频率正比于压控端的电压,所以只要将调制用的模拟信号加至压控振荡器的电压控制端,就能使振荡器的输出方波的频率随模拟控制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锁相技术使得电路频率的输出有着较宽的频偏,还有极高的稳定性。

CD4046是低功耗CMOS型、多功能数字环,由一个线性的压控振荡器(VCO),一个源极跟随器,一个稳压二极管和两个相位比较器组成。锁相的意义是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图4是CD4046锁相环的结构框图。两个相位比较器有一个共同的信号输入和一个共同的比较器输入。信号输入可以直接耦合到大电压信号,或者在信号输入处电容耦合到自偏置放大器,用于小电压信号。

图4 CD4046结构框图

在实验装置中,发射电路的调频部分利用了CD4046内部的压控振荡器,使用时,5脚接低电平(接地),以允许压控振荡器工作。由于CD4046采用的是RC型压控振荡器,所以需要接入充放电元件,即电容C1和电阻R1是必要的。由于调频时要求VCO有一定的频率范围,所以不需要R2收缩频带,故将12脚空置。实验中,发射电路的锁相环9脚作为信号输入端,并不接地,无需考虑C2。

3.3 光 源

光源是光发射电路的关键器件,需要有足够大和稳定的输出功率,足够高的调频频率和稳定的输出波长,谱线宽度和光束发散角尽可能小,还要求温度特性好,可靠性高,寿命长。目前通常使用的光源是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实验中使用的是红外发光二极管,其寿命长,可靠性高,调制电路简单,成本低,其输出特性,如图5所示。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特性就是输出光功率Po与正向工作电流IF之间的关系曲线,在工作电流较小时输出光功率Po与工作电流成线性关系,当工作电流IF较大时,曲线产生了弯曲,管子发生饱和。在红外光通信时,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长时间工作本身发热,会影响其输出功率,所以要保证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在幅度调制状态下,只要将工作电流限制在线性区内就可以。

图5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特性

3.4 光 纤

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学玻璃,熔融石英,塑料等透明材料拉制而成的细丝。从单根光纤看,分为里外层,里层是纤芯,外层是包层,呈圆柱形,纤芯的直径为5~75 μm,包层直径约100~150 μm,包层的外面是涂覆层,以提高光纤的抗拉弯曲强度。决定光传输特性的是纤芯和包层,它们均采用高纯度的材料拉制而成,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折射率高,以形成一个光波导,把光限制在纤芯和包层的界面之间。光在光纤内传输是折射的,传输的线路呈正弦型。

3.5 接收电路

接收电路由光检测器件PIN、解调电路和其他相关电路组成,其功能是将传递过来的光信号放大、整形,并解调得到原来的电信号。当输入的信号是音频信号时,接上扬声器,即可还原音频。如图6所示。D2处采用高灵敏度的PIN器件接收光信号,其工作波段覆盖可见到近红外,响应速度快,是吸收光辐射而产生光电流的一种光探测器。由此得到的电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再经过CD4046解调得到还原的信号。解调电路的C08、R16和发射电路的C02、R03对应值相同,使它的中心频率和发射电路相同。从10脚输出后,经过隔直、滤波,再经LM386进行功率放大,驱动扬声器发声。

图6 接收电路

3.6 调制与解调

在实际操作中连接好电路,用示波器观察压控振荡器工作是否正常,振荡频率约为400 kHz,用红外感光片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将示波器探头接于放大整形电路晶体管的输出端,调整发光二极管和光纤的相对位置,使其输出的信号最大。用1 kHz的正弦波信号(幅度为100 mV左右)接至调制输入端,观察输出的调频情况,用示波器观察频率解调电路CD4046的第9脚的波形,改变输入正弦波频率,观察解调端的正弦频率是否跟着改变。接上蓝牙手机,用其音频信号代替正弦,这时扬声器应发出的手机所播放的声音。

3.7 蓝牙技术

蓝牙可以实现短距离无线连接,它没有方向性限制的特点,有效连接距离达10 m,一般的传输速率为1 MB/s,其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等在很多数字设备上都可以把它集成进去。实验中,采用了炬为BT2无线蓝牙音频接收器模块,其各接口功能如图7所示。需用3.5立体声输出口和Micro USB充电接口。将耳机线接头接入立体声输出口,接上电源,就可以用带有蓝牙的设备进行输入了。

图7 蓝牙音频接收器模块

4 结 语

本文实现了利用蓝牙模块接收信号的光纤通信实验装置,并能够在一定距离内传输音频到实验系统中,利用光纤传输,还原后信号输出到扬声器。通过此次实验的设计,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以下能力:

(1) 经过一个完整的设计,安装,接线和调制与解调的全部过程,对今后承接小型科研课题和SRT项目具有很好的帮助。

(2) 发射电路可以用晶体管电路来实现,对每一级晶体管进行放大计算,代替CD4046。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即设计要有严格的计算。

(3) 上电过程中,红外光与光纤的耦合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一个综合实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猜你喜欢
压控电信号调频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考虑频率二次跌落抑制的风火联合一次调频控制
企业“两金”压控及开展措施研究
浅谈“两金”压控管理
浅谈“两金”压控管理
基于Code Composer Studio3.3完成对心电信号的去噪
异地调频主备发射自动切换的思考与实践
M701F4型联合循环机组汽机旁路阀、主汽调阀的控制
高速公路调频同步广播的应用
基于随机森林的航天器电信号多分类识别方法